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静 于凌云 杨晓雯
所谓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依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从而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为中心转变。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素质优良、技术过硬、单项技能拔尖的技术型人才。
一、技校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设计依据
技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就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面的现有条件,其中包括:
1.学生层次
笔者所在的青岛市高级技工学校,物流专业招收的是高中及高中以上起点学生。这些学生的特点是接受领悟能力强、组织性、纪律性好,在实训学习中能较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物流专业相关的仓储、配送、运输、国际货运代理、集装箱等核心课程都有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并且标明了涵盖的一体化内容、一体化时间安排、一体化实现方案。
3.设备条件
设备条件主要指学校现有的实验室数量,实验室的设备配备数量、实验室教学软件的配备、实验室教学软件与授课教材的配套程度等。
4.师资力量
主要内容包括校内现有一体化教学师资队伍的职称、技术等级,校外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的数量及技术水平,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构成。
5.校外实习基地
其内容主要是合作企业的数量、合作企业的类型、地位,校企合作的方式、成果等。
二、技校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内容设计
科学地设计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内容,要满足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有利于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按照一体化教学开展时间先后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专业认知学习、课堂案例教学、实验室一体化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实战教学。
1.专业认知学习
专业认知学习是指学校在学生开始专业课学习之前,为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参观企业物流管理经营过程的实习活动。在参观前,任课老师要做好方案,让学生明确参观的目的、内容、要求。
2.课堂案例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在设计物流管理一体化教学时,不能取消课堂教学活动或者减少其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而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体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在课堂案例教学中要注意:
(1)科学规划课堂案例教学活动。
(2)在认真分析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课堂案例教学的内容,确定课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体化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课堂案例教学要求教师适当地培养、引导和提高学生的课程设计能力。
3.实验室一体化教学
物流实验室是技校学生进行物流单项技能模拟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场所。实验室一体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把不能在课堂完成或在课堂完成效果不好的教学活动,安排在实验室通过真实或仿真的专业场所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技校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一体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内容安排要围绕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配合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和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学习活动。
(2)实验室实训的目标应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操作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训练为主。
4.校外实习基地实战教学
技校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建立能够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台,在实践中检验其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情况,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必须是专业的物流企业,或者是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以保证学生能学有所用。另一方面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设计校外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在课堂案例教学、实验室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进行实战性操作锻炼的专业平台,进行实战锻炼。
总之,建立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顺应了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升了物流教学水平和层次,对物流专业学生学习物流课程知识,了解物流的各个业务环节,全面掌握物流业务的操作方法,提供了直观实用的教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