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与古代图学的成就

2009-01-20 02:30刘克明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5期
关键词:图学楚辞

刘克明

[摘要]楚辞中有关图学的内容颇丰,诸如古代制图工具:规、矩、镬、绳、墨以及画法的描述,是楚辞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从中国图学史的角度来考察楚辞中有关图学的内容,亦具科技史研究的价值。楚辞对于了解秦汉之际工程图学的成就,以及中国图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楚辞;图学;制图工具

[中图分类号]K879;I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09)05-0060-05

楚辞又称楚词,其“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作为历史文献,楚辞不仅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那一个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真实写照的重要典籍。楚辞中许多篇章,无论是屈原(前339-前278)的《离骚》、《天问》、《九章》,还是宋玉的《九辨》,以及《七谏》、《谬谏》等篇,都有词句涉及古代图学的内容,这些词句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制图技术的认识,其观察之仔细,比兴之周匝,影响之深远,实为先秦文献之最。

一、楚辞中有关古代绘图工具的内容

楚辞中的主要作品《离骚》,是屈原诗作的代表。《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正因为《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宋人李昉(925-996)《太平御览》列经史图书纲目计1690条,楚辞未列其中;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其书于一事一物,皆考索古书,求其缘起,虽不必尽确,而多可以资博识”,二书具引《墨子》、《孟子》、《荀子》、《庄子》、《管子》、《韩非子》、《尸子》、《周礼》中有关规矩之用的记载,但都不载楚辞中的词句。

实际上《离骚》中,屈原对古代图学,多有论述,特别是对于古代作图工具的词句,描写甚丰,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1]。

这里所指工巧,意为善于取巧。偭:违背。规与矩是古代划线放样的工具,规,画圆的两脚规;矩,划直角的曲尺;规矩一词,这里用来比喻法度。错:通措。改错:不要规矩而变更措施。绳是引线弹墨取直线的墨斗绳,亦或指大范围、大尺度地牵线划直放样;木匠用绳和墨打直线,绳墨一词,也是比喻法度。追:追随。不循绳墨而追随邪曲。周容:苟合取容。度: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亦指方法,法则。

屈原阐述自己的思想时,亦以规矩、绳墨为喻,《离骚》中有:“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矱,朱熹注:“矱,度也。所以度长短者也。”《后汉书?崔骃传》:“协准矱之贞度兮,同断金之玄策。”李贤注:矱,尺也。亦指尺度;法度。《管子?宙合》中有“成功之术,必有巨矱。”

屈原《九章?怀沙》中有:“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畫志墨兮,前圖未改。內厚質正兮,大人所晟。巧陲不斲兮,孰察其揆正。”

屈原的作品,一直影响了后来的辞赋大家,如宋玉(生活在战国后期)、景差、贾谊(前201-169)、东方朔(前154-前93)等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亦有类似的内容,譬如宋玉《九辩》中有:“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景差《大招》中亦有:“姱修滂浩,丽以佳只。曾颊倚耳,曲眉规只。”

东方朔《七谏》中有:“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庄忌《哀时命》中有:“上同凿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虞唐。”“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

刘向(前77-前6)《九哀》中有:“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方圜殊而不合兮,钩绳用而异态。”“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楚辞》中有关规、矩、矱、绳、墨等叙述及其比兴之词,说明楚国在制图技术与工程施工中普遍使用这五种工具的历史事实。绘图工具是绘制图样时使用的各种绘图仪器和工具的总称,工程图样幅面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绘制技术,更需要有各种绘图仪器的组合与使用,才能使图面清楚,线条准确。中国是最早使用绘图工具的国家,几千年来人们为了解决工程制图中直线与曲线的绘制问题,创造了使用方便,易于制作的绘图工具,从而保证了绘图的质量。

中国古代绘制工程图样的工具和仪器是规和矩,规是绘制圆弧和画圆的绘图仪器,矩是绘制直线与垂线的绘图工具。规和矩的使用,对图样精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了支撑。

两足规画圆,直角矩画方。规矩作图,其源甚远。甲骨文已有规矩二字,规字字形,像手执规画圆。矩写作匚,像曲尺形,有的写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形状;这说明在商代,规矩已为当时的工匠所用。汉字中规矩二字的字形,如图1、图2所示[2]。

