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期的人际交往探析

2009-01-14 08:11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人际交往

蔡 静

[摘要]在职业适应期内,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期内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人际交往 职业适应期

[作者简介]蔡静(1971- ),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指导。(江苏盐城224002)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72-02

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进职场,开始了社会化的历程。在由求学者向劳动者转化的过程中,大学毕业生既存在适应的一面,也存在不适应的一面,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积极发挥其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根据职业的性质和外在需要,对自身的特点进行评价,对职业行为进行自我调适,并努力达到自我与经验的相互一致,这实质上是大学毕业生通过不断调整和改变以期达到与职业相适应的一个阶段,此阶段即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期通常为三年。当然,职业适应期时间的长短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刚进入职场,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苦恼,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来自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是要靠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期的影响是何等的重要。

一、人际交往对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期的意义

1.信息交流功能。人际交往的过程是彼此交流信息、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大学毕业生刚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对职业还处于一个不断摸索和适应的时期,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充分利用人际交往的信息功能。良好的人际交往可帮助大学毕业生认识更多的人、交流更多的思想并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大学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缩短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期。

2.心理保健功能。作为社会的成员,每个人都有归属与安全的需要,处在职业适应期的大学毕业生尤为明显。大学毕业生刚进入职场,周围环境陌生,难免会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很容易产生惆怅心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帮助大学毕业生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在心理上感受到他人的关爱。反之,如果大学毕业生的人际交往失调,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容易导致焦虑、抑郁和精神紧张,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

3.个性完善功能。大学毕业生刚开始其职业生涯,对职业中的自我个性还不完全了解,这就需要与他人交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以及了解自身能力的高低,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完善自己的个性。同时,通过人际交往学习,将他人良好的行为方式、态度、价值观念及品质等吸纳过来,也将有利于自身形成良好的个性。

二、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期的不良人际交往表现

1.不敢交往。大学毕业生从熟悉的校园环境进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接触的都是陌生的面孔,大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在与领导、同事或客户等人交往时,往往不能坦然地表现自己,心里觉得非常紧张,显得手足无措、面红耳赤等,与人交谈时也不敢正视对方的目光,甚至会语无伦次、词不达意。

2.不愿交往。有些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刚刚参加工作,和周围人相比,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感觉不如别人,怕别人轻视自己,遇事总是回避退让,缺少与人交往的愿望和兴趣,这样就容易造成心理上相对孤僻而又特别敏感,做事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人交往。

3.不善交往。大学毕业生刚走出校门,说话做事难免会有一些书生气,对职场中复杂的人际交往缺乏应有的技巧,在与领导、同事沟通时,不注意交往的分寸和尺度,不能很好地利用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在就职伊始就乱发议论,在劝说、批评和拒绝他人时也不讲究艺术,从而影响了进一步的人际交往。

4.不利交往。有些大学毕业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注意交往的原则,开玩笑不分场合,不懂得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而出言粗鲁,自认为是天之骄子而孤芳自赏,歧视和嘲笑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甚至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同事,遇事不懂装懂却夸夸其谈,这些表现都有损于自身形象的塑造,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的人际交往。

三、对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期不良人际交往的分析

1.主观因素。当前大学毕业生多是独生子女,其成长的环境相对比较狭小和封闭,生活上长期的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自我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应对挫折的能力比较差。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团结协作能力差。这些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期内,一旦出现人际交往的问题时,就会习惯性地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也就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处处碰壁。另外,由于职业意识淡薄,在角色转变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人际交往心理和技能准备,当身份、职责等发生变化时,没能很好地意识到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应随之改变,忽视了对社会中复杂人际交往的了解和探索,对出现的人际交往障碍不能冷静地分析并努力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毕业生易产生人际交往的不协调及职业的不适应。

2.客观因素。当个体习惯于某一个活动环境时,变换一个新的环境便会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大学毕业生从熟悉的校园环境转换到陌生的职业环境,人际交往的对象在语言交流方式、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活动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是造成大学毕业生人际交往不良的客观原因。在校园环境里,大学毕业生建立的主要是一种同学和师生的人际交往圈,在交往中大家涉及的话题也主要是学习、生活等方面,互相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没有太多的顾忌,言语行为随意性较大,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和谐的人际交往。而大学毕业生进入到职业环境里,人际交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同事交往、上下级交往等,通常会涉及个人经济利益、职位晋升、社会地位和声誉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这些人际交往变得较为微妙和复杂起来。因此,大学毕业生由于环境的差异而对人际交往产生不适应性也是在常理之中的。

