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 慧
建立中国蕨类植物分类新系统(1978年)
中科院植物所秦仁昌在本年《植物分类学报》第16卷发表《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建立起中国蕨类植物分类新系统。这一成果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建成325米高的气象铁塔(1979年)
1979年8月23日,大气物理所在北京西郊新建的高达325米的气象铁塔正式投入使用。它的高度在当时仅次于美国的两座铁塔,是亚洲最高的专用气象铁塔。塔上设有15层平台,安装有多种测试仪器,可以进行全天候、连续、同步的遥测。
东亚大气环流成为中国天气预报业务模式(1980年)
大气物理所与中央气象台、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合作建立“联合数值预报室”,将东亚大气环流等研究成果发展成国家气象局的业务预报模式。1982年,中央气象台作出72小时数值天气预报,结果表明,对中、高纬度西风带环流形式演变具有一定的预报效果。1987年,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获得成功(1981年)
1981年11月20日,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获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的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由中科院生化所、细胞所、有机所、生物物理所、北大生物系和上海试剂二厂等单位组成会战组,历时13年努力取得的这项成果,1983年5月在《中国科学》B辑全文刊出,国际同行给予高度评价,该项成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人工合成天然青蒿素(1982年)
青蒿是中国传统治疟药物。1973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等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出优于氯喹的抗疟新药青蒿素。1976年,上海有机所、中医研究院和生物物理所合作,通过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方法,解决了青蒿素的化学和空间结构与绝对构型问题。1979年起,上海有机所开始研究天然青蒿素的人工合成。科研人员经过大量试验,终在当年完成天然青蒿素的人工合成。这项成果及后续工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研制成功“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1983年)
为了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大型科学、工程计算问题,中国开始自行研究试制大型向量计算机。1975年11月14日“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通过国家鉴定。中国以往研制的计算机均为标量机,“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大型向量计算机。向量机在运算速度上比标量更快,更适合演算数据量大的大型科学、工程计算问题。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提出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1984年)
在1984年召开的国际微分几何与微分方程北京讨论会上,我国学者冯康首次系统提出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从而开创了计算物理、计算力学与计算数学之间的一个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前沿领域。该研究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后,辛算法在天体力学、弹性力学等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发现与研究(1985年)
1985年11月,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等在中国《古生物学报》上发表论文《纳罗虫在亚洲大陆的发现》,将其在云南地区考察中,于澄江帽天山页岩系中发掘出纳罗虫动物化石群命名为澄江动物群。这是当代古生物学上一项重大发现,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特等奖。
国内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1986年)
1986年12月16日至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通过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组织的评审验收。该实验室瞄准国际上分子生物学发展方向,从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以阐明生命现象的奥秘。这也是中国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成“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1987年)
“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于1987年6月27日在上海光机所通过国家鉴定。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高功率钕玻璃激光装置,“神光”由激光器系统、靶场系统、测量诊断系统和实验环境工程系统组成,输出激光总功率达1万亿瓦,激光时间只有1秒钟的十亿分之一到百亿分之一。该装置为进行激光核聚变新能源研究及其他多种物理研究提供了重要实验手段。本项目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1988年)
1988年10月16日上午5时56分,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首次对撞成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能加速正负电子束团使其产生对撞,并可用大型探测器进行实验研究。10月22日,大型探测器调试成功,首次得到了宇宙线径迹。至此,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宣告建成。
研制丙纶级聚丙烯树脂(1989年)
在化学纤维5个品种涤纶、锦纶、丙纶、腈纶和维纶中,只有丙纶是中国自行研究开发成功的。中科院化学所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大量研究,掌握了“丙纶稳定纺丝新工艺”的关键技术,并最终开发出一系列用化学降解法创建的流动性聚丙烯纺丝专用料。新产品的纺丝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的水平,为中国的丙纶工业奠定了基础。本项目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研制成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1988年、1990年)
中国先后两次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气象卫星的核心探测仪器是扫描辐射计,迄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先进国家能够制造。上海技术物理所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研制成功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从900公里外高空的卫星上,向地面发回了高质量的夜间红外云图。这标志着中国的遥感卫星技术已经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建立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方法(1991年)
粮食收成的预测,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在国际上已发展为边缘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陈锡康等人深入研究了12类因素与粮食产量的函数关系后,提出了社会经济技术产量预测法。在1980~1991年的12年间,平均预测误差为1.4%,预测提前期均为半年以上,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合成铂202、汞208和铪185三种新核素(1992年)
