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反馈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养方式研究

2009-01-08 10:13李文宏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访谈信息反馈问卷调查

李文宏 肖 贝

摘要:对于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评价,不仅在于校长信息化理念,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水平,更重要在于校长的决策和行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师生的要求,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效益问题。校长信息化领导的理念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决策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动态、反复进行调整,信息反馈是评估和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途径。从师生信息反馈的视角,通过问卷访谈,探讨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信息反馈;校长信息化领导力;问卷调查;访谈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4-0034-04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小学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校长要引领学校的发展,需要改变自己的常规思维,实施教育信息化决策管理。决策管理不仅涉及决策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决策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决策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学校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决策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重复进行新一轮决策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

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与学活动的开展,使得领导者在管理方式上发生了转变,他们很少同“具体的事情”打交道,而更多的是同“事情的信息”打交道。学校要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步调,各要素之间必须能够准确快速地相互传递信息。校领导对学校的有效控制,必须明确所有信息化教育的措施和规划的实施,最终的着力点在于师生,师生的切身发展是衡量信息化校长领导力的重要标准。这些信息的来源都必须依靠来自学校内外的各种信息反馈。信息是为了让领导者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学校现状,以及执行之后构成客观、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才能让领导者检验自身做得怎么样。信息反馈可以有力地说明自我提高的价值,也说明如何才能比今天做得更好。因此,信息反馈是评估和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估指标方面的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已有的关于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的研究,比较多地关注了校长自身信息素养的评价,也涉及信息化规划、应用领导、文化建设等能力,但是缺乏一种相对比较系统的分析。[1][2][3] 文献从系统的视角来思考和构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如何评价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但没有考虑信息反馈的要素。[4] 我们从师生对学校信息化的要求以及对现状的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分析,完善信息反馈的机制,作为衡量信息环境中校长领导力作用效果的标准,进一步提出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议和行动步骤。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1.调查目的

以评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为着眼点,搜集师生、社会反馈信息,分析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实效,挖掘其中的问题,找出制约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提高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可行性建议,进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2.调查对象

确定了两类调查对象:一类是中小学教师,在2009年8月,利用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接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机会,共发放问卷600份;另一类是初中学生及家长,选择镇江市信息化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外国语学校进行实地访谈。接受培训的教师来自江苏信息化教育发展较快的地区,所在学校具备基本的信息化教育条件,并有信息化教学的亲身体会,使问卷样本具有一般性。采用访谈形式使得应答者可以自由回答所提问题,并不需要按照问卷上已拟定的答案加以选择,因此应答者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并且比较深入。

3.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当面发放的形式,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6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64份,有效率为94%,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知觉,从而获得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

(2)访谈法

访谈对象大都是使用信息化技术的学生以及同学校通过信息平台交流的家长,了解信息化校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益处,及社会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和理解程度。

二、调查内容及分析

调查问卷的问题采用封闭式,有明确的主题,问题的排列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问卷使应答者一目了然,语气亲切,符合应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问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因为所提供的答案有助于理解题意,这样就可以避免回答者由于不理解题意而拒绝回答;问题的含义比较清楚,便于资料的校验、整理和统计;回答问卷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有利于提高问卷的回收率。针对回答者对题目不能正确理解的问题,结合访谈加以解释;对于可能产生“顺序偏差”或“位置偏差”的问题,特意准备几种形式的问卷,每种形式的问卷答案排列的顺序都不相同。调查问卷如表1。

1.理念不明确,缺乏沟通

访谈中大多数的师生、家长都肯定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认为教育信息化对于学校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在问卷调查中,有60%的教师认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不明确,主要是缺乏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方式,校长不仅要代表自己说话,还要代表广大师生说话,使大家就共同的理念达成一致。有80%的教师认为学校发展现状与自己理想中的信息化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不一致降低了自己从事信息化教育的热情和归属感。

2.大部分校长有模范意识,但缺乏认同度

在被调查的600名教师中,有67%的教师认为校长有率先在教育、教学或者学校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但是,这其中有55%的教师认为校长虽有带头意识,但缺乏互动,包括教师对校长提问题的途径和校长对教师的评价,从而难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合适的指标。

3.大部分师生有协作意识,但缺乏协作平台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75%的教师认为,团结协作能够营造一种信任的环境,越感到自己被他人信任,就越具有创新活力。但其中24%的教师认为没有便利的条件与他人分享信息化教学经验,有75%的教师遇到难题自己想办法解决。教师常常感觉自己是孤身作战,信息化教育无法有效运行。