规和矩是作图的基本的工具,其样式可以从古代画像石、画像砖及绘画作品得知其全貌,如山东嘉祥县汉武梁祠画像石“伏羲手执规,女娲手执矩”图、山东沂南汉墓石柱上“伏羲手执规,女娲手执矩”的石刻,汉规矩砖图,以及新疆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古墓彩色绢画所绘伏羲女娲手持规矩图。如图3,图4所示。

从“规”字来看,右边是手,拿着左边带柄的两脚规,和唐墓壁画中的相似。“规”字则有如矩形缺边之象。根据石刻来看,规有平行两脚,一脚定心,一脚画圆。这种圆规已有如现代的木梁圆规,为作半径较大的圆所用。目前我国仍有圆木工,以较厚竹片为梁,一端垂直的固定一钉以定心,一端则根据需要尺寸钻出若干小孔,用以插入铁针作圆。这恐怕就是我国几千年所用的传统画圆工具。长沙发掘出土的楚器有一柄两足形木器,两头都尖形,现称为木剪,或者即是古代的圆规。而矩则和我国目前有些木工使用的“角尺”形式一样。且有的已做成短垂边较厚,长垂边较薄,并且有刻度。当短边靠拢工件时,不仅可画出与工件垂直的直线,而且移动时,以竹笔或其他笔对准刻度紧附尺边,还可画出与工件平行的直线,以及矩形或方形等榫口形象,起着现代三角板和丁字尺联合使用的作用。

先秦时期应用规和矩作为工具,绘制方圆图形,史载莫衷一是,或曰伏羲所创,或曰倕所创。《前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载:

[HK20]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兹五帝所司,各有时也。[HK]

先秦的文献之中,无论是倕,还是奚仲、公输般,都是用规、矩以及准、绳作为重要几何绘图与计量的工具。比屈原早近一百五十多年的墨翟(约前490-前403),在《墨子》中载有:“子墨子言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悬。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依仿以从事,犹愈于已。”《墨子閒诂?清仪》:“百工以方为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孙治让注:“疑上文或当有‘平以水”。 《墨子》所说的矩、规、绳、县、平水,也正是作图放样的五种工具。

比屈原晚半个多世纪的韩非(约前280-前233),在《韩非子?奸劫弑臣》中载有:“无规矩之法,绳墨之端,虽王尔不能以成方圆。”又《韩非子?有度》“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旧注曰:匠之目意,虽复中绳,而不可用,当其规矩为其度。“故绳直而枉木斲,准夷而高科削,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韩非子?用人》中有:“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匠执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王先谦曰:王尔,巧工。《淮南子》:“王尔无所错其剞劂”。

“循绳墨而不颇”、“求矩矱之所同”,说明“规”、“矩”应该是具有几何意义上的制图作图工具。楚辞诸篇中详引有关“巧倕之绳墨”的文献资料,说明规、矩、绳、墨在测量,绘图诸方面的应用。

二、楚辞中对古代绘图画法的描述

南朝梁刘勰(465-532)《文心雕龙》“比兴”篇言:“观夫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楚辞以绘图工具作为文学创作题材的内容,实开中国文学创作之先河。而楚辞的作者们,无论屈原,宋玉,还是贾谊,东方朔,他们都不是图学家,在先秦文献中也没有看到他们图学实践方面的记载,但是,他们对当时发达的楚国科学技术,建筑营造一目了然,对当时楚国的工程制图,放样施工观察了许多,思考了许多。楚辞中除了对绘图工具的记载外,还有大量“章画”、“志墨”、“为度”、“求矩矱”、“循绳墨”、“上同凿枘”,“下合矩矱”词句,这些内容是对古代绘图及其画法的生动描述。

