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009-01-08 09:48曹晶晶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23期
关键词:现代价值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曹晶晶

摘要: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杜威以其实用主义哲学等为基础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的基本原则等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他的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233-02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声誉的教育家。杜威一生中,曾反复地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他的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过程。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入中国。这些新型的教育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1实用主义的来源及其内涵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流派之一。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学说,产生于十九世纪后半期,本世纪的前三十年达到鼎盛时期。

“实用主义”一词来自希腊文,是行为的意思,然后引申为“实践”的含义。实用主义的奠基人皮尔士最先用此词来表证实用主义。其基本精神上反对理论思辩,崇尚行为,注重效果。这种精神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探索,实践,求实,进取。

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很多,其主要学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从个人、个人的活动和境遇出发,研究和解决与人有关的哲学问题。第二,多元论和相对主义,强调偶然性。第三,强调人的生活的意义,强调信仰的重要性。第四,注重行为,认为人的本质是活动,人以自己的事业和达到自己的目的行动为中心,效果有用性是检验人的思想和行动有无意义的标准。

概括起来说,实用主义是以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非理性主义为特征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它由美国逻辑学家皮尔士在19世纪70年代创立,后经詹姆斯、杜威等人加以补充和发展,至20世纪20、30年代,成为风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时髦”思想之一。实用主义把个人的行为效果归结为对自己“是否有利”,“有用”当作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

2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杜威以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教育本质。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多方面且反复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他明确指出:“教育即是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从这种教育即生长观点出发,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因此,教育即是生活,在他看来,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教育的开展及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能把未来的东西、成人的经验外在地强加给儿童,否则就会忽视儿童的需要与兴趣,就会陷儿童于教育中的被动地位。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杜威又把教育的本质看作“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这一论点完全是以他的主观经验论的哲学理论和不可知的认识论为基础的。

(2)关于教育目的。杜威从多方面论述过教育目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他关于“教育无目的”的论述。杜威认为教育只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或者说只有“教育过程内的”目的,而无“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所谓“教育过程内的”目的,即指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把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斥这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据此,杜威提出应追求建立一种“良好的教育目的”,并指出它所应具备的特征:教育目的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人的活动、需要和现有能力;教育目的必须同时也是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能提出解放、组织学生能力所需的环境;制定教育目的要避免制定一般的、终极的目的,而制定当前的和各种具体的目的等等。

(3)关于教学的基本原则。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他的教学理论,而“从做中学”又是他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从根本上说是以杜威的经验论哲学观和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是对传统教育的教学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据。杜威全面地批评了传统式的教学。指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在教材与课程的问题上,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这种教材所组成的学科课程。他认为把这种“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是违反儿童天性的,多种多样的学科课程只会把儿童自己的统一的生活经验给以割裂和肢解,必将阻碍儿童的生长。他提出在课程中占中心位置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如:木工、铁工、烹调、缝纫以及各种服务性的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杜威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动中进行教学。他认为传统的班级授课是学生没有活动的情境,只能“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却无从发展学生的制造与思维的能力。因此杜威提出,在以学生主动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员与课本不复成为学生唯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以及身体全部,都是知识的渊薮。而教员变成发起人,课本变成试验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再起主导作用,而只是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参谋作用了。

3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课程、教材革新带来极大的影响。1921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诀案中就提出了大致以儿童身心发达时期为依据,采取纵横活动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顾及学生个性及智能等等,中学教育之编课采用选修制,初等教育之升级采用弹性制。同时,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材形式上,从传统的文言文改为白话文,我国进入了白话文教科书的新时代。

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学方法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界纷纷提出教学中的“自动主义”。凡符合“做中学”原则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被学校用以实战。其中,实验最为广泛影响、最为突出的是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杜威的实用主义对中国教育科学化产生了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学体系结构日臻成熟;教育学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教学改革汇成潮流;教育学理论基础进一步拓宽等方面。

3.2消极影响

实用主义强调的是经验,是实际的价值。把这种价值观引入到教育领域,对广大青年来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其一,部分青年出现了实惠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突出表现在,一些青年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只追求眼前的、实惠的、个人的利益。盲目信奉“有用即真理”的信条,把有利、有用、方便、实惠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弃学经商,狂热出国,求职看实惠,都是这种实用主义的现实反映。

其二,部分青年出现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由于实用主义重实践,把有用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一些青年认为,只有彻底否认,通过时间,才能有所更新和创造。对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采取一概拒斥的态度。对现行的一些合理的价值观念也抱冷漠抵触的情绪。当这些情绪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加上社会政策方面的偏差等外在因素,一些青年就由对现状强烈不满转而心灰意冷,悲观失望,不知所措,进而听天由命,满足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总之,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不仅对西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历史地、全面地、辨证地看待杜威的教育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国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伓磐.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9.

猜你喜欢
现代价值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实用主义电动车 体验一汽丰田BZ4X&BZ3
现实与虚拟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儒家廉政思想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北欧经典”
——充满艺术的实用主义者Eva Solo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