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互补性研究

2009-01-15 09:03
文学与艺术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文学艺术视觉艺术意象

陈 文

【摘要】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相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视觉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将视觉的客观形象通过主观的概括加工,仍然用视觉的形象表现方式表达出来,最后以一个具体的、可视的视觉艺术作品面对观赏者;而文学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作者运用抽象语言文字符号和文学表达技巧等抽象工具,将视觉所见到的客观形象或者自己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意境,以文学作品的方式做抽象传达。文学艺术形象是经过读者的文字阅读在头脑中通过联想、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而获得的潜在形象或意境。视觉艺术形象和文学艺术形象的差异造就了两者之间的互补。文学表达方式可以补充视觉表达,反之视觉表达也可以为文学表达提供视觉形象参照。

【关键词】视觉艺术;文学艺术;意象;差异

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都源于艺术家的心灵意象,他们的起点是相同的。但是从以上视觉艺术形象和文学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欣赏方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首先,在形成过程中采用的是不同的媒介。视觉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视觉元素,利用颜色、形体等因素的组合创造有悖于原始自然状态的具体视觉造型来传达;而文学艺术形象是通过文字这种抽象性的语言符号,经过阅读而在脑海里形成的,本身更具有思维成分的参与。

其次,在欣赏过程中,由于视觉艺术形象的传达过程的具象性,导致其欣赏过程是在直接的视觉感受过程中完成,有明显的直接感受的特性,是直接的观看过程;而文学艺术形象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以各自的想象力去领会,其魅力来源于在头脑中形成的潜象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它相对于直接的观看多了一个理解和想像的程序。

在这种差异中,我们更有必要区分的是在欣赏视觉艺术形象和欣赏文学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因为生活中长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使我们比较习惯性地用文字理解的方式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在认知过程中,基本以接受到讯息然后在脑中进行一个思维和认知的过程这种方式来形成理解。而在视觉艺术形象欣赏中,更注重的是直接的视觉感官的感受,此时是否有良好的直接视觉感受力更加重要,而一般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影响但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艺术欣赏和批评来看,艺术家是将心象外化为艺术形式,而读者历经的心理过程则相反,是从作品一路而上直溯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并按照自身的经验理解描述出深层含义。但文学欣赏在读者头脑中催生形成的潜象不具可视性,而视觉艺术欣赏则需要读者用眼睛感受、读取图像的图形和色彩形式,是充分可视、直观的。文字语言方便传达,结构组合弹性自如、可繁可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形式;图像语言关照视觉感官,具有直观性和具象性特征,但对概念和逻辑的传达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传达方式和途径的不同,两种方式各有传递过程的信息缺失现象,二者也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

文学家在描述一件视觉艺术作品时,也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文字阅读产生的效果,依然无法在视觉欣赏中获得,而视觉欣赏产生的感受也同样无法在文字阅读中感受,这就是文学和艺术不能互通的部分。因此某些艺术品为了完整表达而使用了书画结合的方式来互为补充。“……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此处对比的是诗和画这两种艺术形象,诗属于文学艺术形象,画属于视觉艺术形象。可见两者存在的互补性早已被认识。此种互补性也很早就被中国人运用在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上。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诗与画共同成为体现中国式哲学的典型表现形式。中国画的艺术表达建立在中国文人墨客对于生存哲学的理解基础上,此哲学谓之“道”。因此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 张璪),将画面的表现重点放在画家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和修养上,由内观外。中国画从一开始就没有严肃追究所描绘物像的形体精准,而是“道法自然”,追求画面对“境界”的表达。由于研究画的阶层均为上层的文人士大夫,于是书画在中国画中是不分家的,文字作为款识与画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在大多数的中国画中,款识都起到了对画面的补充作用,人们在欣赏国画时,同时通过对款识的解读,进一步理解画者的画中之意以及画外之意,包括作者的心境、观点等等的认识。而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很多能写擅画的文人,有名的诸如唐代的王维,他的诗家喻户晓,而从他对于诗和画这两种形式的表达上来说,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

如《王维诗意图》,取的就是他诗中“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这两句诗。画面事实上表现了深山中、泉水边、老松下的清幽生活场景,而这两句诗将画面之外的含义点出,提示观者画面中更深的一层意味,体现出画家向往一种隐居生活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郑板桥的《竹石图》中,描绘的是生长在岩石旁的几棵瘦竹,画面上比较特别的是,在石头上题了款识,写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在这幅画作里,文字不仅补充说明了画家本人的个性,让人了解这幅画的深层精神内涵,也对于画面的构图起到了填补改善的作用,让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从国画例子中可看出,中国人追求的画面效果并非完全写实的风景人物,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视觉体现。这种追求体现在视觉造型艺术形象上,是抽象而又具体的。文字和图像都属于宣扬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这两种表达方式既有各自的差异又能互相补充。由这种“图文并茂”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看,中国人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文字和图画的差异,并且加以利用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 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 《齐白石谈艺录》王振德 李天庥 编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 《美学是什么》周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5] 《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6] 《文学学导论》瓦 叶 哈利泽夫 著 周启超 王加兴 黄玫 夏忠宪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猜你喜欢
文学艺术视觉艺术意象
陈科磊、路畅、吕金鸿、于孟祺作品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脱下工装 你也可以是诗人
爱“拼”有奇迹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导向
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