屈原《离骚》中有:“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毋庸置疑,屈原是看到过用规矩所绘的各种图案,譬之本文下面所论及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几何作图的作品,才对时俗之人,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改错,提出批评。宋玉《九辩》中所写,也是如此,《九辩》云:“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宋玉认为:规、矩、绳、墨是绘图的基本工具,“背绳墨”、“灭规矩”是不符合作图的基本要求的。故其《九辨》中有:“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因此,屈原提出了“常度未替”、“章画志墨”、“前图未改”、“察其揆正”的思想,《九章?怀沙》云:“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内厚质正兮,大人所晟。巧陲不斲兮,孰察其揆正。”“怀沙”此段意思的大意是:将方加工为圆,常法不可废弃。用规、矩、绳、墨作图,必须依据法度,否则“孰察其揆正”。这也是为什么屈原在《卜居》中写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的原因 。

屈原《九章?思美人》云:“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九章?惜往日》云:“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楚辞这些词句表明,春秋战国之际,制图工具及其应用,作为社会存在,不仅在土木建筑施工、制图放样中己得到了普遍使用,而且,对于规矩用法及其画法的研究,亦有理论的概括。

在工程制图中,特别是几何作图,有了规矩这两件工具,大多数的作图题都可求得解答。有了规便能画出正确的圆形,有了矩便能画出正确的方形。楚辞所言“章画”、“志墨”、“为度”,即古代论及规与矩之用,及在测量绘图中的理论总结,其先秦文献当推《周髀算经》中的有关论述。

《周髀算经》不仅记述了中国早期在几何作图中已经成功地使用了绘图工具——规、矩、准、绳,而且还记载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该书二卷,相传古本,莫知谁作,其算法为勾股之祖,其推步即盖天之术。其注为赵爽,隋志作赵婴,未知孰是。其详论古之规、矩在数学测量、绘图上的应用,代表了先秦人们在数学及几何图形的认识成就。

《周髀算经》中载有:“周公曰:大哉言数!请问用矩之道?商高曰: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周髀算经》中关于矩的用途示范,如图5所示。

矩在测量与绘图方面的应用,除了画直线外,并可作出垂线来,所以古人应用直角三角形性质,将它来作种种用途。因为矩是一柄曲尺,“平矩以正绳”,就是检查平面是否水平时,可将一个矩形直放,使它一边靠着悬垂的绳索,另一边便是水平。正,就正也。“偃矩以望高”就是置目于矩形右下角,仰起头来,沿着对角线望去,可测量高度。偃,仰之意。“覆矩以测深”就是置目于矩形右角,俯着沿对角线望去,便可测量深度。覆,俯之意。“卧矩以知远”就是将矩形平放,由其一隅,沿对角线望去,更可测量远方的距离。卧,平放之意。这些高与距离的测量,当然均系根据相似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又拿矩形来做两脚规的代用品,亦可画出圆来。就是将矩形直立于平面上,固定其一边而使他边绕它回转时,那回转边下端的轨跡,便是圆。即“环矩以为圆”又若将四个全等的矩形拼合起来,亦可凑成一个方形,即“合矩以为方”[3][4]。

正是这些绘图工具的应用,才使几何形图案自远古而迄春秋战国得以广泛地应用,而且绘制准确,线型规正,图面清晰、统一。即使近似几何作图,也能用规矩画出,达到十分准确的程度。

《周髀算经》中还记载了平面上作几何图形的方法。如“万物周而圆方用焉,大匠造制而设焉,或毁方而为圆,或破圆而为方,方中为圆者,谓之圆方,圆中为方者,谓之方圆也”。所谓“圆方”,那正方形的内切圆,“方圆”,即圆的内接正方形。这都是对先秦几何作图的科学总结。

工程几何作图是工程制图的先决条件,从技术上讲,几何作图就是尺规作图。中国古代几何作图在器物上的大量应用,促进了人们对绘图方法、几何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以及绘制工具的改进。这对早期的器物设计与生产、建筑工程的施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形成了一定的绘制标准,而且使得绘图工具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绘图过程之中。

