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之我见

2009-01-18 06:01李旭涛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诗风诗作李清照

李旭涛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诵读古诗词对于深刻理解作品、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有很大的作用。但很多情况下,学生在面对古诗词阅读的时候,只停留在对诗歌表层意象的感知上,难以进一步探究诗歌的深层内涵。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古诗词教学的认识。

一、联系背景,把握风格

古人提出的“知人论世”非常精辟,阅读文章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不管是散文还是诗词,如果不能对作者创作的背景和目的有所了解,那对文章的理解只会停留在表层意义上,就不能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性格品质及创作经历。每位作者都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反映出自己的人生感悟,折射出他们的性格品质,这与他们的经历、性格息息相关,并由此形成不同的诗词风格。如杜甫,因为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使他看到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触动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李白多游历、有大志,生性豪迈,又一生傲岸,经历坎坷,所以,前期诗风多飘逸,入长安后豪放中则透着失意的幽愤和沉郁;苏轼是一代大家,却在仕途上三起三落,表现在诗风上就是前期的“大漠长天挥洒自如”,中年至老年的淡泊旷达;其他如王维的恬淡、陆游的悲愤、李清照的闲逸与愁苦,都是其人生际遇和品格的折射。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以便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而写的,也就是作者的创作目的,从而去理解诗词主题及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特定的情感。如学习杜甫的《春望》,就要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以及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就要让学生了解唐玄宗后期奸臣当道的政治局面。这样才能更深层次地把握诗风,理解主题。

二、诵读体悟,整体感知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确,诵读是阅读古诗词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多读、熟读,对内容了然于心,是理解古诗词的基础。诵读也要讲究方法,不能单纯为读而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准确流畅地朗读,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如对整首诗情感基调的把握、诗句节奏的划分、词语朗读的轻重急缓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放开读、大声读,尽量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去读。如果和作者形成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就能对作品形成一种整体认识,提升语感。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阅读。横向阅读是让学生了解与所学作品在主题、表达情感或表现手法上相近的其他作品。如李煜的《虞美人》,这是一首抒亡国之痛、家园之思的词,我讲这首词时问学生,你们觉得写得最经典的句子是什么?学生回答一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把“愁”比作滔滔不绝的春江水,不止不休。于是我又向学生推荐了其他写“愁”的词作,如李清照的《武陵春》、《声声慢》,李煜的《相见欢》。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让学生去收集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如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让学生去比较、感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作品。

纵向阅读是让学生在学习某一个作品时,更多地去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诗作,对诗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作。如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时,我让学生收集她不同时期的词作,如《如梦令》、《怨王孙》,这些是她前期的作品,表现少女无忧的生活,轻松而欢快;《武陵春》、《声声慢》是她后期所作,抒写的是国破家亡之痛,凄凉哀婉。这样前后诗风、主题的对照,更能理解《醉花阴》的“愁绪”了。

三、品味语言,感悟意境

诗词的语言特点是形象和凝练,极富表现力,往往一词一句就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展现一个生动的细节,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我觉得品味语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词语的运用

古人很讲究诗作语言的锤炼,往往“着一字而意境全出”。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名词用做动词,着一“绿”字而尽显春回大地的欣欣向荣;又如“闲敲棋子落灯花”中,一个“敲”字就把作者久候而客不至的焦躁情绪表露无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我们读诗就要抓住诗眼,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

(二)诗词的声韵节律

诗词的韵律最能直接表现诗人的情感,也最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情趣。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大量的使用叠音字,使其怅恨之情、郁闷之怀溢于言表,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到声情的感染。

(三)运用再现想象,把词作内容立体起来

古诗词很讲究形象,一个词语往往就展现一个生动的细节,一个词语往往就描绘出一幅色彩瑰丽的画,所以我们在教学生感悟诗作时,多引导他们抓住这样的词语,进行再现想象,勾勒出诗作描摹的画面来。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并列用了九个名词,却组合成了一幅萧瑟悲凉的秋景图,传达出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细草微风岸,危蔷独夜舟”等。阅读这些古诗词时,引导学生捕捉词语,激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就能深层地理解诗人所传达的情感了。

总之,指导学生反复品读、咀嚼,运用已有知识,沟通自己与诗人的情感,那对古诗词的理解就不会很难了。

猜你喜欢
诗风诗作李清照
梁潮诗作《水里边》·源清书法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喝醉的李清照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李清照改嫁辨证
学苑诗风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
论贾岛与唐宋清苦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