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潜在课程在职教物理教学中的智育功能

2009-01-20 02:30
职业·下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职教学习动机师生关系

王 伟

潜在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在职教物理课程中,潜在课程与正规课程互相交融,并对职教物理教学实践发挥着深刻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挥潜在课程的智育功能,不断完善职教生的物理知识结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一、重视隐形文化现象,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经验

职教物理教学过程既是向职教生传授基础物理知识的过程,也是让他们感知物理现象和事实,并对这些现象和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物理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理念的构建过程。由于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期积累所创造出的生存系统,它包含着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所以在职教物理正规课程之外,也必定存在潜在的影响变化因素,如价值观、习惯、态度等。它们构成了非正规影响物理学习过程的潜在课程。根据教育人类学家米德的文化传播观念,物理课程有三种现象:前喻文化、互喻文化、后喻文化。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形成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等不同的人际关系。学生从这些课堂交往经历中,领悟到潜在的文化要素,如情感的表现方式、待人接物的方式、职场礼仪等社会技能和生活经验,既增广了见闻、又扩大了经验来源,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为今后走向社会积累了初步的交往经验。

二、挖掘物理课程中的潜隐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物理潜在课程中既潜藏着学术性经验,又包含非学术性的情感等经验。非学术性的情感经验对学生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非智力性因素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智力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且又是以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为中介的。只有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以健康发展,才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

1.运用成功教育的理念,实施教师期望的潜在课程,提高职教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职教生的潜意识中,隐藏着“学习的失败者”的自我意象。他们进入职业学校后,对物理学习常具有松懈、畏惧、泄气等心理障碍。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权威性的谎言,能使学生因老师的期望高低而呈现与期望相一致的差异。所以,老师要恰当地给职教生贴上聪明、有能力的标签,要让他们在老师和家长刻意营造出来的受器重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且能够体验到受尊重、被热爱和获赞赏等积极的情感,从而使他们的成功心态不断加强,对知识的兴趣不断增加,并且能够抱着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中的教学互动过程,使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职教生学习效果的潜在需求

(1)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产生物理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人际环境。只有先构建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设法营造融洽、友好的氛围,使师生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给师生心理上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学生才能因“亲其师”,而乐于“信其道”。这样师生双方就会以饱满的热情默契配合,思维活跃产生智慧的碰撞,充分发挥出激励功能。学生一旦建立学习了兴趣,将“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已”。它可以通过自身特有的影响力,成为激励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因素,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必然提高。

(2)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帮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物理老师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会尊重职教生。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蕴含着的闪光点,这样既能使学生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听课、做实验、完成作业,并在不断的进步中巩固学习兴趣,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提高物理能力;又能使学生乐于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正确评价自己所获得的成绩。教师的热心关怀和帮助,可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和自我教育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更大的学习积极性。

(3)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潜移默化地触发学生物理学习动机。澳大利亚学者莱姆顿研究表明:学习气氛是构成教学的软环境之一,并对学习动机产生很大影响。如果物理课堂学习心理氛围是积极的,将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规律感兴趣,产生深层动机,能注意理解、迁移物理概念,广泛阅读物理书籍,把物理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反之,如果课堂学习氛围是消极的,将导致学生厌烦、害怕学习物理,产生表层动机及表层策略,即一知半解地记忆零碎的物理知识等等,课堂学习变成为机械学习,甚或沦为无效学习。总之,奋发进取、严谨求实的学习氛围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气场”,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生发出持续的学习动机。

三、优化教学环境,开发物理课程潜在因素,促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

1.优化物质教学环境,有利于促进职教生的智力水平发展

物理课程的物质教学环境是由教学中所需实验设备、课桌椅排放、墙壁颜色以及张贴的宣传品、图书资料、电化教学资料和设备以及教学信息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构成的。它是物理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对物理课堂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教室的通风、光线、温度、噪声以及清洁卫生状况等等,都和大脑活动密切相关。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物理课堂是整齐清洁、优雅、宁静的,将使师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学生的注意力易于集中,课堂思维敏捷且学习效率高。

2.优化心理教学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相互学习能力

物理教学的心理教学环境是由物理课堂内部各种人的心理要素构成的一种无形“软环境”,是物理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心理基础。在物理课堂中,交往是必须的学习过程,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安排学生对一些较模糊的问题,诸如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摩擦力是否为阻力、物体重力大小对落体运动的影响等等进行探讨、思辨。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问难质疑,往往能产生认知冲突,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恰当的物理思维或推理将暴露无疑。学生通过交流,集思广益,拓宽思路、超越了单一的思维模式,促进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发展。

3.利用教师的认知风格和教学策略,改进学生的智力活动特征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的感知、组织以及评价信息的独特方式。不同的人处理同件事的策略不同,在于其认知风格的差异。美国学者卡根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独特认知风格,影响其对教学策略的选择。而且,不同的教学策略又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进而形成学生独特的智力活动方式。所以,物理教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特别是道德品质和行为等多种心理成分,必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自学互学、勤学乐学等多种心理成分产生影响。教师的认知特点与风格,影响学生的思维风格,促使学生提高和改进思维品质。教与学双方的智力活动,互相作用制约,相辅相成。由师生共同创建的优良学风和教风,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一旦形成,可作为一种最持久、最稳定的激励力量,激励师生振奋精神,团结向上。

猜你喜欢
职教学习动机师生关系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