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应回归“基本和简单”

2009-01-12 08:42郑小军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回归素质素质教育

郑小军

【摘要】素质在本质上是一种“剩余物”,学生是素质教育中的“最重要人”。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必须回归到“基本和简单”,切实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整体健康,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足够的闲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回归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正确理解并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对于我国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强国的成功转变至为关键。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和著述颇丰,俨然已成一个百花园。但“乱花渐欲迷人眼”,人们反而产生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就有必要对素质教育做更明确的阐释,向人们提供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1.素质在本质上是一种“剩余物”

什么是素质?有学者做了狭义、中义、广义的区分。狭义素质即遗传素质,强调素质先天的自然性方面,是后天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中义素质是主体现实性中反映未来发展可能性的部分,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广义素质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是在先天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

上述解释的优点是比较严谨,但过于学术化的解读,对一般人而言,还是显得晦涩难懂,以至于不少人对素质教育究竟要培养人的什么素质、如何培养,说不清也道不明。于是,或因观望等待而无所作为,或因妄做胡为而适得其反。

爱因斯坦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可见,简单地说,素质指的就是一种“剩余物”。金庸作品《倚天屠龙记》里描写张无忌向张三丰学习太极剑,在张三丰演示了剑招后,张无忌由全部记得,到忘记了一小半,一大半,到全部忘记。虽然手下连呼糟糕,却终于大功告成,学会了太极剑,击退了强敌。张无忌忘掉的是具体的招式,却领悟了太极剑的原理,所以他随意挥洒,招招符合太极剑理,这就叫无招胜有招。学生到学校里面来是干什么的?学知识的。这话不错,学生是要学知识,但还不仅仅是学知识。除了获取知识本身以外,还要注意获取一种“剩余物”,即教师授完课以后知识之外的东西,譬如治学的态度、科学的品质、思维的方法,良好的习惯等。这些才是对学生一生起作用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素质教育,指的就是在教育方针指引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其多方面素质及综合素质,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国民教育。

2.学生是素质教育中的“最重要人”

素质教育强调以生为本,其操作体系是生本教育体系,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以生为本包含多层意思:第一,学生是教育作用的对象和客体,这一点显而易见,无须多说;第二,学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第三,学生是教育赖以发挥效益的生生不息的资源,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和内在的积极性,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动力之源和可靠保证。

心理内化论认为,内化是形成主体稳定素质的基本途径,外因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故学习的主人永远都只能是学生。所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主要看是否很好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只有尊重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因此,提高学生素质,教师是关键,这个话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但归根结底,学生才是素质教育中的“最重要人”。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如果将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那教学认识最具决定性的特征就是它是学生的认识。人们一般认为,“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学论永恒的主题。而站在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人”立场来考虑,恐怕教学活动最基本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恐怕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除了教案,还得增加一个学案,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说的“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怎样学便怎样教。”一句话,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素质教育关注的中心和最终的目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这一中心和目的。

3.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应回归“基本和简单”

“大道至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要解决素质教育实行多年,效果却不甚理想的问题。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必须删繁就简,回归“基本和简单”。

第一,夯实基础,帮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现代社会,知识总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穷尽知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虽然选择什么知识让学生掌握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基础性知识始终倍受教育理论界的重视。基础知识是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它是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和适用性,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频率最高,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同理,帮助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算、画、收集和处理信息等最基本的技能,也将使学生的一生受用无穷。建国以来双基教学上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改革,双基教学都只能加强,而不应有所削弱。

第二,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照此而言,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这种说法让素质教育变得实实在在,既看得见,又摸得着。《现代汉语辞典》将习惯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心理学家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乃人生之基,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方面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第三,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的整体健康。“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健康首先是指躯体健康。令人堪忧的是,新生代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呈现下降趋势,肥胖、近视问题尤为突出。此因营养摄入不全面、均衡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得不到很好的运动休息故。青年毛泽东曾经说过:“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我们要认真落实“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另外,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它是躯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还是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决定人才整体素质水平的关键因素、青年成才立业的根本。

第四,解放学生,给儿童充分的自由和足够的闲暇。现在的学生,被教师和课堂牢牢掌控,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画画的人都知道“留白”的重要性,一张纸决不可画得满满的,音乐和韵味恰恰从空白处产生。近代西方“学校”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闲暇”、“休息”,这表明教育实体从一开始就同闲暇结下了不解之缘。事实上,人的潜力、创造力只有在自主、自动的状态下才能被充分释放与发挥。在现今教育制度下,所教、所学很多都是琐碎无聊似是而非的知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我们必须学会做“减法”,减去那些重复低效、不必要的教育活动和内容,解放学生,让他们从小拥有充分的自由和足够的闲暇去自由探索、快乐创造,顺利实现对自我的开发。

最后,坚持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高效。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坚持教学改革,删枝打叶,化难减负,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高效,焕发出生命活力。简单又要高效,就必须做到真实、精练、自然。真实是一堂课应有的底线,我们必须从生情实际出发来设计和组织教学;精练是课堂上只讲内核性知识,不要什么都讲,搞得满满当当;自然是顺势而行,为所当为,不过分关注教学闪光点的开掘,不人为制造吸引人眼球的噱头。这样的课也许并不好看,但它却实在,能够让学生学有所获,提升素质,养成良好的态度、习惯、品质等。课内简单了,教师和学生自然也轻松了,学生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丰富自己的课外,在广阔天地里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杨银付.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5,(12).

[2]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3]陶西平.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J].中小学管理,2009,(4).

[4]赵汀阳.教育为了什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2).

猜你喜欢
回归素质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也谈素质教育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