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远
一、“活动单导学模式”简介
“活动单导学模式”就是以“活动”为中心展开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将所要教学的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成一个个“活动”,每个“活动”可设计若干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浅到深、由低到高,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把按照自然章节设计好的“活动单”印发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即可参与“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解决各个问题,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学生参与“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设有小组长,负责本组“活动”的开展。一般按6人分为一组,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为了便于小组活动,我们还改革了传统的做法: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相对紧凑,6人面对面就座。小组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走动。如右图:
二、“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优点
1.“活动单导学模式”巧妙地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密切地结合起来。“活动单”改变了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单一的“教师到学生”转变为“活动到学生”,这样也就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过程,从而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和少数优生的对话和交流的现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2.“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是学生探索、讨论的课堂,是学生的“群言堂”,决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因为它摆正了师生角色,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敢问、想问、会问、善问,学生的学习因“问”而精彩,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3.“活动单导学模式”倡导的是“尊重的教育”。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了“师生互导、生生互导、师生互学、生生互学”的多向互动模式,面向了全体学生,大面积地提升教学质量。
4.“活动单导学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积极参与”;“变单纯重视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活动单导学模式”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人格解放,形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三、“活动单”导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做到“六让”:能让学生观察的要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体验的要尽量让学生体验;能让学生思考的要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要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动手的要尽量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尽量让学生推导出结论。
2.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至关重要。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是“活动单”导学顺利实施的润滑油。教师要创设平等、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到心理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觉得老师是“自己人”,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怕出错和失败带来的后果,实现心理自由和开放,最大限度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应大力提倡让学生大胆尝试、探究、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来,作为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就不加分析地轻易否定,而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挖掘学生答案中的合理因素,再适当地评价、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回答中的错误所在,这样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欲望。相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失败,或许就再也没有勇气在课堂上大胆表达和质疑了。
四、高中地理“活动单”的设计方法
1.高中地理“活动单”的设计以每个单元的自然节为单位,如果一节内容需要几个课时完成,则可设计成几个“活动单”。
2.“活动单”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符合课程标准,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让学生发展相关技能;让学生陶冶某些情操。
3.教学过程以若干“活动”展开,每个“活动”还可根据需要设计若干个“子活动”。设计“活动”时要分析教材的层次,明确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每个知识点的价值,特别是涉及地理的概念、规律、原理的重点或难点知识,教师可精心设计多项活动,甚至是模拟实验,让学生反复去探究、去体验。
如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模拟实验,在室外上一堂生动的地理课。请25位同学扮演24个时区(东12区与西12区由两个同学扮演),一位同学扮演地轴,一位同学扮演太阳。25个同学按着顺序围成一个圆圈,表示地球,然后他们整体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扮演太阳的同学站在指定的位置,通过亲身体验,同学们比较轻松地探究出了以下问题:
①太阳东升西落的形成原因
②昼夜现象形成的原因
③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及其周期
④晨昏线移动的方向
⑤地方时的形成原因
⑥东边地点的地方时比西边地点的地方时早的原因
⑦有关地方时的计算问题
⑧时区的划分及区时的换算问题
⑨以国际日期的变更问题
⑩24小时内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时间分配及其范围的大小问题。
4.“活动单”必须设计有课堂反馈练习。“活动单”重点体现教学过程,但在课堂上为了巩固、拓展所学内容,就必须设计少量的课堂反馈练习,应注意的是数量不要太多,难度不要太大,以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
5.要处理好“活动单”与教材的关系。“活动单”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方式,是课本内容演变的一种手段,故而不能取代教材。学生课前预习必须通读课文,了解老师要教的重点及难点,以及阅读课文上相关的图表资料等。“活动单”上涉及的问题在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后,应当留有时间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加深了解。
6.“活动单”不能完全取代课后作业。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还必须设计一定量的练习题作为课后练习。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素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将这些新理念运用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来,通过实践不断去深化、丰富新理念的内涵。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指导者、研究者、合作者。相信我们必将会创造出更新、更好的教学方式来。
(责编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