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2009-01-11 07:39袁永久
现代情报 2009年11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述评综述

袁永久

〔摘 要〕大学知识转移是知识转移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关大学知识转移的价值已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校企知识转移角度、大学之间知识转移角度、大学内部知识转移角度及其它方面对近几年我国大学知识转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肯定了已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对我国大学知识转移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知识转移;综述;述评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11-0221-04

Review on Knowledge Transfer Research of University in ChinaYuan Yongjiu

(Library,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erbin 150050,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knowledge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knowledge tranfer.The value of university knowledge transfer has attracted the researchers attention,and has conducted the extensive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angles.This article analyzed and summari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knowledge transfer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se angles: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knowledge transfer in university and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university and other orgnizition.This article affirmed the achievement and pointed out the insufficiency in the research,it will guide the researchers to do further studies on university knowledge transfer in our country.

〔Keywords〕university;knowledge transfer;summary;review

大学是创造知识的重要场所,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知识转移是知识转移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有关大学知识转移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近几年我国大学知识转移研究的相关情况做一综述性研究,以期对大学知识转移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梳理,本文认为我国有关大学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校企知识转移角度,大学之间知识转移角度,大学内部知识转移角度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

1 校企知识转移角度

林晶晶,周国华[1]认为企业——大学间的知识转移既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科研院所的知识资源实现价值的途径。文章探讨了企业与大学合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认为所转移知识的特性、组织特性、组织文化及人会对知识转移产生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与大学合作中知识转移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某勘察设计院与某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研究项目管理模式为例,对知识转移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吴洁[2]认为大学知识转移是一种典型的从科学场域向经济场域转移的跨场域知识转移,处于产学研合作中大学的知识转移模式将直接影响合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文章运用复杂系统中超循环理论分析产学研合作系统的超循环特征,探讨了大学知识转移的模型,提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之间构成网络结构的超循环系统,促进产学研合作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陈守明等[3]对大学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中的角色进行了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了几个假设:大学是一个知识库,集群中其他大部分的公司能从大学得他们想要的知识;从大学滋出的知识同以下因素是正相关的:大学知识的价值、接收公司的吸收能力、知识传播渠道的存在以及是否丰富。并对在环同济产业集群中运营的企业和与这些企业有商业关系的大学教师、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以验证理论模式的正确性。

潘东华,尹大为[4]以创新三螺旋理论为基础,从三螺旋接口组织的概念出发,首先对三螺旋接口组织的结构形式和实际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三螺旋创新中的知识层次和知识形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三螺旋中的知识分为固化知识、转化知识和泛化知识3个层次,而三螺旋创新空间中的知识具有两种表现形态,分别是静态的知识结点及知识集群,与动态的知识流动及知识网络。文章最后将接口组织对三螺旋创新实践中知识转移和融合利用的促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螺旋接口组织的知识转移框架。对研究大学知识转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潘杰义,李燕,詹美求[5]分析了企业——大学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过程,并进一步探察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企业——大学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合作共享情境因素,包括企业和大学的文化兼容性,合作双方的共享愿景,合作双方的情感距离,合作双方的信任,成员冲突;知识源因素,包括大学的转移意向,大学的转移能力;企业内部情境因素,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企业吸收能力;知识特性,包括知识的内嵌性,知识的可表达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从合作共享情境、企业内部情境以及转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2 大学之间知识转移角度

梁立明,沙德春[6]选用绝对合作频次、合作强度Salton指数及观察值与期望值的比值3个科学计量学指标,考察了我国一期34所985高校校际科学合作的倾向性,从大区、省区、城市3个层面揭示了985高校校际科学合作的强地域倾向。

邓尚民,韩靖[7]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高校合作博弈的动态性,揭示了高校合作群体逐步壮大的原因;并从4种博弈类型入手,重点用海萨尼变换对高校合作的参与策略进行博弈分析,解释了高校合作参与机制中的收益问题。

胡弼成,江艳[8]分析了目前高校校际合作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合作意愿不强、项目范围窄、实施项目难度大等,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旧管理体制的影响、合作目标与合作对象定位不准、产权不清晰、没有相关的政策保障及相关的管理队伍等等。最后指出高校发展合理有效的校际合作可遵循3种模式:单项合作模式、多项合作模式及大学联盟合作模式,同时还需要针对现状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肖阳,姜海陵[9]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下的高校合作研究与实践进行了研究,认为: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开放、规范的外部环境和空间,该区域的教育一体化顺应经济发展一体化而产生,是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内在需求。区域内高校合作具有相应的物质准备和人文基础,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保证以及高校的主体作用是高校合作的前提及实现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有力保障。区域内高校的协同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其为长三角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另有学者对高校合作办学进行了研究。陈鹰,田效进[10]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高等教育逐步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中外合作办学在经历十年的发展后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既能充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又能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特点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在对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基本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刁庆军等[11]介绍了中外教育合作的现状,归纳了我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开展教育合作的几种形式,展望了合作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在开展教育培训合作中面临的问题。指出,中外高校在开展教育合作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各种矛盾,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界限及规定,积极促进中外高校在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深入合作。冯发明[12]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办学认识、重视人才引进与开发利用、培育校园文化等措施和建议。

本文认为,加强大学之间的合作与知识转移有助于转移双方实现知识上的互补及转移双方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国家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发展我国高教事业,为我国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3 大学内部知识转移角度

李利霞[13]等论证了大学院系间知识转移的必要性,认为即使院系间在学科上没有很大联系,但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等都有很强的相通性和借鉴性,不同院系间的管理模式上也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只有这样,大学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学、科研及服务地区经济的功能。文章从个体、整体两个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其应进行转移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科研团队是大学的基层科研组织,也是大学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惠红,刘辉琴[14]分析了阻碍科研团队知识转移的主要障碍,并从促进知识转移的视角对大学科研团队的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建立多种形式的知识转移通路模式,完善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保护机制,健全知识转移激励机制,培育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文化。

