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2009-01-11 07:38孙宗瑞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学校

孙宗瑞

北方工业大学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创办于1946年,以后几经变迁,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全面举办本科高等教育,1985年改为现名。学校先后归属于中央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从1998年9月起,由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学校立足北京,面向全国,面向有色金属工业,重点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我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大学,已建校60余年。回顾学校的发展历史,我校在“务实”“进取”的治学精神指导下,秉承“敦品励学,才德并懋”的校训,在教学、科研以及为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北方工业大学正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一、注重内涵,科学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特色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重视学科专业建设,认真制定并实施学科专业建设中长期规划。通过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本科专业、硕士学位点、研究所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工为主、文理交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其主要特点:一是方向明确,结构合理,硕士学位点已涵盖了学校的所有学科门类;二是学术队伍结构合理,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三是学科专业设置科学合理,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度好;四是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快。通过优化整合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培养的毕业生很好地适应了北京的就业市场。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人性化全程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第一,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学校从1999年开始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有权选择本校所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制度上,学校正视学生的现实差异,在学业年限、学习志向、学习兴趣、学习节奏、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更多、更大的自由空间。学制上,学校由固定学习年限改为弹性学制,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可延长到标准学制的两倍。学校还设立了主辅修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主修专业外的任何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主辅修制度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分流教学。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招生,所招学生入学分数水平很不平衡,面对招生中生源分数悬殊的现状,为了实施人才培养目标,使一流学生保持一流培养水平,水平较差学生培养成合格大学生,学校在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大学英语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成三个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都有较大区别,满足了广大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在专业学习阶段,把学生分为三种类型进行分流培养:第一种是科学研究类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毕业后考取研究生;第二种类型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工程管理和技术人才;第三种是对于学习基础相对弱的学生,则在保证其完成大学学习要求的同时,培养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第三,细化入学教育,加强中期管理,严把毕业关。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重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动态管理。通过开学典礼(主管教学校长给学生上“大学第一课”),学生事务、学籍、安全教育的集中宣讲,院系一级各具特色的专业教育,成功校友谈人生,新生家长会,国防教育等诸多环节,细化入学教育,帮助大一新生尽快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引导学生热爱学校和专业,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知的热情和动力,打好大一学生的基础工程。为了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学校在新的学籍管理规定中增加了学业中期警告与处理内容,即学生累计获得的学分连续三次达不到学校要求,学校将令其退学。强有力的中期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学风建设。学校同时严把毕业关,实行毕业班准入制,对于毕业资格审核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准参与毕业设计,延期毕业。

实践证明,我校的教学管理改革适应了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保证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时期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实行学分制起,学校已有532名学生提前毕业。我校分层分流教学改革和毕业设计管理分别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3.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突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第一,办学特色进一步强化。一是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内涵更加丰富,教育基地进一步拓展。我校继199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之后,2006年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二是我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特色取得明显进展。在学校新制定的培养方案中,针对实践教学环节,从教师配备、实践教学时数到实践教学方式都明显得到加强,增加了综合性、设计型实验项目,同时大力改善实践教学硬件条件。学校现已建成12个实验中心和8个实习基地,并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在校外建立了24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学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是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场总线技术及自动化实验室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金工实习基地被授予北京市高等学校定点实习基地。学校各实验中心、实训基地对学生全面开放。这些措施的实施,强化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第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分层分流教学措施的同时,做到了两个“长期坚持”。一是长期坚持每学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学生评教优良课程比年均达到89%,这表明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学生充分肯定。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广泛开展了科技文化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和北京市的竞赛活动。3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382项,累计获奖人数729人次,其中140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589人次获得北京市级奖励。二是长期坚持以高质量的办学水平提高生源质量,以良好的生源质量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并已形成良性循环。

二、以人为本,扎实工作,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1.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考核制,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都专门下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件,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学校逐步完善了“校领导挂帅、主管部门统筹、职能部门配合、学院及导师和专业课教师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同时,不断加强对各学院就业工作的考核力度,并逐步形成制度。以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考核机制为突破点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已成为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良好保障。

2.进一步开拓就业市场,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求职择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2007、2008两年,学校先后投入近百万元进行就业信息化建设,更新了就业信息网,建成了就业信息发布系统、职业能力测评系统,通过网站等渠道及时发布有关校内外招聘会信息和职位招录信息。现在,就业信息网已经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信息渠道之一,为毕业生提供了较好的网络服务。学校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加强对外宣传,如通过信函、网站、走访重点用人单位、印制《毕业生推介册》等手段广泛向用人单位介绍学校、专业、毕业生情况;充分发挥学院、导师、专业课教师以及毕业生家长社会资源的作用,开发和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学校先后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锡山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为人才供给基地。积极举办校园招聘会,每年举办数场校园综合招聘会和几十场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就业指导中心、各学院、专职辅导员、毕业生导师充分利用已有的需求信息,通过“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及时推荐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并跟踪需求信息的使用情况。利用短信平台,加强信息传递速度,及时把需求信息和就业咨讯发送到毕业生手中,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学生。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引导和帮助毕业生积极、合理、顺利就业

依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一步推进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全程化。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把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建立从大一到大四就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指导,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同时针对毕业生就业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如毕业生所在学院、专职辅导员和导师采取“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努力做到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求职意向,掌握每一位毕业生的择业动态,跟踪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引导每一位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寻找就业出路,推荐每一位毕业生落实不同层次的就业单位。为了引导毕业生树立合理期望值,了解市场需求与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方法与途径,学校从2003年开始举办“就业文化周”,通过讲座、成功论坛、简历大赛等活动,多方位渗透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学校高度关注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做好国家扶助政策的宣传,对他们进行重点推荐、全程跟踪,通过恳谈会、建立专项档案、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等方式方法,周到细致的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学校专门下发文件,部署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召开困难毕业生就业肯谈会,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主动就业。学校还建立困难毕业生就业专项档案,制作了“困难毕业生就业服务卡”,跟踪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进展,对他们进行重点关注、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推荐,保证为有就业意愿的同学推荐3个以上求职岗位,协助其尽快落实工作岗位。对零就业家庭的学生,制订具体的帮扶措施进行重点帮扶,做到人清、数清、进展情况清。学校通过“求职心理调适”讲座、心理训练工作坊等方法,给予困难毕业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我校2008届困难毕业生的考研率、签约率、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5%,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5.加强全员化和专业化建设,打造多层次、高效率的就业工作队伍

就业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宽、影响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营造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氛围,学校组织各层次的就业服务人员参加不同类别的培训。就业指导中心还对全校教师开展就业知识普及,通过印制《就业知识实用手册》、《就业知识120问》等回答学生就业中的常见问题;对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专职辅导员每年进行两次专业培训,同时鼓励就业工作人员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提升专业水平。目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全部获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就业工作人员平均培训10次以上,为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水平打下了坚实的队伍基础。

6.创新毕业典礼形式,认真细致做好毕业派遣和文明离校工作

为了做好文明离校工作,学校每年召开毕业生文明离校协调会,制定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预案。各学院、各部门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各项工作,结合学生特点,积极开动脑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离校活动,增进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确保全体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比如,为了加强毕业教育的效果,提高毕业生爱国荣校的意识,我校改革毕业典礼模式,分学院召开毕业典礼,邀请毕业生家长参加,由校长亲自为每一位毕业生授予学位、拨流苏并合影留念。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毕业生教育及文明离校的各项工作进展有序,毕业生顺利、文明、平安离校。

由于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稳定在90%以上,且高于北京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逐年上升。近5年来,我校学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学校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学校推介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