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为我们作画

2009-01-20 02:44王博群
小溪流(成长校园) 2009年1期
关键词:电声梦呓歌者

王博群

现在提起这张CD,似乎显得迟了。毕竟《Keren Ann》早在2006年就已面世了,相对前两张颇受听众喜爱的唱片,这张明显不太容易上耳而成了冷门,但它却有独特的风格,我觉得Keren Ann试图用音乐为我们作画。

在介绍CD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歌手KerenAnn。一个拥有法国、印度等多国血统的女子,从小学习吉他,后来得到Benjamin的赏识,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Keren Ann的作品以犹太诗歌风格的歌词和精湛的吉他技艺见长。曾发行过两张法文专辑《Ladisparition》和《La Biographie deluka philipse》,被音乐界冠以“咏絮才女”称号。之后的两张录音室专辑《Not going anywhere》和《Nolita》,因为其独立音乐的风格和讨巧的制作,在各国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说句实话,《Not going any where》的确是干净清澈,却还不足以成为我的心中至爱,直到《Nolita》的同名曲《Nolita》出现,才让我真正有所惊喜。隐晦的弦乐铺陈,深入灵魂的喘息声,无一不在揭示着她求变的意识,这当然让我有了更多的期待。《Keren Ann》自然是满足这一渴求的,摇铃、击掌、电声这些新元素的运用,明显使唱片更加厚实和耐嚼。

这张专辑于Keren的巡演中诞生,她在以色列的游历中,切身体会到对于无休止的争夺的冷血,人民的无奈和呐喊,亲人爱人之间的思念。这些情感一一被她擷来,织进了她的画里。

《Keren Ann》在企划里说这张唱片就如同用声音来作画,天马行空,的确如此,单曲《Lay your headon》中,就充溢了醇和优雅的流畅线条,来自音乐的灵气,如点彩般缀饰着旋律。当然,这首歌绝不仅止于此,当你听到前奏齐整的贝司声效和击掌,是否嗅到了Beatles的气味?原以为Keren会写出首Brit-pop来,结果却是“改良式”的民谣。后半部依然是她轻车熟路的领域。繁却不杂的合声,绵长婉转的大提琴,完满地勾勒出爱人间的絮语。

很多人认为只需要灵性的歌词和梦呓的声线,什么旋律、编曲都可以撇在一边不谈,这样做确实可以起到净化听觉的作用,但同时也失去了音乐的可能性。在《Keren Ann》里,可以找到许多变数。描绘里海日出、薄雾弥漫的《Caspia》,欢快清爽的《Between flatland and caspian sea》,还有妩媚阴暗的《Its cuht crime》,都更像饱满恣肆的色块,在画纸上各自晕染开来,从粗糙乱颤的电吉他到沉重的鼓点再到断章一般的电音小号,再到迷离深邃的合成电声,无论是浅尝辄止的黑暗气氛抑或是迷幻的电声还是另类民谣,Keren的革新都在一幅幅不同画面里上演,先不论合适与否,都值得鼓励,

记得专辑出来的那段时间,许多“文资青年”一本正经地捧着腮帮子给它扣“帽子”。其实大可不必,《Keren Ann》依然有许多一脉相承的东西,干净柔顺的原声吉他是音乐的一贯主心骨;适当的钢琴铺底,诗歌般的歌词,梦呓般的唱腔,这些就像是巨大的幕布,把歌者的情感一一映衬。譬如《In yourback》里那个一生望着她爱的男子却又倔强得不肯接受他近似怜悯的爱情的女人,那些在黑暗中的孤独呢喃;《Where no endihy end》里在旷野中迷失的灵魂;《Liberty》里金色的海岸以及《The harder ship》里虚弱的愿望。不可否认,由于曲风的原因,情绪的表现力跟Rock根本比不来,却更有一种撼人心魂的力量,某一时刻的共鸣,成就了与歌者的神交,她的声音引导我们在音乐里寻找那些延展的画面。

告别了《Npt soing any where》里跳跃的旋律,跳脱了《Nolita》中沁人心脾的法式小品,Keren正努力向人们展示她的另一面,带着腐朽气息的民谣,沉重的声音,封面上那面色苍白的女子正用双手绘出一幅冷色调的画。

猜你喜欢
电声梦呓歌者
复调循梦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送别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梦呓
移动式电声音乐调控箱的设计与制作
DAM中波发射机电声指标频率特性初探
ATS-1型音频分析仪测试调幅广播发射机三大电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