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009-01-11 07:38
甘肃教育 2009年24期
关键词:思考数学教学学生

杨 红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生;思考;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2(B)—0041—01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调动起学生动脑筋、想问题的热情,让学生逐步养成思考的习惯。

一、创设情境,诱发思考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积极思考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教学时,教师应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用实物出示4个苹果,让学生把4个苹果连续平均分2次,学生很容易得到把4个苹果平均分开后,1份有2个苹果,再把其中的1份再平均分开后,1份有1个苹果。之后再让学生继续思考:将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1份是半个苹果,“半个”苹果用什么数表示?学生们很困惑,不知道如何表示。这时,教师再告诉学生,学习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后,答案自然揭晓。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充分做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二、适当引导,促进思考

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线索,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避免学生因盲目思考而导致思考低效。如,北京师范大学版的《数学》第四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二年级有89人,比一年级少57人,一年级有多少人?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这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一年级和二年级相比,哪个年级的人多?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学生回答求大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积极思考,就会很快找出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相差数,此题应用加法计算。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扶”其所弱,“帮”其所难,因势利导,学生就会逐步学会思考。

三、留给时间,充分思考

学生愿意思考,学会思考,没有适量的思考时间,思考也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了使全班学生都积极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为了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同时还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把学习内容的关键之处和学生不易领会处,精心设计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分层设置。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先将本班学生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由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学生组成,乙组由学困生组成。课堂上,让甲组学生按“操作——比较——推导”的步骤,采用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究学习。乙组学生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剪拼操作,然后引导乙组学生思考: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近似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最后启发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样,甲组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乙组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指导和低难度的提问、启发下掌握了知识。这样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思考,能有效地解决在统一教学中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

四、组织讨论,深入思考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是群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契机,组织讨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有了想法,学生必定会产生交流的欲望,这是组织讨论的有利时机。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先出示了这样一组准备题:8÷2=4 , 80÷20=4 , 800÷200=4 , 8000÷2000=4。然后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变化了没有, 之后再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启发学生找出规律。经过独立思考后,学生都产生了想说的欲望。教师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在除法里怎样才能使商不变呢?” 学生纷纷讨论,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再加以归纳、总结。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思考数学教学学生
学生写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