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体构成教学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图片、投影、多媒体、实物等教学手段。具体谈到立体构成的教学内容,在项目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若干项工作任务,并告知学生造型设计的目的和产品造型生产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去选择相应的方案。如陈设艺术品《翔》的设计制作、实用器皿《果篮》的设计制作、柱灯的设计制作、吊灯的设计制作、立体主题贺卡的创作、结合装饰设计中相关知识设计制作《别墅》模型一座(主要功能区的陈设齐备)等……并且通过材质的限制就将从前的线材组合、面材组合、块材组合、综合造型设计等主要内容贯穿其。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材料;立体空间;技能
如今,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已成为新世纪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主流。艺术与科学的整合已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趋势。构成设计课程,伴随着艺术设计教育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构成艺术设计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我国,当时给艺术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对艺术设计教育或是对人们的生活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立体构成便是包豪斯“三大构成”教学体系中的一员。在职业类院校的项目化模块化教学的设计中,我们重新审视着这有着固定的模式的构成教学,在当前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实践。
三维空间内立体造型构成就是立体构成,它是建立在二维基础上的。二维设计基础是通过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通过二维的学习和研究,学生此时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画面表现能力和色彩理论知识,为从平面到立体这一跨越打下了基础。如何引导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激情,将其转化为创作的原动力,让学生有足够的“想象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表现力”必不可少。 “想象力”是进行空间立体造型研究的前提,就艺术创作而言,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是指利用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表现力”是实现自我意念表达的手段 。表现力简言之就是指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人的感情、情绪、激情的能力。它决定了一件作品的存在价值及对受众的影响。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研究立体构成的主要任务,就是揭示三维空间内立体造型构成的基本规律,归纳与阐述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三维设计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概念,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以动手制作为主,辅以基础理论,并结合设计进行教学。三维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探求形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形式语言,表现要素和组合规律、形态变化,用纸、木、板材、泡沫等作为主要训练工具,培养和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为本专业的后续学习室内设计课程做准备。通过三维设计基础的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形成良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巩固拓展已学过的平面构成知识,逐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直接运用到室内设计等方面。
立体构成教学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图片、投影、多媒体、实物等教学手段。具体谈到立体构成的教学内容,在项目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若干项工作任务,并告知学生造型设计的目的和产品造型生产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去选择相应的方案。如陈设艺术品《翔》的设计制作、实用器皿《果篮》的设计制作、柱灯的设计制作、吊灯的设计制作、立体主题贺卡的创作、结合装饰设计中相关知识设计制作《别墅》模型一座(主要功能区的陈设齐备)等……并且通过材质的限制就将从前的线材组合、面材组合、块材组合、综合造型设计等主要内容贯穿其。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立体构成课程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习者在实际创作和动手制作的过程中,针对性的补充一定的立体造型设计的方法和法则,讲解立体构成设计中多种基本和常用的表现手法,提升对立体构成设计审美规律的认识和领会,并且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将平面、立体和色彩构成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开拓学习者的思路,增强立体的、形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练习、体会如何将所学的概念性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灵活使用在对三维空间的塑造中。并与专业的设计课题相结合,真正转化为自己进一步钻研和发展专业的资本和基石。
立体构成是在一定空间内产生的,那么在空间范围中所存在的物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立体形态。立体形态的建立是由点、线、面、体、空间、色彩和肌理等基本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组合而成的。立体形态要求对形、色、质、心理效能作探求,同时也要对材料的加工工艺、物件的功能性做进一步的探求。通过产品功能方面介绍,让同学进行功能创新设计。在具体的形态构思上,要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教学要求学生对产品的形态造型进行构思制作,但必须要求学生了解产品的使用功能、所使用的范围、产品必须具备的内部功能,才能构造其结构和形态。同时,产品必须具备外部造型美的形态。只有这样才能同时满足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要求。在教学上必须让学生做到:①具有灵活的、富有弹性的、独创的造型构思;②对立体空间具有敏锐的艺术感觉;③掌握多种艺术表现技巧。
优秀的造型设计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这并非只是简单的技术加艺术。产品的设计必须满足功能要求,合理选材和加工,造型结构和造型细部的艺术处理,它们构成统一的整体。?在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材料选用合适才能体现造型的效果。同时作为练习用材应选择容易加工的材料。如纸、一次性竹筷、铁丝、KT板……构成训练的材料与实际生产的材料相比较,只是模拟的性质,主要以手工加工方式进行,有些直接具备使用功能,有些则是模型。当然,这只是立体构成的基础训练,并不能取代材料工艺课程。
教学的关键是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学习活动,让学生从抽象平淡的形态造型组合中解脱出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立体构成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结合专业设计课的内容,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设计造型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卢少夫.现代立体构成技法[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 [2] 《三维设计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二维设计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劲松,女,本科学士学位,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