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2009-01-21 05:28王式廷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09年1期
关键词:清政府条约

王式廷

【知识梳理】

一、外国列强的侵略

1.鸦片战争。

(1)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清政府闭关锁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结果:清政府战败,1842年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放火烧毁圆明园;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多万平方千米。

(3)影响: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

(2)结果: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影响: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等八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原因: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经过: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3)意义:维护了民族尊严,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民族气节。

2.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战绩: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3.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俄英对新疆虎视眈眈,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2)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三路大军进军新疆,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术,先后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后通过谈判,最终收回伊犁。

4.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抗击敌舰壮烈殉国,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1.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

(2)派别:洋务派(封建统治阶级)。

(3)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4)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5)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6)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

(2)派别:维新派(资产阶级)。

(3)主张: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4)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5)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6)作用: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3.辛亥革命。

(1)时间:1911年。

(2)概况: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3)派别:革命派(资产阶级)。

(4)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或实现三民主义)。

(5)代表人物:孙中山。

(6)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建立中国同盟会;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主张:民主、科学。

(3)内容:前期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后期以介绍十月革命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影响: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考点预测】

1.以两次工业革命为突破口考查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同时考查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近代化的历程。

2.在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主题下考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及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反抗侵略的史实。

3.在中国近代化这个主题下考查洋务运动及同一时期的俄国1861年改革;考查性质相同的戊戌变法、明治维新对中日两国产生的不同影响及二者出现不同结果的分析比较等。

4.考查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学习西方的侧重点的变化、四次重大探索的结果及给人们的启示和感悟。

5.考查经济、政治、思想领域的近代化,各自有何特点等。

6.立足于爱国主义情感的考查,如分析“清政府一败再败的原因”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启示,考查爱国英雄人物给我们的启示等。

【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压制禁烟运动 B.改变中国制度

C.打开中国市场 D.合法销售鸦片

2.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中英协定关税

3.在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关联错误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条约》

4.读下边《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图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5.为了方便复习,小军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行了归纳,他发现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允许开设工厂

6.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7.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战争有()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起步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签订《马关条约》 ②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③积极投身“百日维新” ④洋务运动期间兴办民用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历史课上,李老师问: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学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四条,你认为正确的是()

A.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军事工业

C.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民用工业

D.洋务派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11.“孙中山……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以后,谁要想再做皇帝,就做不成了。”为了推翻清王朝,孙中山所作的努力有()

①创办兴中会和同盟会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倡导三民主义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毛泽东

14.鲁迅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篇小说及这段话没有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某班在学习“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专题时,举办了一期图片展览,下面是其中的四幅图片。据此回答15~17题。

a.轮船招商局上海总办事处 b.公车上书部分签名 c.武昌起义门d.《新青年》封面

15.以上图片所反映的事件说明,近代中国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A.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B.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C.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D.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16.图a和图b所反映事件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是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的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是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探索活动

17.图c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带来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它所带来的“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8.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19.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20.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

C.戊戌变法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二、非选择题

21.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请你识别上图中的人物,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在反侵略斗争中的英雄事迹。

(2)他们的这些英雄事迹让你有何感悟?

22.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与以上四幅图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所示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3)结合上述图文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据传这幅对联的产生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前的一个小插曲。当时某国谈判代表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小文书尽管在一定意义上为大清赢得了尊严,但清政府最终还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该条约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材料一反映的战争发生时它们处于哪一个阶段。

(3)联系材料一,再结合这场战争的结果,可得出什么认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 看看皇帝在1898年所谓的改革,人们就会认识到:即使部分实施改革,也会惊人地改变官员们的有关收入。因此可以判定,这种改革的企图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因为它遭到太多的既得利益者的反对,除了那些没有独立而且不求私利的团体。

——马克斯·韦伯(德国)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政治派别的观点?该派别创办的这些近代企业客观上产生了什么进步作用?请你列举这一时期两个近代企业的名称。

(2)材料二指的是哪一阶级的什么运动?在对待西学问题上,这一阶级与材料一中的主张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5.归纳整理,回答问题。

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④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⑤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1)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空。

(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导致什么条约的产生?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从这段屈辱的历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以史为鉴,目前我国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参考答案:

一、1.C 2.C 3.D 4.D 5.B 6.D 7.D 8.A 9.C 10.D 11.C 12.C 13.A 14.D 15.B 16.B 17.C 18.A 19.D 20.D

二、21.(1)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图二:左宗棠,收复新疆;图三: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抗击日本侵略。(2)略。

22.(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结束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对国家和民族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奉献精神等。

23.(1)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或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3)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4.(1)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福州船政局,湖北织布局。(2)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触及封建制度;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略。

25.(1)

(2)《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腐朽没落、极端狭隘自私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不断发展强大,增强综合国力,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等。

猜你喜欢
清政府条约
俄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美不续签俄美仅存军控条约?
《马关条约》原件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华侨政策的变化研究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里瓦几亚条约》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
浅析清政府从“以蒙治藏”到“以藏治藏”
《里斯本条约》有望通过
防止核弄器扩散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