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东 张建斌
摘要:文章调查分析了浙江省仙居县杨梅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结果认为,仙居县杨梅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为了实现仙居县杨梅产业的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在调查该县杨梅资源现状和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为杨梅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梅;产业;现状;对策
“中国杨梅第一县”——仙居县地处浙江东南、括苍山脉中段北麓。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立县,原名乐安,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县名为“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仙居杨梅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县实施了“杨梅梯度开发”和“百里杨梅长廊”等工程,杨梅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无论是种植规模、产量、产值还是质量、贮藏保鲜、品牌效应、加工销售都已居全国前茅,显示了无穷的魅力,已成为仙居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该县拥有“中国杨梅之乡”之称号,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杨梅节暨绿色财富论坛”。仙居杨梅作为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唯一指定的品尝水果,其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夯实了仙居杨梅在中国的龙头地位。果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世界杨梅出中国,中国杨梅看浙江,浙江杨梅数仙居”。
一、杨梅资源现状调查
仙居杨梅虽然具有如此之多的美誉和较高的知名度,杨梅种植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但现有的仙居杨梅资源情况一直以来都是根据各单位自己估计上报汇总而成的,没有进行全面调查。本次对仙居杨梅资源情况进行了实地全面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方法
采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小班调查法。按有关调查规划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1、小班勾绘。利用航片图(1∶10000)和小班勾绘原则、标准进行实地勾绘小班,小班面积由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处理。
2、小班(细班)调查因子。小班调查因子:空间位置、面积、地形地貌、土壤、立地等级、群落结构、森林类别、权属、地类、林种、起源、树种组成、年龄、产期、平均胸径、平均高、优势高、郁闭度、每亩株数、每亩蓄积量、品种等。
3、内业统计、分析。通过外业调查的小班记录卡片全部输入森林资源二类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
该县杨梅总面积7663.8hm2,总株数378.7万株。
第一,按行政区域。该县杨梅遍布全县22个乡镇(街道、林场),主要产区(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横溪镇966.3hm2,步路乡826.5hm2,福应街道784.2hm2,广度乡640.0hm2,官路镇605.3hm2,下各镇503.2hm2,南峰街道494.5hm2,其他各乡镇(街道、林场)合计2843.8hm2。
第二,按权属。国有面积6.6hm2;集体面积1734.5hm2;合作面积55.5hm2;个体面积5867.2hm2。
第三,按地类。乔木林面积7526.8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37hm2。
第四,按起源。人工林7660.6hm2;天然林3.2hm2。
第五,按品种。“东魁”杨梅面积6269.1hm2,株数307.8万株;“荸荠种”面积940.9hm2,株数49.6万株;“其他品种”453.8hm2,株数21.3万株。
第六,按生产期。已投产(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面积5240.9hm2,株数271.1万株;未投产(产前期+未成造)面积2422.9hm2,株数107.6万株。
第七,按海拔。海拔500m以上区域杨梅在仙居称之为高山杨梅或晚熟杨梅。海拔≥500m高山杨梅面积1269.3hm2,株数58.1万株;海拔﹤500m的杨梅面积6394.5hm2,株数320.6株。
(三)动态分析
自1998年以来,仙居杨梅实际面积增加速度最快的主要集中于2000年前后这段时间。衰产期的杨梅都是很早以前种植、经济效益不高、没有加强管理的杨梅,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增加。经过10年的努力,从1998年的1747.5hm2增加到现在的7663.8hm2(包括未成林造林地),平均每年增加591.6hm2,年平均增加率为3.4%。从生产阶段看:
第一,产前期:从1998年的720.1hm2增加到现在的2285.9hm2,年平均增加156.58hm2,平均增加率为2.2%。
第二,初产期:从1998年的345.8hm2增加到现在的3695.1hm2,年平均增加334.93hm2,平均增加率为9.8%。
第三,盛产期:从1998年的681.6hm2增加到现在的1539.1hm2,年平均增加85.75hm2,平均增加率为1.3%。
第四,衰产期:从1998年的0hm2增加到现在的6.7hm2,年平均增加0.67hm2,平均增加率为11.1%。
(四)相关说明
1、本次调查的仙居县杨梅面积是对连片的以小(细)班记载的杨梅面积进行调查统计的,其他零星的杨梅没有进行调查和统计。
2、在其他林分中(如已在松木纯林中种植的杨梅)还有一部分面积,这部分面积可能在本次调查中被忽视,预计今后几年内杨梅面积还会不断地增加(如已在松木林中种植的杨梅,为了杨梅的生长,几年后松木林会被砍伐,原松木纯林会变成杨梅纯林),本次调查结果是一个保守的数据。
二、杨梅产业发展现状
(一)现状
1、生产现状:根据本次调查,目前仙居杨梅种植面积7663.8hm2(114957亩),是全国第一个面积超10万亩的杨梅种植县,其中投产(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面积达5240.9hm2(78614亩),年产杨梅4.5万吨,总产值3.8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仙居林特开发服务中心、仙梅实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仙居杨梅”证明商标为载体,以基地为依托,联系千家万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2、市场贸易现状:仙居杨梅近几年质升价扬,杨梅已走出仙居山城,销往大江南北,并且进军国际市场。同时杨梅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宾馆餐饮业的发展,每年的6-7月份因“以梅为媒”,各大旅游风景区的繁荣景象都超过了“五一”、“十一”黄金周,此种现象称作“杨梅效应”。