三、从先秦时期的图学成就看楚辞的历史价值

1.有关文献的记载

规矩之用,秦汉之际的文献所引甚多,各具风貌。《墨子?天志上》:“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墨子?天志中》“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也,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圆与不圆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圆,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是以圆与不圆皆可得而知也。此其何故,则圆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何故,则方法明也。”《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赵岐注:公输子,鲁班,鲁之巧人也,或以为鲁昭公之子,虽天下至巧,亦犹须规矩也。《孟子?尽心上》:中有,“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下》: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赵岐注:梓匠轮舆之功,能以规矩与人。人之巧在心。拙者虽得规矩之法,亦不以成器也。言规矩之法。《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庄子?徐无鬼》:“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管子?形势篇》曰:“奚仲之车也,方园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明主犹奚仲也言词动作,皆中术数,故众理相当,上下相亲,巧者,奚仲之所以为器也。”《韩非子?有度》:“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王先谦注:匠之目意,虽复中绳,而不可用,当其规矩为其度。“故绳直而枉木断,准夷而高科削。”《周礼?冬官》:“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县,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继者如附焉。”《尸子》:“古者倕为规矩、准绳,使天下倣焉。”

《礼记?经解》:“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淮南子》中有关规矩的记载较多,如“原道训”中有“规矩不能方圆,钩绳不能曲直”的记载。“齐俗训”中有:“故天之圆也不得规,地之方也不得矩。” “若夫规钩矩绳者,巧之具也,而非所以巧也。”又“修务训”中有:“夫无规矩,虽奚仲不能以定方圆;无准绳,虽鲁班不能以定曲直。”

《史记?夏本纪》:禹“陸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王符《潜夫论?赞学》提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昔倕之巧,目茂圆方,心定平直,又造规绳矩墨,以诲后人。试使奚仲、公班子徒,释此四度而效倕自制,必不能也。凡工妄匠,执规秉矩,错准引绳,则巧同于倕也,是故倕以其心来制规矩,后工以规矩,往合倕心也,故度之工,几于倕矣。”

这些文献不仅记载了几何作图中已经广泛使用绘图工具,如规、矩、矱、准、绳、墨等,而且,还记述了中国早期基本的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有规才以能画准确的圆形,有矩才能画准确的方形。正是这些绘图工具的应用,才使几何形图案自远古以迄两汉得以广泛地应用,而且绘制精确,线型规正、图面清晰、造型统一。即令是五、七、九、十一等分圆周,也能用规矩近似地作出,达到十分准确的程度。

即便是古代对圆和方的定义,语言简单而意义详尽,不离规矩。如《墨子》“经说上”载:“圆,一中同长也,”“圆,规写交也。”“方,柱隅四杂也。”“方,写矩交也。”这不仅是墨子对几何图形“圆”和“方”的定义,也是古人对圆和方的定义,其言简而义详,和我们现在对“圆”“方”的定义完全一致,同时也说明“规”和“矩”在作圆画方时的重要作用。

稽之旧章,考之经传,先秦文献所载与楚辞所述为之相符,屈原在离骚的写作时,必然读过这些文献,先秦部分文献大致写作的时间范围比较如表1所示。

2.先秦图学成就的代表作品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作者,不仅熟知当时的历史文献,而且还亲眼见过当时的工程图样和几何作图的图案。据汉人王逸《天问章句》第三载:“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旻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楚国先王宗庙以及公卿祠堂中图画装饰,描写天地、山川、神灵,贤圣、怪物,其琦玮僪佹,无疑给屈原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楚辞中为什么有“章画”、“志墨”、“为度”、“循绳墨而不颇”、“求矩矱之所同”、“方圜殊而不合兮,钩绳用而异态”、“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的重要原因;才有《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的感叹。

近几十年来楚国考古的成就,大量至今熠熠生辉的出土文物,为人们了解先秦图学的技术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特别是1978年夏,重出人世的湖北省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对整体把握楚地图学发展水平极具科学价值。曾侯乙墓不仅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先秦文物宝库,同时也是一座反映中国古代图学和绘图技术成就的殿堂。该墓出土文物的造型具有新奇、雄伟、精巧、逼真和富于想象等特点,是我们考察先秦工程制图和工程几何作图技术的极有价值的资料,同时也证实了楚辞所云的“前画”、“先功”、“法度”、“章画”,绝非虚诞。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的几何作图,如图6所示[5]。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无论是青铜器或是漆器,上面绘有各种变化的几何形图案,它包括了工程几何作图的主要内容,如等分线段、平行线、对角线、菱线、切线、矩形、圆、同心圆、椭圆、圆弧连接,等分圆包括4、5、6、8、12、16、20等分圆周。特别是铜鉴盖8等分圆周的装饰纹样,表现了极其熟练和准确的几何作图能力;同时这些几何图案加上鸟兽纹、龙凤纹等装饰纹样的机械重复,使造型更具有几何线条与艺术绘画理智统一的明快的感觉。漆器的几何图案由点、线、面构成,主要有圆点纹、菱形纹、三角形纹、网纹、圆圈纹、圆涡纹等等。虽然这类装饰纹样绘制简洁,但其构图,千差万别,一般与其他纹样相配并构成图案,会起到衬托其他纹样的作用。