各种不同的原子核统称为核素。探索新核素产生的途径,研究它们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应用前景,是当代核物理和核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上海原子核所和兰州近代物理所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并鉴别了铂202、汞208和铪185三种新核素。这是中国科学家在远离稳定线核的合成和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红外自由激光(1993年)
由高能物理所谢家麟等承担的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经8年工作,于1993年5月26日成功地實现了红外FEL振荡激光,并于12月28日凌晨顺利实现了饱和振荡。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西欧之后又一个利用直线加速器获得红外自由激光的国家。
研制成功潜深千米的自治水下机器人(1994年)
中国第一台潜深1000米的无缆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由沈阳自动化所等单位研制成功,其整机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最先进的同类水下机器人的水平,其中水下平台回收技术属自主创新。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水下机器人技术正在走向成熟。本项目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1995年)
1995年5月12日,由计算所研制的“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级鉴定。它是面向大规模工程计算的一类巨型计算机,可以扩展为由成百上千台处理机组成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实际运算速度每秒15.8亿次,内存容量1024兆字节。该项目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首次合成镅235(1996年)
镅的同位素链有16个核素,从镅232到镅247,尚存在着镅233、镅235和镅236三个未知环节。近20年来,世界上一些著名核物理实验室都努力接续这些环节,但一直未获进展。8月,由近代物理所和高能所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并鉴别出新核素镅235,使中国新核素合成与研究进入另一个重要核区——超铀缺中子区。
在海拔7000米处钻取出最大冰芯(1997年)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宣布,中美希夏邦马峰冰芯科学考察队,在海拔7000米处的达索普冰川上钻取总长480米、重5吨冰芯样品,且安全运回兰州。创下钻取冰芯样品世界之最的壮举。对冰芯样品的研究,可为揭示青藏高原过去2万年的环境变化过程,逐年追踪过去2000年间的西南季风变化过程,以及为预测预报未来青藏高原环境与气候变化提供丰富的资料。
制备成功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1998年)
中科院物理所成功制备出长达2~3毫米的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并实现了利用常规试验手段测试碳纳米管的物理特性。该研究成果在1998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后,引起科技界的关注,认为这是首次将碳纳米管的长度提高到毫米量级。
我国推定出夏商周三代纪年(1999年)
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7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3年的多学科协同攻关,推定出夏商两代的分界点在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商周两代的分界点在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1020年之间。
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2000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稻选育研究”,由江苏省农科院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合作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获得大面积推广,经专家验收,江苏、湖南共有14个百亩片和3个千亩片实收亩产超过700公斤。这一成果对保障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率先绘制完成(2001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率先在中国取得突破:中国科学家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完成了所承担的染色体区域测序任务,在6个参与国中率先绘制出完成图。与草图相比,“中国卷”完成图的覆盖率从90%提高到100%,准确率从99%提高到99.99%。
初步掌握当代CPU关键设计制造技术(2002年)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1號CPU,装载此颗“龙芯”的第一台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服务器——“龙腾”也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中国信息产业的无“芯”历史。该枚芯片包含近400万个晶体管,实测定点与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均超过每秒2亿次。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2003年)
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着陆。
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2004年)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曙光公司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共同研制的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0万亿次的曙光4000A系统,11月15日在上海正式启用,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10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青藏铁路全线铺通(2005年)
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
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2006年)
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2006年9月28日在进行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成功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表明世界上新一代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EAST装置集全超导和非圆截面两大特点于一身,同时具有主动冷却结构,它能产生稳态的、具有先进运行模式的等离子体,国际上尚无成功建造的先例。EAST的建设使中国聚变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受到国际聚变界的高度重视。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07年)
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活动的又一个里程碑,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神舟七号”漫步太空烙下中国印(2008年)
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出舱活动,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达到高潮,是中国朝着建立空间实验室和较大规模空间站这一长期目标迈出的又一步,中国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进入“太空行走俱乐部”。
(摘编自报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