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和鸠山

2009-01-18 06:01杨小洁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鸠山国度

杨小洁

时代不同了,永远不要用以前的眼睛看现在的问题。用以前的眼睛看现在的问题往往在看待问题之前已经给自己带上了眼镜,这副眼镜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难道不是愚蠢吗?

奥巴马度假带的几本书被媒体披露后引起民间的讨论,实际上,我想,这未免对一个总统的要求也太高了吧?连度假看什么书都要和前任们做个彻底的比较?

时代不同了,永远不要用以前的眼睛看现在的问题。因为,用以前的眼睛看现在的问题往往在看待问题之前已经给自己带上了眼镜,这副眼镜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怎么说呢,难道不是愚蠢吗?

奥巴马对待中国显然棋错一招,因为他带着主观主义的眼睛看待这个仁厚的国度,他是有着明显敌意的。

中国难道对美国不够重要吗?

为什么奥巴马政府有着难以克制的疑惑和不信任呢,对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的不放心?作为一个对政治没有丝毫兴趣,但是对企业经营有着一定兴趣的人,以站在自己位置的推断而言,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控制和否定,更多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和误会。

当世界两极的时候,第一阵营的苏联代表着共产主义世界,前苏联地跨欧亚两大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及中部。苏联核心地带以俄罗斯为例,这个区域的人类居住环境高寒恶劣,对自然资源的渴望远高于温暖地区的人类种族,所以性格彪悍强硬,从其历史流脉上溯望去,无论是血腥暴君伊凡雷帝、杰出沙皇彼得大帝、尼古拉二世、叶卡特琳娜二世各个都是具有彪悍风格。

在俄罗斯的历史中,从16世纪中叶第一代沙皇到20世纪初的末代沙皇,都不断地向外扩张领土。17世纪末与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与瑞典进行了21年的北方战争(1700年-1721年),打败了拥有强大海军的瑞典,抢占了芬兰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修建了彼得堡(1703年),打开了通往西欧的“窗户”。

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三次(1772年、1793年、1795年)带头瓜分波兰。

1815年沙俄打败拿破仑后,夺取整个波兰。

1826年-1828年对伊朗的战争,夺取了亚美尼亚的一部分。

1828年-1829年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取了库班河以南里海东岸的大片土地。

1878年又从土耳其于中吞并了阿尔达汉及卡尔斯地区。

19世纪中叶,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打败,向欧洲扩张受挫,便将矛头指向亚洲。1856年和1860年,沙俄乘英法联军侵华之机,胁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

苏联的存在无疑令欧洲各国感到莫大恐惧,作为两极的代表的具有雄厚科技水平的前苏联在欧美视野中是写满危险字样的国度。这种恐惧长期质押在他们的国家战略中,经过多次交手、对抗、博弈、纷争,随着时间酝酿成为一种厚重的“共产主义国度恐惧惯性”,苏联解体之后,这种厚重的恐惧症在资本主义固有的傲慢和长期的领先中以惯性方式释放,但是这种释放必须有一个目标,中国成为他们新的目标。

我们当然无法忘记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掠夺,因此我们也十分好理解,已经用暴力掠夺别国成为习惯的欧洲国家对这个亚洲国家的强大有着怎样的恐惧心理。而美国和欧洲的渊源犹如姻亲,既有地域同宗之谊又有血缘上的亲近,尽管欧洲对美国人向来都是以上海人对别地人的白眼相看,但美国人这个后来者的移民国度却似乎不关心这种欧洲的傲慢,国家和国家的利益,地缘血缘的扭结使得美国以保卫者自居。

如果你阅读过费正清的全部文集,如果你看过马克思·韦伯关于中国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分析,如果你看过费正清对中国近代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表现的赞赏和敬仰,你就会知道,美国人,其实,对中国,尤其是当前的中国有着怎样的防备和担心。