而且,漆器中的几何图案采用朱、墨、黄、金等各种颜色,显得非常艳丽。如屈原《远游》所云:“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

其绘制技术采用单线与平涂相结合的方法绘制,线条宛转自如,笔力遒劲,构图疏密有致,节奏鲜明,足见当时绘图大师们高超的几何作图技巧,先秦时期几何作图的成就是这一时期器物造型精美,装饰瑰丽的基础。除标准尺规作图之外,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几何作图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近似几何作图的出现。如铜缶盖的纹饰,其作图为近9个同心圆所组成,除圆心附近4等分连弧纹之外,接近外部的是5等分的近似几何作图;在5等分圆周的等分线上,又由5个小圆组成,其内部纹饰又是一个3等分圆周的图案。铜缶盖作图之复杂,纹饰之丰富多彩,不仅包括标准几何作图,又熟练地应用近似几何作图,这些几何作图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之际,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如图7所示。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形体设计,不但成功地采用了多种几何图形,而且广泛地应用了基本几何体,如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棱锥体、圆球体,近似椭球体,圆环体,近似椭圆环体,以及任意曲面、 立[LL]体等,甚至还掌握了不同几何体的相贯线。如两件联禁大壶是由多种几何形体所构成。颈口与圈足,腹部与壶口的衔接十分光滑,外部轮廓整齐划一,表明对各种几何形体运用的娴熟。小口鼎的鼎足与鼎的主体,匜鼎的鼎足与匜体以及匜体与匜口的相贯,形体极为准确。这说明春秋战国之际的匠师们已经掌握了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即平面几何图形的绘制和基本几何形体的构成。

工程几何作图是工程制图的必要条件;几何作图技术在器物上的大量应用,促进了人们对绘图方法、绘图工具的改进和提高,这对早期的器物设计与生产,工程技术的施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形成了一定的绘制标准和统一的绘制工具。而曾侯乙器物群正是工程几何作图的杰出典范,恰如屈原所云“广遂前画”、“未改此度”。

四、结论

1.楚辞为战国时期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作为文学作品,宋代“为古今集斯文之大成”的《太平御览》不录,清代《四库全书》收入集部“楚词类”之中。楚辞之作,“其称文小而其指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故而,未可当作信史。然而,楚辞中有关图学的内容颇丰,诸如古代制图工具:规、矩、镬、绳、墨以及画法的描述,着实是那一个时代科学技术,工程图学发展的真实写照。

2.楚辞中有关图学的论述,与秦汉之际的文献所载的史料相一致,事事可晓。特别是与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的几何作图相辉映,可知楚辞所称“章画”、“志墨”、“为度”,确非虚言,而诗人屈原、宋玉、景差、贾谊、东方朔等人的作品中有关图学内容的词句,历久而弥新,渊渊作金石之声,殆去经史犹未远。

[参考文献]

[1]汪瑗.楚辞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49-50.

[2]闵齐伋.订正六书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9:52,416.

[3]李迪.我国历史上的一种圆规[M]//中国数学史论文集2.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55-57.

[4]傅溥.中国数学发展史[M].北京:中央文物出版社,1982:27-38.

[5]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图案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15-59,87-89.

猜你喜欢
图学楚辞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屈原和楚辞
节奏观下《楚辞》的英译研究
秋夜读《楚辞》
看图学单词
看图学语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
机械工程图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四届中国图学大会暨亚太地区图学论坛在大连召开
《楚辞》情感审美特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