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可可
虽然我们日常接触中很难闻到别人身上的特殊味道,但当互相靠近时,身体发散出的微乎其微的气味都会反应至大脑,从而判断出是否会引起体内组织器官的不适。
一个人的气味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特定的、与众不同的气味,即使是双胞胎的气味也不相同。人体散发的气味源于细菌与皮肤和汗液产生的化学反应,主要由基因决定。由于由人体基因决定的那部分气味一直存在并终生不变,所以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人体的气味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被检测并被用做识别一个人的标记。有研究者就预言,人体气味技术将是继指纹、DNA之后,能够准确识别和确认犯罪个体的新技术。
近年来不少国外研究也证实,受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体气味的组成成分及含量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一般欧美人体味浓,亚洲人清淡点儿。在同一人种中,肉食者与素食者的体味也有明显差异。来自比利时的医生对世界各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和体味进行了多年研究,他说欧美人无论男女,由于进食大量肉类,都有较浓而各异的体味,比如美国人的体味像水牛,希腊人的体味像非洲大象。肉食者血液中的酸性物质多,能随汗液排出体外,导致体味加重,而素食者体内碱性物质多,减少了酸性物质含量,使体味变淡。
随着人体气味的谜团被逐渐打开,“气味相投”这一说法也找到了依据,被视为一种爱情潜规则。德国马普学会的科学家曼弗雷德·米林斯基等人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天生的体味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人们在选择伴侣的过程中会本能地用上鼻子,根据气味判断对方是否适合自己。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曾发表文章指出,女性更喜欢体味与自己的遗传体味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男子。研究人员对49名未婚女性进行测试,让她们闻一些男子穿过两天的汗衫,发现女性喜欢的是与父亲体味相似的男子,而不是母亲的遗传体味。
除了基因,人格差异也会造成对体味的反应有所差异,但其中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拿破仑每天要消耗掉6加仑(近30升)的香水,而法国路易十六不仅自己喜欢强烈味道的香水,也喜欢有强烈味道的女人。于是有人推测,性格强烈的人散发的体味更浓,而且也更喜欢浓烈的味道。
在调节身心健康方面,人体气味发挥着微妙的作用。当异性气味扩散时,对方的嗅觉会受到刺激,进而改变情绪,化焦虑为平静,使烦躁变平和。科学家还触类旁通地把气味学运用于航天中。在宇宙飞行中,一半以上的宇航员会出现各种宇宙病,如头痛、恶心、浑身不适等。后来医生建议每次飞行应有一位女性参与,美国专利局和商标局甚至声明,气味和词语、名字、声音等一样,也可以作为商标来登记了。
(摘自《生活30+》2008年第11期)
链接
气味捕蚊器
德国生物学家马丁·盖尔经过3年的研究,发明了一种能散发人体气味的捕蚊器,能有效清除蚊子。它是一个圆筒状的器具,顶部是能透气的布罩,中间有一个带叶片旋转的进气口。筒内放有一种由乳酸和多种脂肪酸组成的诱导物,能散发出与人体皮肤相似的气味。蚊虫被这种气味吸引飞到捕蚊器上方,就会被捕蚊器像吸尘器一样吸入进器口。目前已在巴西等国试用,效果非常好。
气味提取器
气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科学家却能够将其提取并冷冻保鲜。这个小工具看上去是个普通的塑料装置,一端是收集气味的罩子,另一端用导管连着气味储存容器,里面放着棉纱、活性炭等吸附物体。罩子的一端利用气流吹脱原理把气味抽到容器中收集起来。气味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在常温下放久了会像食物一样腐败,因此收集后,必须密封置于零下20℃左右的冰柜中。
公务员“嗅觉”相亲会
嗅觉是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也是记住一个人最持久的方式。
由心理专家组织的50多名北京公务员,近日参加了一场 “嗅觉”相亲会,靠气味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参加者都用眼罩蒙住眼睛,再戴上面具。然后,屋里关灯,每个人仔细甄别异性散发出来的气味。如果女士找到属于自己味道的男士,就可以邀请其参加接下来的活动。心理专家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最初是凭此相互吸引,然后再通过交谈、触摸等方式加深了解。
(摘自《京华时报》2008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