四、对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期的人际交往思考

1.高校要重视对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当前高校虽然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但职业指导工作基本都停留在表面,如课程内容设置过于陈旧,与现实的职业需要严重脱节;在教学模式上过分偏重基本理论的讲授,轻视或忽视应用性的训练;在教学计划上对社会实践环节重视不够,致使学生不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势和相关的职业需求。有一项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的调查,其结果显示,在“你认为找工作时对自己特别有帮助的教育内容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上,有41.98%的学生选择了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远高于专业能力训练(14.9%)、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17.5%)和心理素质教育(17.5%)的比例;在“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上,选择社交能力的比例最高为34.8%,其余为基础知识(4.6%)、操作技能(25.9%)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8.8%)。因此,高校应重视加强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多开展与人际交往相关的辅导与训练,多加强对实习、见习工作的组织与指导,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适应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2.用人单位要提供对毕业生职业适应的支持。大学毕业生良好的人际交往不仅对个体自身的职业适应有利,对用人单位也是有大有裨益的。它可以使用人单位内部成员之间齐心协力,增进团结,从而有利于组织文化的建设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大学毕业生毕竟刚走出校门,还不完全了解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在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时可能还略显稚嫩,这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作为用人单位而言,应对大学毕业生的人际交往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对他们出现的一些不良人际交往行为多一些宽容,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与此同时,用人单位要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充分了解组织文化建设的理念,理解组织对他们的职业要求,使他们尽快融入组织中,从而帮助他们尽快地做好职业适应,顺利地渡过职业适应期。

3.毕业生要积极做好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1)大学毕业生应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个体的自我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毕业生正处于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时期,这一时期是个体确立自我统一性时期。个体如果在经历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对立和冲突之后已经相对稳定下来,就会处在一个认同自我和试图融洽同他人关系的阶段。因此,大学毕业生要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低估自己,坦诚面对真实的自我,同时要学会看到他人的闪光点,对他人的言行应学会真诚地接纳、认可、宽容和赞许,这样才有可能与他人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交往氛围里相处。(2)大学毕业生应提高自身的受挫能力。对处在职业适应期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职场是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但同时也会给他们带来失败和挫折。适度的挫折往往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工作动机。但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受到挫折,个体就会开始怀疑一切,并对自我作出否定性的评价,这种状态又会进一步影响与他人的交往,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会形成一种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之为“习得性失助”的心理惯势,影响其人际交往的整个过程。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的受挫能力,善于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激励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持有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克服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3)大学毕业生应培养自身的人际交往技能。首先,要平等对待他人。大学毕业生在人际交往中,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无论其职位高低,不能厚此薄彼,都应平等相待,要以平等、诚实的态度待人处事。初到单位千万不要卷入到一些人事纠纷之中,尽力与他人建立一种正常友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其次,要尊重和帮助他人。在同一个单位,大家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在年龄、知识水平、个性、生活习惯等方面相差较大,处于职业适应期的大学毕业生要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周围的每一个人,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要虚心请教,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乐于助人而又不炫耀自己。最后,要学会真诚合作和正当竞争。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更是相互合作的社会。竞争并非互不相容、互相拆台、不择手段,而是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越是竞争激烈,越需要加强合作。同事既是天然的“合作者”,也是潜在的“竞争者”。大学毕业生只有学会真诚合作与公平竞争,才能做到“人际交往”和“事业成功”两不误。

[参考文献]

[1]藤玉成,徐关众.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性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9(10).

[2]士心.走好涉世第一步——职业适应期的心理障碍与调适[J].中国青年研究,2008(8).

[3]贾晓波.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职业适应能力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15).

[4]贾晓波.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性发展现状与就业能力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5]桑志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李旭.大学生职业不适应性问题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5(2).

[7]杨蕾,金蕾莅.毕业生职业适应性障碍及其指导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2(12).

[8]陈春莲.大学生职业选择及适应心理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

19(6).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人际交往
高校图书馆嵌入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探讨
大学毕业生租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