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娟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王尚文教授指出:“对话不仅仅是发言,也包括倾听,而且首先是倾听,倾听才是关键。”这就告诉我们,倾听是实现师生对话进而使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学会倾听。然而,深入我们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都在装模作样地听,心不在焉地听,为寻找代言人而听;而学生不愿倾听,也不会倾听。
一、教师代言教参,丧失对文本的倾听
在进行对话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认真地阅读文本,真正用心与文本对话,从中读出独特的感受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深度和发展。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奉行“拿来主义”,唯“教参”是听,照本宣科,观点老套,不敢越教参雷池半步,自觉地放弃了阅读主体的地位而充当了“教参”的代言人。
为教参代言的教师只会用“准确地理解”、“正确地分析”等整齐划一的答案取代学生多样化的阅读结果。在教学中如果有学生的观点“旁逸斜出”,教师也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牵回到教参中所写的结论中来。比如有一位教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位执教者的设计颇有创意,他别出心裁地采用“别里科夫死因调查”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文本,通过引导探究小说主人公的死因来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陈述探究结果时,学生的意见基本集中在“别里科夫的死因在于他的性格缺陷”这一层面上,但各小组发言完毕即将下课的时候,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别里科夫的性格是专制社会造成的,他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专制的沙皇统治制度”,并要求学生齐读,然后下课。很显然,这位教师是在强行用教参中的“答案”让纷争的学生“臣服”。“权威的教参”省去了教师自身对文学的思考和感悟,也导致了教师主体阅读地位的丧失,其不良影响从备课的起点上一直影响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
观念影响行为,态度影响结果。教师在唯教参的思维方式下,是读不出独特的感受与体验的;学生在教师唯教参思维的安排下,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期待视野”,更无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教师对话意识淡漠,丧失对学生的倾听
中国文化一直关注“听”,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先听,后循循善诱。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充耳不闻了,对学生的提问置之不理了,对学生的质疑不屑一顾了。究其根源,就在于教师对话意识的淡漠。
何谓对话意识?滕守尧先生曾作过精辟的描述,他说:“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而这就是‘对话意识。”对话意识淡漠的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尊重,丧失了对学生话语的倾听。
三、学生丧失对文本的倾听
如今,在语文课堂上阅读文本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由于课时紧张,很多教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并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让学生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在《珍珠鸟》一文的教学中,某教师安排了这样三个环节:
师:课文预习过了吧?我们用一分钟时间,重新看一下这篇课文,然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师:带着两个问题,重读课文,一分钟以后,我请同学来回答。
师:下面比较一下筱敏《鸟儿的理想主义》和这篇课文。两分钟比较阅读,比一比,想一想。拿起你的笔,在关键的地方圈画一下。
在这则案例中,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处,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仅仅是一两分钟。无论是感知文本还是带着问题探究文本、比较阅读,一两分钟快速浏览千余字的文本,只能提取一些信息或留下一些肤浅的印象。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是模糊的,思考也就流于肤浅,更谈不上提升语感了。
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学研究中心调查,初中学生在45分钟内自己读书的时间,10分钟的占11.9%,5分钟的占35.9%,2分钟的占29.%。课堂读书时间少于5分钟的比例是:初一84.99%,初三90.82%,读书时间呈递减趋势。很明显,学生根本没时间去亲自接触、体验、感悟作品。不能认真阅读,不能享受阅读的快乐,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个致命的缺陷。淡化阅读,何来对话?
造成学生对于文本的生疏、陌生和难以深层沟通的原因,除教师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这是学生参与对话的主要障碍。
(1)因缺乏人生阅历造成的隔膜:大多数学生的人生阅历尚浅,认识水平不高,无法应对理解文本复杂、深刻内涵的需要。解读《前方》,他们无法理解其中所表现的生命苦难;解读《我与地坛》,他们大多叹惜作者的不幸和母亲的辛酸,很难与作者在文中传递的生命思考产生共鸣,得不到精神上的激励;解读《江雪》,他们无法真正领悟到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迎面逼来的孤独与傲气。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视域的鸿沟,造成了学生与文本的隔膜。
(2)因生活背景与审美情趣的不同造成的隔膜:比如,学习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面对作者抒写人生巨大苦难的二十二个死,学生们阅读后的反应却大多是无法理解的大笑。还有教材中的《静女》,诗中写到少女拿初生的白茅表达自己对小伙子的情意。很显然,按现在的价值标准来看,这样的礼物既不够郑重也不够贵重。现代学生因为时代价值观念的不同而没有被《静女》中姑娘的深情打动,也就不能理解小伙子收到礼物时的狂喜。
(3)因阅读的肤浅造成的隔膜: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有学生认为荆轲刺秦的目的是维护民族分裂的局面,逆历史潮流而动,不是英雄;在学习《雷雨》时,有学生认为鲁侍萍不要周朴园给的五千块钱是没有经济头脑的表现。在当前一切都大众化的背景下,学生们早已习惯于快餐式的阅读。这种肤浅的阅读方式使他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只怀着猎奇的心理。正因为学生阅读的肤浅性,才出现了对文本理解的严重歪曲现象。
四、学生丧失了对教师的主动性倾听
由于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不可撼动的权威,所以大多数学生在教师讲授时总能很认真地倾听,甚至能完成很细致的课堂记录。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学生的倾听行为就会发现,他们只是在努力“记住”或“复制”教师所讲的知识,只是在全盘接受,在认真地履行知识容器的职责。至于对教师所讲的一切进行独立的理解和判断,那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之下,师生之间不可能展开真正平等的对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处于尘封的状态。
五、学生丧失了对学伴的主动性倾听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情景: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但都是自说自话,互不相碰。他们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本不关心别人在说什么。我们也经常看到: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在得到教师许可的情况下发言,他们在表达自己对文本或某一话题的理解时,只是在向教师传递自己的答案,而并没有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意思。其他的大部分学生也没有积极参与到对话中,他们不愿意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看法,而是做了沉默的旁观者和无事可做的看客。显然,学生们丧失了对学伴的主动性倾听,造成课堂教学难以聚焦,不能使对话的内容在交流与碰撞中得到提升,不能使书本知识“增值”。
总之,学会对话,实际上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学会言说,也要学会倾听。一句话,倾听的丧失,就是对对话的误会。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高等师范学校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