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彦
一、优化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而且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做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在确立教学目标前,自己先要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要达到什么程度?……在制定目标时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层次的高低。
例如:在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分别制定了基层目标、中层目标和高层目标。
基层目标是:1.知道分式的基本性质。2.掌握分式通分、约分的方法。3.能将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中层目标:1.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等值变形。2.了解分式通分、约分的步骤和依据。3.了解最简分式的意义。高层目标:能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分数与分式的相关知识。
当然,要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弹性,不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既要在宏观上把握知识结构,又要在微观上把握每个概念、定理、法则的形成过程,更要分析出教学内容所蕴涵的能力要求和育人功能,从而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乃至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和最大程度地发挥”。
二、优化教学程序中的各个结构
1.优化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从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力求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握好教学的难易度与训练的深浅度。
比如我在教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安排的例题和习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先由古埃及人打结画直角得出三边长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接着给出三边的长分别为15,8,17;13,14,15;1,2,3;7,24,25;……判断由以上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对中等以上的学生安排2.5,6,6.5;1.5,2,2.5;6,8,10;4,7.5,8.5;……
这样的数组作为三角形三边,判断能否组成直角三角形。最后对优等生为他们安排一道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问题:两艘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甲船每小时航行16海里,乙船每小时航行12海里。
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甲船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乙船向哪个方向航行吗?
通过这样的安排,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具有层次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教学目标中所要解决的问题逐步得到很好的解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优化教学组织结构。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我主要通过问题解决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探索,从而确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以满足学生的探求心理。我在教学中主要强调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题学习重心》一课时,先从最简单的几何图形——线段入手,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重心位置,在此基础上探究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整个探究过程充分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去感受规律,发现结论。通过充分的活动,观察、实验操作等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小组合作:设计探究任意多边形重心的方案。
在教学中时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不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走,有着自己的思路,这时要爱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不受拘束地自由交换意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让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对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以表扬,鼓励他们跳出教科书的框框和教师的思路,去独辟蹊径,发展创造性思维。
3.优化练习反馈结构。练习题的设定要求概念性强、具有代表性,既要很好地反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认知目标。
我一般把检测题分成A、B、C三组,A组是必做题,主要来源于课本上的习题,要求全班每个人都会做。B组是选做题,主要来源是课后习题的演变和单元复习题,要求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学生都会做。有时为了鼓励差生,也可以让他们选择其中较简单的题目来做,对做对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随着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逐步走进了农村学校的课堂。多媒体以其生动逼真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增强了知识的感染性。而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可以突出概念的要点,突破教学难点,突现知识的本质属性。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还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使课堂教学得到整体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知识传播活动已不仅仅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对学科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
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出发,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人际关系,师生都充满自信,并积极表现自己,教师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指导学生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成功的数学思维活动“同步”,让所有的学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成功。
优化数学课堂结构,使得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不再是教与学的终点,而是人的发展的起点,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和源泉。
(河南省新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