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习得——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2009-01-18 06:01
科教导刊 2009年20期
关键词:进展儿童

郭 琼 李 妮

摘要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交叉从而产生了心理语言学,而语言习得是心理语言学的一大研究主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年来作出的成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指出了其中一些有待于再深入研究调查的课题。

关键词儿童 言语习得 进展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1954年,奥斯古特(C.E.osgood)和西贝奥克(T.A.Sebeck)将1951年在康奈尔大学研讨会的文件和报告汇编并命名为《心理言语学:理论和研究问题评述》(Psycholiguistics: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 Problem).此书的出版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一直以来,心理语言学研究有三大主题:第一、言语产生;第二、言语习得;第三、言语理解。其中,“言语习得”不但是心理学和语言学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心理语言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将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揭示该研究的新进展。

2 言语习得研究的进展

言语习得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获得言语,儿童言语发展的过程、规律以及相关问题。一直以来该领域的研究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言语感知的发展;(2)儿童语言词汇;(3)句子的学习及理解;(4)儿童语用发展。

2.1言语感知的发展

对于婴幼儿言语感知发展的研究,国外有比较多的研究,由于研究技术上的困难,不是很系统。就现有对言语感知发展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家长的言语输出和儿童语言习的关系 对新生儿的观察研究表明,父母的语言(尤其是母语)对语言感知有一定影响。尽管出生后的前数月里,婴儿对语音差异的感知不受父母语言的影响,但在1岁前,母语可修正其语音感知。而且,婴幼儿偏爱成人发出的儿向言语,成人的儿向言语有助于婴幼儿的语言习得。

(2)儿童早期言语感知,研究已表明,出生不久就对言语很敏感,似乎能辨认语言(几乎)所有语音区别特征。两个月的婴儿能分辨出表示不同感情的声音,听到友善的声音会微笑,或者是发出舒服的咕咕声,听到责骂声会停止喊叫。2到3个月的婴儿,已能开始倾听周围的声音,如人们的谈话声和音乐声。在3个月会寻找声源,并能分辨音高八度的音。4个月的婴儿可以区分出男声和女声的不同。6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范畴的概念,能通过言语的自然变异来倾听,这是婴儿经验言语知觉的恒定性和发展语言的最起码的一种能力。12个月的婴儿已具备发现和构成单词和句法成份的能力。1岁以内,婴幼儿能对母语的音韵和音位结构进行感知。

之前受乔姆斯基的影响人们只重视早期的语言发展(0~3岁),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儿童后期言语发展,认为这阶段是儿童语言系统的重新组织及再认过程,从而有了不少3~6岁儿童言语感知的研究。谢书书和张积家对3~6岁儿童言语行为的元认知发展进行研究,得结果表明:3~6岁儿童对言语行为和物理发音区分较早,但对于言语行为和生物发音的区分水平普遍较低;3、4岁儿童对语言习得的遗传因素认知水平较低,5岁开始发展,6岁有显著提高;3~6岁儿童对语言习得的环境因素认知水平都较低。

2.2儿童语言词汇

一直以来,心里语言学家们对儿童言语词汇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系统,其中涉及到考察儿童各年龄段总的词汇量及其发展和考察儿童各年龄段各类词的比例及其发展。

对儿童各年龄段词汇量的研究,国内外及不同研究这得出的结论有点差异,美国的伦内伯格1976年在比较儿童的言语发展与动作发展时,曾经指出一岁半的儿童的词汇量多于3个,少于50个,两岁时增加到50个以上,三岁时约为1000个左右。苏联学者对儿童词汇量的研究结果时:三岁时词汇量为1100—1200,六岁时为3000—4000。而我国的研究天津卫生局1979年调查的结果是:1:6—1:9时词汇量为51,1:9—2:0时词汇量为139,2:0—2:3时为343,2:3—2:6时为626,2:6—3:0时为962,3:0—3:6为1231。这几个研究虽然有点差异,但我们可以看出,三岁时是儿童词汇量增长的迅速期。但这几个研究都是上世纪80年代前的研究成果,现很多研究者认为,受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儿童的言语词汇量应该比以前相应的年龄段的词汇量要多,但是笔者还没有查到最新相应的资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对儿童各年龄段各类词的比例及其发展的研究中,有大量研得出结论是名词较动词更早且更多出现,有“名词优势”之说,Gentner最早对儿童早期词汇获得的词类差异进行了跨语言研究,她比较了英语、汉语、德语、日语、土耳其语、卡鲁利语六种语言儿童早期词汇中名词性、谓语性、表达性(直接表达感情,如hi)和不确定性(词形模糊)4种词类的比例,结果发现,6种语言中名词比例都是最高的。但也有不少研究质疑这种观点,Ardif等人在对英语和汉语儿童进行跨语言研究发现,汉语儿童早期语言中动词比例并不少于名词。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儿童一开始获得语言词汇时,名词占有优势,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在语用的过程中,动词能与身体语言相联系,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又能促进儿童动词的运用,所以到后期言语发展中儿童的动词运用也许会多于名词。

