提篮桥旧事

2009-01-21 06:40
中国名城 2009年10期
关键词:会堂下海摩西

罗 香

一个人摇啊摇……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只糕……” 我是听着这首童谣长大的,摇摇晃晃中停止了哭泣。

我一出生得了一种罕见的病,早年父亲下放,被寄养在上海老外婆家。老外婆常坐船到浦东,用粮票换鸡蛋回来调养我。为此,父亲常念起老外婆的好来,“要不是老外婆呀,你老早死掉了。”老外婆满头的银发、慈祥的眉眼便浮现于我眼前,还记得老外婆带我到下海庙烧香,还记得年轻的姑姑们吓唬我:“勿要哭,再哭送提篮桥(监狱)里厢去。”

日月如梭,转眼许多年过去,这一年,我出差来到上海。

找到原来的地方,老房子没了,矗立起香港人投资的国际家纺中心,它的广告语是:“内环稀缺地段,傲居东外滩。”那么处于北外滩开发的大环境下的提篮桥,它现在情形怎样了呢?

一座城摇啊摇……

由于历史背景深厚,提篮桥区域内不但有丰富的人文历史特色,还有下海庙、摩西会堂旧址、提篮桥监狱为代表的历史遗迹。2003年,提篮桥地区被列入上海市确定的十二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并明确其特色为“特殊建筑和里弄住宅、宗教场所”。

沿着海门路向北走到头,在唐山路与昆明路交界处,可看到杏黄色的外墙,这便是下海庙了。下海庙是提篮桥的发源地,且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名字有渊源。

上海最早是一个渔村,渔民发明的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做“扈”,上海的简称“沪”由此而来。渔民登陆与出海的地方分别叫做“上海浦”和“下海浦”(浦,吴语指河流入海的滩涂)。宋代,上海浦的西岸设上海镇。元代时,建上海县。“上海浦”沿用下来,后省去“浦”字,直接称“上海”。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下海庙,地处下海浦、黄浦江之滨,庙内供奉海神,渔民为祈平安,用篮子提着香烛供品来此叩拜,都要经过一座木桥,这桥便有了“提篮桥”之名。现在的下海庙建筑面积约1800多平方米,有前殿、后殿和东殿,广泛运用徽雕,装饰精美。宏伟壮观的下海庙令我忆不起童年之所见,庙门前“带辫公车”的电线,密密匝匝地布于天际,陡地勾人情杯——下海庙又可亲近了!丑陋的未必遭嫌恶,可见人类的情感最是不讲道理。摇啊摇,摇啊摇,历史这个船夫把上海摇进了现代海港、国际都市、金融中心……

提篮桥监狱原名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德监狱,因靠近提篮桥而俗称提篮桥监狱,也有人叫它为外国监狱,英国人曾管辖38年。1930年前,各级官吏都是英人,看守三百多人系印度籍。监狱占地60余亩,五层以上监房楼十幢,囚禁犯人达数千,号称“远东第一大监狱”。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以后,监狱由解放军接管。时至今日,提篮桥监狱作为旧上海监狱的缩影,仍保持着其最初的功能,而且规模与建成之初相比基本没什么改变。隔着马路拍摄提篮桥监狱的外墙和角楼,路过的老人指着监视岗楼说:“此地勿好拍哦!”我连连点头,面对高5.2米的界墙,再不似儿时那般畏惧。随着时代的发展,提篮桥监狱作为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载体,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单位的行列。

一个民族摇啊摇……

从海门路往回走,到长阳路口就能看到一幢三层楼建筑——摩西会堂旧址。摩西会堂由俄国犹太人于1907年建立,为了纪念上海早期俄国犹太社区领袖摩西·格林伯格,他们将之命名为“摩西会堂”。1927年搬至长阳路62号。2007年,虹口区人民政府出资修缮该建筑,恢复为1928年的历史风貌。会堂是犹太人举行礼拜的中心,也是二战当时生活在上海虹口一带犹太人的重要精神支柱。1933-1941年,上海总共接纳了近3万名为逃离纳粹的屠杀和迫害而从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在虹口提篮桥地区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中,曾生活着近2万名犹太难民,他们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共渡难关。至1945年战争结束,大多数犹太难民得以幸存。“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现仍较为完好地保存着当时作为犹太人居住区时的风貌,是中国境内唯一能够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曾经居住在上海的犹太人及其后裔就源源不断地从国外回到上海,对Hongkew Ghetto(虹口区犹太人居住区)进行探访。尽管这片区域依旧显得破败不堪,但是只要一触及自己熟悉的物件,这些犹太人总是情不自禁,甚至热泪盈眶。

位于虹口区长阳路62号(原华德路62号)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由摩西会堂旧址和两个展示厅组成,旨在见证和纪念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馆内“犹太人在上海”数据库收录的超过1万条记录,详细列出了上海犹太难民们的姓名、性别、地址、国籍、来沪路线、最后定居国、健在者联系方式等等。数据库的建立除具有完善社会统计、史料抢救和促进外交的意义外,还便于上海犹太难民的后人来上海寻根问祖。此刻,坐在二号展示厅的长凳上观看多幕多媒体,与我并排坐着的便是两位外籍犹太人,她们内心的激动一定远胜于我,而我在为用一口流利英语进行志愿讲解的上海老人而自豪,为冒极大个人危险、帮助犹太人办理签证的中国驻维也纳外交官何凤山博士而自豪,为20世纪30-40年代德国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时、惟一向犹太人敞开大门的中国而自豪!

看着一张注释为“再见吧,中国!”的照片,照片中即将乘船离开上海的犹太难民,依着船舷,向救助了自己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挥别……联想到古老希伯来经文里“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的哲语,和平仁爱的普世价值的光芒穿越时空,将彼时的人间温暖,又将此刻的我照耀。当年,坐上“和平号”诺亚方舟的犹太难民,摇啊摇,从海上来到提篮桥。战争结束,又将驶出避难港湾——上海虹口,正因为这一点,使得今天以色列驻沪总领事Ian Maor作如许感叹:

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是古朴典雅的建筑还是绚丽夺目的摩天大楼,虹口,将永远是我们心中温暖的地方!

(本文部分图片由上海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于向凤美术编辑:朱怡)

猜你喜欢
会堂下海摩西
得到的都是笑脸
“走向未来的学校”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校长论坛在福建会堂举行
开启振兴发展新征程
——辽宁两会速读
古代希伯来人的学校教育
FORBIDDEN MONEY
Forbidden Money
蒸发波导下海杂波对雷达探测的影响分析
《摩西,山之人》主题研究
刘士海 ● 绘画欣赏
摩西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