那些伟大的历史年代中这个国度伟大辉煌的文明史、社会史、发明史,那些辉煌的帝王事业和发达的商业贸易令他们对这头困倦的雄狮充满疑虑和困惑。

中国人对困难那种可怕的消除信念,对苦难的忍耐,对民族和国家荣誉的热爱,对尊严的向往,对强国大业的渴望,都令外部惊慌失措却必须故作镇静。

当经济危机令整个欧洲悲观绝望之时,欧洲人希望中国人救助他们,中国人以仁厚之心伸出援手,但这并没有消除它们由来已久的恐惧。

奥巴马的纠结在于,他对中国的认识仅仅限于:这是一个可以合作的第三世界新兴市场,而不是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因为他固有的思维限定了他对这种认识的突破,即将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而非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未来的国家和国家的博弈未必是战争的博弈,对于中国美国这样巨大的国家而言,战争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和被渔翁得利,欧洲小国之所以采取各种联盟方式组合正是对大国时代来临的恐惧。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种转变是无法用人力去更改和扭曲的,中国的未来,无疑,掌握在我们之间手中。

被认识,可是是暴力相向,以耳光加强记忆;但认识也可以是另外的方式,例如,绵里藏针和吸星大法需要我们自己拥有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更多是来自于自身的修为而非外部,保存实力,强大实力,增强实力,只有自身拥有足够的资源才能获得需用的资源。

费正清对中国的了解,马克思·韦伯对中国的了解反向推理,我们可以获得美国人眼中我们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正是那个他们主观认为我们应该是的样子——他们认为有些令他们害怕和恐惧的样子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在其中寻找一些强大自己短板的营养和诀窍呢?

日本的鸠山是个贵族,媒体说,他喜怒不形于色,如同铁板一块,你看不到他的表情和情绪变化。

在日本和韩国,所谓贵族,对子女的培养有着极其特殊的要求,例如对情绪的控制。据说,诸如韩国三星大宇等这种庞大企业的掌门人对后代的教育中对基础的部分就是:控制情绪。所以,他们的后辈子孙,哪怕遭受了莫大的痛苦,也不会表现出凋零残败的模样,而是静静如深水,难以目测。

和当初奥巴马上台一样,国人对鸠山报以莫大希望,竟然有大脑进水的人说,鸠山将带领日本追随中国成为中国的“附庸”,我想,说这话的人一定是在吃了大麻以后说的以上观点,否则难以解释其大脑究竟进了多少水。

鸠山的政治业绩我们看到的并不多,但是从其对待感情的执著上去看,这个可以将朋友妻子变成自己妻子的男人绝对不是多情善感的种族,相反,他对婚姻和鸠山幸子的执著恰恰说明,这是一个极度自我的男人。

而这种将情绪控制当成日常训练的贵族阶级和对自我利益滴水不输的个性,结合其家族种姓和国属地位而言,他对日本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情感未必低于其他日本历届领袖。

那么试问:这样的人,能容许他领导的国度成为附属或者附庸吗?

如果,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政治已经掺杂了太多的经济,能源等等利益,需要更为精妙的博弈,而鸠山的出现,也许正是在昭示一个事实,他们发觉自己的国家领导者已经难以胜任与当前中国领导者智慧的博弈,所以,他们需要更加高级的高手出现,鸠山是不是这样的高手呢?

我们静候其变。

而中国领导者的问候善良中蕴含的智慧令人赞叹,温总理对鸠山的问候简洁精练,却足以表露出中国领袖们内蕴的强大智慧。

我们有强大的中国文化,当暴力日益不被当成第一过招手段的时候智慧则成为重要的“火力储备”,显然,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优势来了!

外柔内刚、外圆内方、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这些古典思想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外交辉煌。

中国精粹文化道家思想中的连绵不绝的“道”之济济,也将在这个时代充分体现。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而我们当前的这届政府班子其智慧和应变能力,总是让惊叹过后再惊叹。

今天看到温总理给香港一位年逾90岁的教育家的亲笔书信,短短几十字,但漂亮的小楷中所蕴含的扑面而来的文化芬芳充分彰显着其人内涵中的强大“功力”。

中国的正版文化和被日韩所学所用的被他们用来博弈的“山寨版”中国文化,此番总算是要分出“真伪”了。

生于这个时代,感受智慧的搏击,我们何其幸焉?!

下一个章节的中美和中日,将有更加精彩的智慧过招。

不信?

嘿嘿……

等着看吧!

猜你喜欢
鸠山国度
法老的神秘国度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职业选择
巨龙国度
水果的灿烂国度
粉钻·情缘
鸠山误解成语引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