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卉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深入研究如何有效的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城乡居民在人均收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从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改革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来缩小城乡差距。
【关键词】新农村;城乡统筹;对策思路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长期以来坚持农村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的行政主导“二元分治”政策,造成了农村落后和贫困;在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占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优势资源,又形成了新的市场主导的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和城乡分割。如不尽快扭转,不仅会延缓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迫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整体来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作为当今我国贫富差距最突出的表现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从全国来看,197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95年为2.71倍,2000年扩大到2.79倍, 2007年则达到3.2倍 。如果将城市居民所享有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卫生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更大。
2.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发展严重滞后
根据建设部2005年对9个省做的典型调查,41%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和污水处理,70%的村庄畜禽圈舍与住宅户混杂,垃圾随处丢放,90%的村庄没有消防设施。我国60%的人口在农村,大量的生存性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生产条件差、生产技术不高,劳动者文化水平低,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同时,工农业发展速度之比由1979—1984年的1.25:1扩大到1986—1990年的2.09:1,进而又扩大到1991—1998年的3.68:1,大大超过2.5:1的经验值[1]。
3.社会事业发展差距大
首先,农村与城市中小学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存在较大差别。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近年来出现的农村优秀教师向市区流动的趋势加剧,致使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据有关统计,中国目前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农村教育落后造成的劳动力素质低下已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其次,社会保障方面。城乡社保处于分割状态,在国家财政的支出中少数用于农村。中国有限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2007年农村人均卫生事业费12元,仅为城市人均卫生事业费的27.6%[2]。虽然在农村开展了新农合,但是存在农村医疗设施落后、医疗队伍老化、学历、专业技术水平低的问题,难以保障农民就医的质量。同时还存在着报销比例低、手续繁琐、不能随人流动等问题。目前我国在城镇居民中已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大体系,而农村只有最贫困人口的救助,养老和失业保障方面国家基本上没有承担责任。
再次,城乡文化事业方面。由于农民增收缓慢,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少,文化阵地萎缩,严重制约了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一些乡镇文化站和图书室形同虚设或因经费不足不能正常运作,图书数量有少并且内容严重陈旧老化,各类文艺团体活动难以开展,农村中一些落后文化及腐朽文化仍有存在空间,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淡薄,导致了违法乱纪和村风民风的堕落、社会治安问题屡屡发生。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并不等于城乡同等或同步发展,是指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城乡居民享受同样的现代化物质和精神成果,享受同样的社会福利和公共资源,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最终达到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一体化目标。
1.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
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在工业化中期如果及时扶持农业,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就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因此,各级政府要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继续稳定国家对农业“少取、多予、放活”政策,强化城乡之间的流通和交通作用,将县级城市和适度规模的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链接”或者结合部,发挥城乡之间的“商品链、资金链、信息链、人才链、交通链”的作用,突破各行政区域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封闭状态,促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农业要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推广高产良种和先进技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内容的农村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组织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培植拳头产品,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积极探索“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2.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重点应该是稳定现行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护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针对大部分农民对土地依附不能彻底从土地中解脱出来成为“非农业劳动力”,应该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促使土地有效流转机制的形成,这也是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整合集体土地,在保证基本耕地的前提下,留出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和招商建厂集体用地后,允许农民自主租赁、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进入市场,使之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让农民的宅基地与城镇居民一样拥有同样性质的房地产权证,从而使农民住宅成为可进入市场、可变现、可抵押的重要家庭财产,增加农民的地产财产性收入。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在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超规划侵占基本农田和违规占用耕地的政府行为,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因此,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政府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为失地农民建立全面的失业、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前提进行征地。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按照略低于市场价的原则显著提高公益性用地的补偿标准,让市场机制成为经营性用地价格形成的基本依据,并逐步引入征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的听证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提高土地征用市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3.加快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城市福利保障制度
要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施城镇化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使劳动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就必须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和平等公正的原则,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代之以实行国际上通行的按常住地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来登记户口。改革的重点是逐步淡化城市偏向,最重要的是把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等权利逐步剥离,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局考虑,逐步实现与城市福利保障制度接轨,为平等对待进城农民或农民工,对他们实行“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和市民化待遇”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4.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不断增加各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向农村倾斜并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积极探索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给县级政府更大的财政支配权。支农资金重点用于完善粮食直补、农村的道路桥梁建设、水网和电网的改造、灌溉水利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对于贫困县应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均等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走“政府拿钱、农民出工”的路子,这样既可以有效的拉动内需,又可以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由三级政府和受益者分摊。同时,成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对支农、涉农资金的流向和使用加强监督和管理;成立全国统一专门从事农业开发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的研究机构,制定各种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建设,保证工程的质量。
5.推动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建设
打破城乡社会事业二元结构,鼓励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加大农村教育投入,重点发展基础教育,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建立城乡优势资源共享的教育体制;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构建农民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新体制。对农村教师设立额外奖励和补贴机制,各级政府都要制定对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定期执教,以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稳步建立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完善卫生服务设施和医疗装备,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地区差异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障体系,优先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从条件已基本成熟的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广到全国。
除此之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完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种农村经济行为的法律界限,确保有法可依;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机构、研究机构、干部培训机构;建立严格的赏罚奖惩制度,把新农村建设成果纳入干部考核体制,激发各级领导干部建设新农村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范昌年.略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4,(1):
35-38.
[2]李锦顺.反哺农村战略:我国城乡关系的内生应然逻辑[J].经济问题探索,2009,(1):51-56.
作者简介:李卉(1982—),女 ,山东菏泽人,河南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