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

2009-01-20 09:23
关键词:颜渊荀子斗争

钱 逊

[摘要]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要把握天才致和之道,节制是致和的重要一项。概略言之,有对矛盾斗争的节制、对私欲的节制、对情的节制等。欲求和,必有所节制。节制有内外二端,对外节制事物矛盾冲突和斗争,对内节制自身的情和欲,即内靠自觉,外遵礼法。

[关键词]和;节制;致和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3-0027-02

和,是一种状态。和的状态的形成需要—定的条件。所以,要在现实中实现和的目标,不能单凭良好的愿望,还要把握致和之道,创造必要的条件。节制,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一、和的要素

春秋时期,晏婴举烹饪、奏乐和君臣关系为例说明和、同之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张载曰:“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程子曰:“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使万物无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

从这几段话看,和至少包含了以下要素:第一,和是多种不同因素、不同成分以一定的关系结合而构成事物的状态。它不是单个因素、单一成分孤立的存在或简单的相加。第二,组成一事物的不同因素、不同成分之间,存在着“相成”、“相济”的互补关系,也存在着“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的相互斗争的关系。第三,和就是万物各得其所的状态。从大的方面说,是万物各得其所;从小的方面说,是一事物内部各个因素、成分各得其所。第四,万物之间和组成一事物的不同因素、不同成分之间各得其所,就是中,就是要无过无不及。

由此,可以认识节制的意义。

二、对矛盾斗争的节制

“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和之中不可避免会有斗争,和为贵不会也不能取消斗争;恰当地处理斗争是致和的重要艺术。

事物内部的矛盾冲突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斗争的发展有两种情况:“对立之两方,如一方胜过一方而容纳之,可谓和解;如一方胜过一方而消灭之,则非和解。和解亦暂时的。旧有矛盾和解,新生矛盾又起。如是不已。故宇宙变化无穷无息。”正确判断和处理这两类情况,对于构建和谐极为重要。当不破坏原有的统一和谐就无法发展的情况下,坚持斗争直至消灭一方,建立新的统一和谐,以求发展,就是必经之路。《易传》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革卦·彖传》)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当保持原有统一和谐有利于发展的情况之下,就应以和为贵,对斗争有所节制,把斗争控制在有利于发展的范围之内。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团结一切抗日的力量,我们调整了政策,把土地改革改为减租减息;统一战线中仍有斗争,在对顽固派的斗争中,提出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都是对斗争的节制。历史证明,取消斗争是错误的,不懂得对斗争要有所节制也是错误的。而如何做到既不放弃斗争,又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则需要极高的艺术。

抗日统一战线的经验有着普遍意义。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也还会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要求我们既要有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看到和平、合作、和谐中的斗争,不放弃必要的斗争;又要以和为贵,冷静处理,有理、有利、有节,不激化冲突,破坏和平、合作及和谐。

三、对利欲的节制

人生而有欲。欲求无限而资源有限,由此而有不公,生争夺。这是人类社会一大基本矛盾。对于这一点,荀子早有明确认识和说明:“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

“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荀子·王制》)欲是争夺之源,但欲又本于人性,不可去除。自古曾有主张去欲、寡欲的,但都不可行。所以中国传统儒家主张“节欲”,对欲要有所节制。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又说到“见得思义”,“义然后取”,这都是说要以义为取舍的标准,对利欲的追求有所节制。

在以后儒学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对此又有许多论述。如孟子说,要懂得,对欲的追求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要遵守道义标准,又要受条件限制,不可妄求。荀子认为,“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贫贱如看门人,也不可去其欲,富贵如天子,也不能尽其欲。这一个“义利之辨”的问题,是儒学基本问题之一。对于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人们常以为儒学和中华文化“重义轻利”,轻视以至否定对利欲的追求,其实是一种误解。现代社会生活愈来愈显示出对利欲有所节制的重要性。贪腐的泛滥,走私、贩毒的猖獗,跨国公司的违规操作,当前金融海啸的爆发,以及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共同的根源就在贪婪,对利欲的不加节制。节制利欲,实在是关系人类和平发展的大问题。

四、对情的节制

除了欲,还有情。《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之谓之和。”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无是非善恶之分,是谓中。人与外界相接,情即发而见之于外。这时就需要节制,要有分寸;节制适度,才能达到和谐。孔子说《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达欢乐的时候不过分,表达哀愁、悲哀的时候,也不伤心。这是从正面讲,为什么说它好,好在哪里,在适度。还有,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日:“……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这是从反面讲。爱,是美好的感情,但过了头,也会成为迷惑、错误。

所以,对喜怒哀乐之情自觉加以节制,是中庸之道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人修养和构建和谐的基本要求。中华文化中历来有这样的优良传统。近几十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优良传统受批判、被抛弃。人们一味追求个性解放,以节制为压制个性,以忍让为软弱。任性,跟着感觉走,成为时髦。这种情况已经给社会和谐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恋人提出分手而加以杀害;或因小事引发口角,最终导致斗殴以至凶杀;学生杀害老师等等恶性事件,屡有发生。究其原因,重要原因之-往往就是不知节制,任性而为,情绪失控,丧失理智。很多情况下,一时性起,酿成大错;事件既发,顿感后悔,但为时已晚。我们只能说,虽情有可原,但罪不能赦。学会自我节制,实为青少年修养、成长和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大问题。

五、礼和法:节制情、欲的规范

对欲和情的节制,从主观的方面讲,靠的是人们的自觉,每个人的自我修养。古人有的把“制怒”二字,写成条幅,挂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是自觉节制一法。从客观的方面讲,还需要有社会的规范。欲和情,怎样才是适度;在不同的情况下,又有什么样不同的要求。这需要有社会的标准和规范,使人有所遵循。主要的规范,就是礼和法。

在古代,节制欲和情的规范主要是礼。苟子曰:“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先王恶也其乱,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荀子·王制》)

礼的作用就在于给人们划分出贫、富、贵、贱之等,为每一个人定位,从而建立起社会的秩序。由此,礼也成为人们节制欲和情遵循的标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礼之用,和为贵。”不仅是说制定礼的目的和精神是以和为贵,而且也是说礼的功能就是给每一个人定位,以建立起和的秩序。要达到和的目标,就要“以礼节之”;节制欲和情的标准就是礼。人们的道德自觉,也要通过礼来体现。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道之以德要落实到齐之以礼上,道德教育指引人们的方向,行动则统一落实到礼上。所以,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视、听、言、动都以礼为规范,一切依礼而行,就是仁,也就是适度了。

现代社会,法取代礼成为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对欲和情的节制首先也应以法为准绳,礼则退居辅助的地位。遵礼守法,就是节制欲和情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欲求和谐,必有所节制。节制有内外二端,对外节制事物的矛盾冲突和斗争,对内节制自身的情和欲。节制之途亦有二端,内靠自觉,外遵礼法。

猜你喜欢
颜渊荀子斗争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艾滋病之役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
父亲跟疾病作斗争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