3、加工现状:目前仙居杨梅加工业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浙江聚仙庄饮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杨梅利口酒、杨梅干红、杨梅原汁、杨梅醋饮等产品。“浙江杨眉饮品有限公司”重点开发杨梅浓缩汁,争取占领国际市场。
(二)杨梅产业发展的优势
1、自然环境条件优越。仙居地处浙江东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资源十分丰富,山地高低交错,多属红黄壤丘陵山,土层深厚,经过改造通透性好,微酸性,肥力水平高,杨梅在此生长非常适宜。同时仙居濒临东海,既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又受到海洋性气候影响,光、热、水资源丰富,为杨梅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杨梅生长适宜区。
2、政府重视,部门支持。为推进杨梅产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仙居县出台了“1998-2010年农业产业化规划”把杨梅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农业产业来抓。“百里杨梅长廊工程”列为县农业十大工程之一,建立部门、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同时每年都专门召开杨梅产业研讨会和举办杨梅节,邀请省市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参加,共商杨梅产业开发大计。
3、技术领先,服务网络畅通。多年来,果树技术干部和果农们都一直积极致力于仙居杨梅的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和实践。通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已总结出一套适合仙居实际的杨梅安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为产业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坚强的技术后盾。目前正以质量为重点展开了新一轮种植户和经商户的技术培训,确保杨梅的质量和品牌。
4、龙头企带动作用强。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兴办示范基地,通过强化管理,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高山杨梅基地初具规模,成功注册“仙居杨梅”证明商标。同时,在采后商品化处理如分级选果、贮藏、保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5、股份开发,机制灵活。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杨梅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初步实现了各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6、营销队伍发展壮大和市场份额高。仙居杨梅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一大批县内外人士加入杨梅营销队伍,促进了仙居杨梅销售。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有杨梅专卖店或直销点,营销网络不断在扩大。该县的杨梅已连续六年进中南海并且出口法国、俄罗斯等国,市场份额不断在提高。
(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该县的杨梅产业虽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良好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落后。由于投入不足,该县杨梅基地基础设施落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果园杀虫灯等设施仅有几个重点村配备;通往重点村和杨梅园及园内的道路普遍不佳,增加了杨梅采摘销售的成本,妨碍了外地游客和营销队伍的畅行。
2、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只有一些乡镇果品市场,没有县级中心果品市场,市场的集散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杨梅“马路市场”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不利于杨梅产业的有效管理,而且有损城市的整体形象。
3、营销队伍不够强大。目前该县从事杨梅销售的大户都是以自发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在资金周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4、杨梅节庆活动有所弱化。由于财力不足、认识偏差等因素影响,近年杨梅节庆活动有所弱化,宣传力度有所下降,与杨梅产业发展要求差距逐渐拉大。
5、存在一些不法商贩经销假“仙居杨梅”现象。除了该县的一些不法商贩外,外地的商贩也以福建等地的杨梅冒充仙居杨梅在各大城市销售,严重影响仙居杨梅的品牌声誉。
6、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优化。仙居杨梅产业正处于发展和上升阶段,需要各有关部门加以共同扶持。但一些部门对杨梅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各项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有的甚至故意制造障碍,损害果农和经营者的利益,影响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理清该县杨梅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杨梅作为仙居县第一大农业产业,又是全国杨梅第一生产大县,但仍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进一步认识杨梅产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理清思路,加强领导,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仙居县杨梅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当是:坚持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合理搭配杨梅品种,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精品杨梅,适度发展以加工原料为主的杨梅,为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以证明商标为载体,加强品牌建设。
(二)加快果品批发交易中心综合市场建设
