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惠 蒋心亚
【摘要】目前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就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业;调查;思考
女大学生就业既涉及到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象征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可以说既是一个复合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公共的政策问题。女大学生就业相对男大学生更为困难。为了在实证资料的支持下探究该社会现象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并提出若干建议,我们课题组在校内进行了“女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的抽样调查,从而获得真实而全面的研究资料。
1.对女大学生创业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我们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群体中抽取了300份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同时选择了100份男性问卷作为比较组。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女大学生的基本特征、自我创业状况、创业意愿、创业计划、创业基础、创业困难等,对她们的创业特点和规律性进行了调查、统计和简要分析。
1.1 女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弱于男大学生
创业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开创事业的动力,也是创业行为产生的前提。根据调查结果,女大学生创业动机水平比男大学生低18.5个百分点。作为年轻人,女大学生也有着理想和激情,对于创业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虽然多数由于缺乏经济条件和实践经验而暂时搁置创业计划,一毕业就打算创业的人不多,但她们仍然抱有未来在创业的打算。但是传统的社会观念中,对女性的家庭期待大大高于对其社会角色的期待,这样的舆论环境也会削弱其创业动机。此外,创业动机也存在着城乡差异、专业差异、年级差异等。
1.2 女大学生创业领域偏好于传统服务业和高薪技术产业
女大学生愿意进行第二第三产业创业的较多,包括经营贸易、社会服务、餐饮业。女大学生创业对于便民服务业并不看好,比较看重传统的商业服务业、餐饮服务业以及以高新技术为工具的现代服务、知识服务业,在这些行业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目前各地政府对毕业生的创业就业行为的有效支持和帮助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尤其在对于女性创业就业方面几乎没有倾斜政策,鼓励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还不到位。如创业就业扶持优惠政策知晓率低,小额贷款担保手续复杂、办理时间长、融资渠道少,缺少方便快捷的人性化服务等。
此外还存在这一些其他阻碍女大学生创业行为动机的因素,包括社会的种种性别歧视、相关政策的完成和落实情况等等。
2.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途径
我国创业教育特别是学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校更是凤毛麟角。虽然清华大学以“创业中心”为标志开了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先河,近年来不少高校又进行了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有益尝试,但目前如何创建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不能说不是高校的当务之急。开展创业教育的责任高校应该勇敢地担当起来。
2.1 明确女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性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青年和谐进入社会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职业知识,要明确职业的分类、职业要求、职业形势等,另外要对职场进行调查、了解、参与,她们才有可能产生创业的想法、信心和动力,为其创业成功做好铺垫,再次要帮助她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处理好就业、择业、创业的关系,再有,应加强对自主创业过程中该具备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着重测试和训练,以提高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备的必要能力和素质。女大学生教育应以一般的创业教育为基础,针对女性特点增减部分教育内容。如:女性创业者会遇到一些男性很少会遇到的困难:社会对女性期望值相对低,很多女性对自己期望值较高,心理压力容易偏重,还会出现来自家庭以及其他困扰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压力,所以说,专门的女性决策、女性领导艺术、女性心理压力调适方面的理论知识或者观念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2.2 加强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计划性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刚起步,而正规的创业学课程教育还在探索之中,如何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成为关注的焦点。许多高校只是在毕业学年中集中地进行就业创业教育,这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从心理准备、能力储备、知识积累上,都是仓促的。应该从学生入学开始,每学年进行有计划的、连续性的教学活动。创业教育课程应当由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创业教育学科理论课程和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创业型活动课程组成。因此,创业教育与其他所有的课程一样有教学计划,但又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应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设计制定教学方案。高校应当适当调整一些课程,并把创业教育的内容纳人教学大纲。
2.3 提高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创业活动首先是一项实践活动,创业教育则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实践性活动,没了实践环节,一切教育理论都无助于创业兴趣的激发和创业能力的形成。应当配合课堂教育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针对锻炼创业心理品质、完善心理素质、完善创业知识结构、培养实际创业能力,成立“创业协会”、“生存训练”、“女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训学校”、“创业俱乐部”等学生组织。用类似创业活动的方式,获取直接经验,感知创业规律,把握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创业问题,从中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2.4 提升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可以利用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通过政府、企业帮助高校建立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增加女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的机会,为女大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创业咨询和就业服务,针对女大学生开展择业观、竞争力的教育培训,开设各具特色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实践课程,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利用学校内部资源,组织女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各种营业性质的服务经营团体,培养创业能力;建立女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了解学科前沿,提高她们创业实践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把学生社团作为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技能教育的载体,鼓励和倡导成立有利于进行创业教育的女大学生社团,有针对性的培养她们的创业能力。
纵观我国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虽然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理念,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解决现阶段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实践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案,培养她们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女大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冯国平.努力建设创业教育示范校[N].中国改革报,2008-3-18.
[2]蒋心亚,邹丽阳.高等院校应加强创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6,(9):53-54.
[3]黄远征,左武荣,汪卫峰.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途径探索[J].市场周刊,2008,(6):87-88.
[4]夏斌,唐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实证研究[J].职业时空,2003,(4):58-59.
[5]欧阳晓.实现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4,(6):21.
[6]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题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3,(1):60-62.
[7]欧清华.女大学生创业特征分析[J].妇女世界,2003,(9):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