2.3句子的学习及理解

对“儿童句子学习”的研究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多的一个领域,已经确认了儿童学习句子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单句、复句。李科凤的研究出结论为:不完整句主要出现在1~1:5岁;完整句阶段:完整句式的准备期(1:5~1:6岁);完整句式的发展期(1:7~1:8岁),句式类型开始多样化,加上了语气助词,并且开始运用副词作为表达意愿的工具。儿童进入完整句阶段后,不断地学习并理解不同的句式,先是简单的主谓句、主谓宾句等复杂的句式,最后能运用复句,在这些句式发展的同时,儿童对被动句、否定句、比较句、兼语句、方位句等等的运用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熟练。像周国光等人的研究发现,被动句产生于主动句之后,且无标记被动句的主要形式,在五岁前儿童被动句约为59.7%。大约在一岁半以后,儿童的语言中出现了一些动词短语句,如:(鞋)掉了,(门)开了等等。

儿童复句的发展显示出儿童语言能力的一大飞跃式的进步。乐守红对2~3岁儿童复句发展的研究得出2岁至3岁儿童语言中复句迅速发展,2岁至3岁的儿童语言中复句的类型中一重复句达在其收集的语料当中有554句,占复句总数的84. 8%。偏正复句表达了较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联合复句比较起来不太能够被2岁至3岁的儿童所理解。所以在本年龄段,偏正复句的发展远不如联合复句。可见2至3岁的儿童复句在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比较简单复句上。

2.4儿童语用发展

儿童语用发展主要表现为学龄前儿童习得和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语言意图或者在一定的语境中达到自己的交流目的的方式。一开始心理语言学受乔姆斯基的理论影响,倾向于把“语言能力”限定于对语言系统的掌握上,而把语言运用排除在外,所以对儿童语用的研究较少。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凯瑟琳·斯诺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美国英语儿童的语言交流行为进行了较大样本的跟踪研究,发现早期儿童的语言交流行为的成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交流行为逐步从模糊到清晰。孩子最初借助于手势与表情以及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逐渐地学习使用语言来表达,并且在3岁之后社会交往倾向和言语行动表现的清晰度越来越高。二是语言交流的类型逐步扩展和增加。儿童的交往倾向类型有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他们的言语行动类型也有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三是儿童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也随着交往倾向和言语行动类型的增加而得到发展,儿童由此更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来产生不同的交往效果。

夏兹和格尔曼发现,当4岁儿童分别向2岁儿童和成人介绍一种新玩具时,其语句的长度、结构和语态都不相同。对于2岁儿童,话语简短,多用引起和维持对方注意的语词,谈话时表现自信、大胆、直率。对于成人则话语长,结构比较复杂,比较礼貌谨慎。对成人所讲的往往是自己的想法,想从成人那里得到信息或帮助。

国内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00年才有了一些零散的介绍性的文章。如陈新仁等,还有刘金花介绍了西方的学龄前儿童语用研究状况和理论,对汉语儿童语用研究的状况、理论和发展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

刘森林通过实验对学龄前儿童语用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实验表明:(1)随着年龄增加,幼童在交流中适应语境变化而调节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逐年增强,但5-6岁幼童的这种语用技能并不完善;(2)同一年龄儿童对于不同的项目随语境变化复杂度的增高;(3)7岁是一个转折期,大多数7岁幼童都能够顺利地调节语言表达方式。

3评价与展望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语言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对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比较丰富的,取得了许多可供后来学者学习和继承的理论观点。但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对于儿童如何获得语言我们不能作出确定的答案。由于现代技术的缺陷,我们还是不能准确而客观的记录新生儿对语言的感知。对于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出现出现“fis”现象和“假失”现象我也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对儿童语用的研究是近十来年开始研究的领域,我们在这方面还比较薄落,语言运用技能涉及到儿童日常生活的交流,习得语言后应该能应用,是比较重要的一块,所以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重视这一领域,从而使我们的儿童恰如其当的应用语言。

注释

刘振前,时小英.国外言语感知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88~91.

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61.

周兢.从前语言到语言转换阶段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心理科学,2006.29(6):1370~1375.

陈杰,Twila Tardif,孟祥芝.儿童早期词汇获得的词类差异.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23~428.

李科凤.幼儿早期语言句式句义发展的个案分析.娄底师专学报,2004.8:77~79.

周国光.儿童语言中的被动句.语言文字应用,1992(1).

乐守红.2岁至3岁儿童语言中复句的发展.盐城师范学报,2006.26(5):87~90.

陈新仁.国外儿童语用发展研究述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38~41.

刘森林.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外语研究,2007(5).

猜你喜欢
进展儿童
金融稳定立法的关键进展与完善建议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2020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April Fool’Day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