针对两条高速公路开通和全县果农对杨梅销售的实际情况,建议政府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现有市场为基础,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省级或华东杨梅批发交易中心市场,并对产地市场进行合理布局,形成以中心市场为主、各乡镇产地市场为辅的市场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杨梅产业的总体效益。
(三)要狠抓科技投入,实施优质名牌战略
杨梅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高不高,效益好不好,关键看质量,而提高质量的关键是科技。因此,在产业开发过程中,必须把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优质名牌战略作为重要支撑点,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内在联系,系统化地推广农业科技,使新成果、新技术渗透到杨梅产业发展过程的各个领域。为此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根据梅资源实际情况,对杨梅的种植面积、数量、结构进行新一步的规划和调整,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二,注意杨梅品种结构的合理搭配,重视早晚熟品种的种植,积极引进、选育新品种。
第三,积极推广安全、质量和优质栽培技术,以及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依靠科技对生产、采收、贮藏保鲜、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进行改进,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促进杨梅加工业发展。杨梅加工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使之成为杨梅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第五,以杨梅为媒体,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举办各种节庆,开辟杨梅观光区,推出“假日之旅”、“杨梅之旅”、“杨梅精品旅游线”等。开展“上山观美景、入园采杨梅”活动,吸引大批旅客。
第六,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培育名牌产品。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品牌,一套标准”的思路,制订从种苗到鲜果销售的一系列生产和质量控制标准,实施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整体质量,努力培育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
(四)实施外向发展战略
根据世贸组织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的农业协定之规定,所有入世国家都将开放果品市场,果品市场将进入真正的国际化竞争时代,为此该县必须在各方面作重大调整,加速发展,参与竞争,充分发挥自身劳力廉价、生产成本低,对劳动密集型的杨梅产业有利的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在质量和卫生上下功夫,按大市场、大流通的观念组织生产,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五)培育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
要使杨梅以合理的价位销出去,应有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一方面要引进人才,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有利润,促发展;另一方面要培育自身土生土长的营销队伍。打造自身的营销队伍,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利用在外经商打工人员,引导他们加入杨梅销售队伍,参与杨梅市场流通,二是引导部分比较活跃的果农或其他农民,打破等、靠、要的思想,改变在家等客上门的销售方法,争取销售产品的主动权,到市场去,推销自己的产品,使自己从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
(六)拓展市场半径,扩大销售范围,完善营销网络
通过多年努力,该县杨梅知名度越来越大,目前该县杨梅仅在全国大城市市场销售,国际市场只是点到而已。要想杨梅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向全国各地伸展自己强有力的销售触角,完善营销网络,迅速占领各市场制高点,提高仙居杨梅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杨梅销售大户、企业、农民合作社要起领头羊作用,要充分利用自己资金、信息、品牌等优势,跳出做礼品杨梅的框框,居安思危,从长计议,以中高档杨梅为主,向全国各大城市和世界各地特别是华人市场进发。
(七)加强行业自律,严把质量安全,珍惜仙居杨梅“品牌”
一方面,生产者要加强行业自律,在果品质量安全上下功夫,要严格按杨梅生产技术标准生产杨梅,严禁使用禁用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包括各种营养液),严格蔬果,分级采收,生产出优质、安全的中高档杨梅,增强杨梅产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经营者要严格按标准分级包装,不以次充好,不施用防腐剂,注意环境卫生和收购人员个人卫生,确保杨梅产品质量,维护产品声誉。农业、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农业投入和监管力度,检测中心要加强杨梅产品的常态检测。
(八)加大对杨梅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
根据市场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时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方向。政府应在政策上、融资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扶持,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杨梅基地,帮助企业同农户签约订单,形成“市场+公司+基地”的产业链。在龙头企业收购、加工杨梅使用票据时给予方便,计税时给予优惠。
参考文献:
1、缪松林,寿波,森苗等.中国杨梅生态区划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5(4).
2、金志凤,益平,高峰.基于GIS的浙江省杨梅栽培气候生态区划[J].浙江气象,2004(3).
3、金志凤,秀燕,士平.大棚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杨梅生育期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4(2).
4、缪松林,定祥.杨梅[M].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5、王康强.浙江省仙居县杨梅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果业信息,2007(1).
(作者单位:仙居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