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珍
摘要:本文首先罗列了在地方理工院校教授建筑历史课程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对此作出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历史;教学
在我国学科体系中,“建筑历史”与“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等二级学科构成了“建筑学”这个一级学科,而且“建筑历史”还有成为一级学科的发展趋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建筑历史的重要性学术界也多有论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遭遇了许多困扰与尴尬。
一、建筑历史教学碰到的问题
首先,建筑历史沦为“附庸”。虽然,建筑历史是与建筑设计平行的学科,但在以设计为主的本系建筑学专业计划中,与建筑历史相关的课程很少,仅有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古建筑测绘及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四门课,课时少,且多集中在高年级,这与其他一些院校相比相去甚远,明显沦为设计课程的辅助课。这就导致许多应该讲的内容无法涉及到,比如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与外国现当代建筑史等。同样的,学生也大都注重设计技能而忽视理论知识,误认为在学校仅仅是为了掌握某种专业技能,除此之外的课程只是点缀。而且,学生们认为建筑史的教学与设计实践脱节,所学建筑历史知识对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帮助甚少,因而也就缺乏学习建筑史的积极性。
其次,缺乏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全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许多图示展现,但基本上还是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课程之间缺乏交流。目前,本系建筑史类的课程与设计课程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主要原因是课时太少,史类课程设置太过单一,而建筑历史的教学内容又十分繁杂,无法再在有限的课时中增加设计环节。而一些设计课的老师认为建筑历史课程可有可无,甚至一些老师还告诫学生不要太注重理论,不切实际,这也使得交流的前提首先就被掐断。
最后,课程作业与期终成绩评定方式过于单一。目前,建筑史的作业主要是描图,虽然能暂时让学生对建筑构造与平面、立面组成有一定的了解,但过程过于呆板,缺乏创造性,学生忘得也快。期终成绩主要是依据期末考试(70%)与作业成绩(30%),在一定程度上,考核的是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相应对策
(一)要让学生明确建筑史的教学不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以往的建筑成就、建筑构造和类型,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对我们建筑学专业而言,作为一门将各项专业技术综合运用的实践性学科,建筑由图纸上的线条最终化为现实的过程,正是一名建筑师与社会互动、协调、最终达成妥协、实现目标的过程。其间,设计理念单向度的演绎体现了专业技能的弹性与张力,是一个发散与创造性过程,是由建筑师到社会的;建筑由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是社会现实条件对设计理念的调节与修正,是由社会到建筑师的。只有完完整整并且较好地实现这一互动过程,一件建筑设计作品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一方面,我们体会到鲜活的思想与创造得到了实践,体现了建筑师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发挥其结构功能造福社会,体现最终的人文关怀,这样的作品才真正有可能成为成功的作品。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议学习老八校的一些做法,分解建筑历史课程,从一年级就开始开设建筑历史概论的课程,从通史的角度介绍建筑史,介绍建筑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既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也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建筑历史的重要性的认知。二年级可以逐渐开设中、外古代建筑史课程,介绍中外建筑的技术,并从断代史的角度注重专题研究,以使得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建筑的实例,掌握其设计理念与手法等。三年级可开设中外近现代建筑史与建筑名作赏析等课程,让学生对近现代中西方的建筑思潮有充分了解,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四年级以上可开设乡土建筑与设计等课程,尽可能增强与设计课程的交流与配合,有意识地培养设计中历史向度的思考,要求学生用所学建筑史上的形式元素和现代创作手法进行构思设计,这有利于学生去独立思考当代建筑如何延续脉络和更新传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同时,将古建筑测绘实习作为课堂的必要延伸。我们将古建测绘安排在学生修完中、外建筑史的大四上学期,它一方面锻炼学生实地观察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实地空间的尺度感,一方面掌握现场记录和测绘的方法。这种对于古建筑第一手的直观的印象和文字、图形的记录,是对课堂理论学习的必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补充。而且通过这一动眼、动手的过程正好弥补了学生对实际尺度概念模糊不清、实体空间感受不足、对材料和结构感性认识缺乏的缺陷。这些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通过建筑测绘过程,往往也能调动学生对于乡土建筑、历史建筑的热情和关注,从而为他们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教学课件,增加上课的趣味性。在现有的图文有机结合的Powerpoint的基础上,还可利用先进的三维软件,用可拆卸的模块演示建筑构成和具体构件的做法,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掌握古建复杂的构造很有帮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增加文化史、社会史、思想史的相关内容,既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建筑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增强其人文关怀。
(四)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可在建筑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一二个专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论文,集体讨论,展示成果,在共同的探讨之中不仅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的沉闷气氛,能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建筑文化的兴趣,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嘴巴不会讲”的状况,训练他们的专业口头表达技能,提高其理论水平,这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设计构思能力与展现其作品的能力。
(五)督促学生课内做好笔记,课后阅读参考书籍。建筑历史内容庞杂,而课时不多,能讲解的内容有限。但相关参考书却是不少。这就要求学生课上做好课堂笔记,课后根据讲解内容阅读教材及参考书,整理笔记,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课程内容,而且培养了自学的能力。但从现状看,学生们阅读量太少。平时忙于赶绘课程设计图纸,教科书来不及读完,参考书一翻带过甚至根本不看。这一点可以督促学生撰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心得来解决。
(六)让作业与成绩评定方式更为多元化。除了让学生描图与写读书笔记之外,还可以选取一些典型实例,通过模型制作对该建筑及其所代表的风格有较深的体会;同时通过成果介绍和展示,学生能相互受益,还加强了彼此间的合作和协作能力。但这种方式成品制作时间长,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进行,所以可以考虑让学生利用电脑技术进行模型解析、图形对比解析和古典建筑模块设计等,这样,学生可以深入研究和琢磨建筑,了解古典建筑的形式组合规律,掌握使用电脑来进行设计的方法,一举多得。当然,这在实际实施当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
通过以上的种种思考与对策,笔者希望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当然这需要各方力量的协调与配合,最终结果仍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万煜敏、吴百衡.当代“中国建筑史”初探[N].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18(3):62-63.
[2]邱枫.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思考[N].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17(4):486-488.
[3]胡斌、陈蔚.新时期建筑历史理论教育继承与创新思考——重庆大学“中国建筑史”精品课程建设[C].2009年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270.
[4]吕海平、王鹤.建筑史课外作业的多元化设计[N].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