柳巧玲,米天胜[15]认为知识转移和共享是知识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促进教师知识的转移和共享已成为大学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应用博弈论的有关方法,构造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教师间进行知识转移的博弈行为进行了纳什均衡分析。最后提出了激发教师自愿进行知识转移和共享的激励措施。

李利霞,黎赔肆[16]剖析了高校学术型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主观障碍,即:源于个体控制权和安全感的需要;个体个性上的差异;团队和个体间的相互信任度;团队中不同专业背景成员心智模型的差异。提出了基于两维度的团队成员甄选、团队成员心智模型的共享、心理利益的激励和社会利益的激励双管齐下的激励手段等克服知识转移主观障碍策略,为促进我国大学学术型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实践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施琴芬等[17]利用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调查,分析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个人接触是最好的隐性知识转移方式,而对人际关系忠诚、情感距离及团队的目标、氛围、领导风格是影响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在隐性知识共享对绩效的影响方面,普遍认为,隐性知识共享能够增加团队成员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节约科研时间、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团队成员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4 其它方面的研究

彭术连,肖国芳[18]着重对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的路径及其成功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斯坦福大学的技术许可办公室组织精良、管理科学是前提;斯坦福大学优良的环境和策略是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提高技术转移效率的保障。

胡冬云,李林[19]对中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进行了述评。综述了美国学术技术转移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对技术转移学术研究的主要情况。文章肯定了国外大学技术转移取得的成绩,认为,相对于国外对技术转移的学术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起初多侧重于国际技术转移,而且多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让、产学研合作等。学者们主要是将国际技术转移理论与我国技术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由此得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转移理论和政策建议。杨慧玉等[20]从大学技术转移的意义和作用出发,阐述了技术转移机制运作模式及功能,认为,目前我国技术转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许可,技术合作,项目承接、委托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创业,专用设备及软件技术产品的技术转移及战略合作模式。高校知识转移除具有一些基本功能,对高校内部科研部门、科研团队、科研人员及企业具有服务功能。文章最后对大学技术转移的途径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焦连志,牛贵宏[21]认为大学技术转移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知识产权方面的制约瓶颈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大学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构建基于知识产权战略基础上的大学技术转移战略。

周凤华,朱雪忠[22]以2000-2004年间国内58所大学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探讨可量化的研发及技术转移资源对大学技术转移产出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类型与来源的人力、财力投入与专利申请、授权专利、专利合同和合同金额等4项技术转移产出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在总体上资源因素对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

毕会英[23]从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中的目标定位、政策支持、财政投入、技术评估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中的作用。提出:政府应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和规范,在资金投入上进行扶持,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转化资金投入;在利益各方的关系上进行协调,使各方利益达到最大化;同时,为利益各方提供法律上的保护;发挥引导者、支持者、协调者、促进者、保护者的职能。

5 结 论

综上,大学知识转移作为知识转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价值已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中尚存在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总结如下:

(1)有关大学知识转移研究目前成熟的理论还很少,研究的热点不集中,许多研究深度不够,较多的停留在对事件的陈述上,定量研究的较少。

(2)对校企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转移方面,对转移双方的转移行为也多进行单独研究,较少有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本文认为,在校企知识转移中,大学与企业应看作由两个不同系统组成的一个新系统,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二者之间的知识转移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林晶晶,周国华.企业——大学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以某转制院所实施项目管理模式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3):139-144.

[2]吴洁.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转移的超循环模型及作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8):119-123.

[3]陈守明,赵小平,赵贺.大学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中角色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12(增):375-380.

[4]潘东华,尹大为.三螺旋接口组织与创新中的知识转移[J].科学学研究,2008,(10):1073-1079.

[5]潘杰义,李燕,詹美求.企业——大学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7):206-210.

[6]梁立明,沙德春.985高校校际科学合作的强地域倾向[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112-116.

[7]邓尚民,韩靖.高校合作参与机制的博弈分析[J].软科学,2007,(12):79-82.

[8]胡弼成,江艳.高校校际合作何以可能[J].煤炭高等教育,2007,(7):1-4.

[9]肖阳,姜海陵.基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下的高校合作研究与实践[J].高教与经济,2008,(6):4-7.

[10]陈鹰,田效进.中外高校合作办学模式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246-248.

[11]刁庆军,等.中外高校教育合作面临的困境及思考[J].继续教育,2008,(2):49-50.

[12]冯发明.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科纵横,2008,(9):44-45,48.

[13]李利霞,黎赔肆,秦洁.大学院系间知识转移及图书馆的作用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36-38.

[14]金惠红,刘辉琴.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的高校科研团队管理[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73-277.

[15]柳巧玲,米天胜.高校教师间知识转移的分析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8):105-107.

[16]李利霞,黎赔肆.高校学术型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主观障碍与对策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7,(12):35-36,48.

[17]施琴芬,张运华,胡泽平,等.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190-192.

[18]彭术连,肖国芳.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的路径分析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8,(2):47-50.

[19]胡冬云,李林.中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8):117-123.

[20]杨慧玉,王会斌,张平平.高校技术转移的机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0):108-114.

[21]焦连志,牛贵宏.高校技术转移的知识产权制约瓶颈与对策[J].兰州学刊,2005,(6):186-188,185.

[22]周凤华,朱雪忠.资源因素与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0):87-94.

[23]毕会英.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中的职能定位[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7-20,23.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述评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