4.大部分师生认为信息化氛围有助于自身发展,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大部分师生认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形成的文化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学校没有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资源支持,并且对于自己所作的贡献,缺乏认可。

三、可行性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以下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可行性建议:

1.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共同的目标

校长决策之前,首先必须对学校技术现状和技术使用现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校长要获取这方面的信息,除了浏览各方面汇总的相关评价结果和数据外,可以采取师生面对面交流、教研讨论等方式听取师生的想法;如果学校具备校园网条件,也可采取网上信息发布、信息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等方式,都是很好的途径。基于得到的信息,校长及其领导团队可以确定学校基础设施、资源分配和利用、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过程中哪些方面值得肯定,哪些方面需要改善,以及可能改善的途径是什么。根据“应用第一”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应用是对信息技术是否真正发挥其优势的一种检测,是对前期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被浪费还是取得高成效的考验;及时获取应用效果的反馈信息,进而实施新一轮决策管理,它是形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的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当校长明确地就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共同目标与教师进行教学沟通时,也表达了他们对那些为此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人的尊重。教师感觉成为信息化事业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了激情和士气,他们也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归属感。

2.信息交流和互动,促进协作

信息化建设过程不是领导唱独角戏,它需要团队的努力;团结协作是社会的需要,没有合作,个人不可能在组织中获得卓越的成绩。校长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尽量营造一种信任的环境,促进合作关系。信任是衡量个人对其所在组织满意程度的最重要的检测器。[5]认识到信任的关键作用,领导者就会认真考虑不同观点,充分利用他人的技术专长和能力。校长越是信任自己的教师,就越愿意让教师的实践来影响整个学校的决策。教师间建立信任的关系,就会对别人的影响采取开放性的态度,这种依赖关系是共同发展和共同目标实现的保障。

连续三年被评为“镇江市十大优秀校园网”的镇江外国语学校网站,开辟了评课园地、交流驿站、课堂在线、镇外论坛四个平台,供教师进行发散式交流和个性化互动。评课园地截图如图1,这一评课形式有利于教师结合一定的教育理论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体现出充分的互动性和互助性。目前“评课园地”已经成了该校校园网中人气最旺的区域。交流驿站截图如图2,目前该栏目中已有近4400篇教师撰写的读书心得和教学反思,交流驿站成了教师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和理念升华的催化剂。

3.强化教师自我决策机制

要实现教师的发展,关键是要营造一种氛围,让教师可以完全参与进来,让教师建立自信并成为自己成就的主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实施,要能够增强教师自我决策的权利,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归属感,就会让教师感到充满力量,就会极大地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强化教师自我决策机制,要确保教师能自我做出决定,校长要为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提供更多的选择,岗位设置要留出空间,要增强个人的责任感。镇江外国语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每月的前五个工作日,所有教师将进入“我的工作考核”系统,如图3所示。

对自己在过去一个月中的教育教学及研修工作进行网上回顾和填报工作。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网上进行组内教师的交流评议,以不断促进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每位教师将自己的业务档案建立在网络空间上,以形成同伴间相互交流的共享环境。只要进入“我的发展档案”,如图4所示,就可以看到每位教师的成长经历和发展成果,大家可以毫无保留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以鞭策教师不断追求自身发展。

领导力和管理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管理是领导力的一部分,管理强调理智和控制,是把一群人组织起来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管理解决的是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而领导力解决的是“为什么做”。事实上只有弄清楚“为什么做”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管理者永远不能取得应有的绩效,永远也发挥不出组织的最大潜力。如果校长连自己做事是“为什么”都不知道,那他又怎么会有源自内心深处的激情呢?又怎么会带领师生员工为朝着使命的方向努力呢?所以,要弄清楚“为什么做”很重要。而信息反馈能保证校长发现师生心中的意愿,找到共同的奋斗目标,做出正确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决策,并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修正信息化应用轨迹,使之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蓉,王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47-48.

[2]吴景松.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概说[J].校长参考,2007,(8):8-10.

[3]王佑镁.面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校长信息素养差异及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12-16.

[4]谢忠新,张际平.基于系统视角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4):73-77.

[5](美)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领导力[C].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184-201.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访谈信息反馈问卷调查
调查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方法
访谈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作用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
《知识窗》第5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