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浩 刘伟红
[关键词] 结肠恶性肿瘤;阑尾炎;误诊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34-103-01
例1 患者,男,20岁,因行阑尾切除术后20d右下腹胀痛10d,于2008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20d前在外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10天开始出现右下腹痛,入院查体:T 37.5°,P 86次/min,BP 120/80mmHg,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右下腹见手术瘢痕长约4cm,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肠鸣音6次/min。入院查血常规:WBC 12.9×109/L,N 88.5%,RBC 4.56×1012/L;B超示右髂窝积液,考虑阑尾残株炎,入院后予抗感染治疗3d,症状无明显好转,腹胀加重,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少量积液,阑尾残端处包埋良好,升结肠中段见一约3cm×3cm肿块,质硬,浸出浆膜层,术中快速病理示结肠腺癌,予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予以抗炎、补液等处理,恢复良好,术后10d转肿瘤科行进一步治疗。
例2 患者,男,39岁,因右下腹隐痛不适半年加重1个月,于2009年7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隐痛不适曾到我院门诊,考虑诊断为阑尾炎,建议患者住院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住院,半年来患者自行购买中药口服,具体不详,一个月前右下腹痛加重,入住我院。查体: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右下腹可扪及一4cm×5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肠鸣音正常,
B超示右下腹实性包块,结肠镜示升结肠癌,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升结肠近端一直径5cm大小肿块,质硬,浸出浆膜层,与侧腹膜、小肠、大网膜都有粘连,肠系膜根部多个肿大淋巴结,予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予以抗炎、补液等治疗,术后13d出院,病理检查示结肠低分化腺癌。
讨论:结肠癌是消化道的常见肿瘤,高发年龄为40~60岁,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右半结肠肠腔内径较大,肠壁薄,扩张性大,肠内容物多为糊状,而癌肿以隆起型多见,向腔内生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易被诊断为阑尾炎。而急性阑尾炎又可能为结肠癌的首发症状,主要有以下原因[1]:(1)靠近阑尾根部的结肠肿块的机械压迫作用,造成阑尾开口的堵塞,使其内压力增高诱发阑尾炎;(2)肿瘤压迫回盲部或阑尾,使阑尾血供和淋巴回流受阻,造成缺血缺氧;(3)结肠癌的发生使肠道功能紊乱,肠道内菌群失调,致使大量有害细菌生长繁殖,最终波及阑尾。结肠恶性肿瘤误诊为阑尾炎并不少见,国内外文献多有报道[2],但在临床工作中仍时有发生,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结肠肿瘤,而辅助检查未准确发现结肠肿瘤表现,当成慢性阑尾炎治疗,从而使一些早期的结肠肿瘤耽误成晚期,贻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诊断阑尾炎时,医师要牢记需要与结肠肿瘤鉴别。对于已经手术的病例,漏诊结肠肿瘤实属不应该,对于表现不是很典型的阑尾炎手术病例,术中仔细探查腹腔,不能单纯的满足切除阑尾,或片面的追求小切口,而将很容易肉眼发现的结肠肿瘤漏诊。
[参考文献]
[1] 许庆,刘凤杰,富大鹏. 结肠癌并存阑尾炎的诊治教训[J]. 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7,4(5):60-61.
[2] 吴伟强,李文惠,韩晓鹏. 诊断与处理失误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12例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2):750.
(收稿日期:200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