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娟
随着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的整合不仅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而且能有效地实施地理三维目标。
一、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识的呈现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地理知识。
①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可以用文本框输入,给概念中的重要字词像“自然界”、“时间”、“经济价值”、“物质与能量”加上着重号或放大字号或用醒目的颜色突出显示,特别重要的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闪烁功能显示。这样可以突出概念中的关键词,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从而顺利地掌握概念。
②以图片的形式呈现。自然地理中常见的矿物和岩石,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流水、风力等的侵蚀、沉积地貌图片,人文环境中如反映大气、水、固体废气物污染的图片,各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劳动密集型工厂的车间等都可以用图片呈现,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③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如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太平洋西岸岛弧、海沟的形成,倒置地形的形成等。这样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对地况地貌的形成变化有立体感,增强了记忆。
2.技能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展示上,多媒体课件是有相当优势的。传统的纸质地图要教师一幅一幅地挂到黑板上,这样做费力又费时。现在,电子版的地图能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上网获取整张地图,或截取一部分进行放大处理,或几幅图对比呈现。
二、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与方法”,这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亮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强调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我遵照新课标理念身体力行。备课时,经常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进行整理,设计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下面仅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谈谈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课堂上,我先播放视频:新疆某村庄的今昔对比,被风沙逐渐掩埋的土地,灌溉田地取水浇水的困难,沙尘暴的经常侵袭,当地居民诉说被迫迁徙的感受。视频的播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地导入了对荒漠化问题的研究,探究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顺理成章地提出。接着进入信息搜集阶段,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等学生资料搜集告一段落,教师可逐步向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西北地区的案例资料以丰富、完善学生的资料。如西北地区地图,西北地区气候资料、稀疏的植被图片;被风沙掩埋的土地、村庄,经济损失的数据;三北防护林等。有了问题,有了资料,学生就能从原因——危害——治理三方面探究解决的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学生的讨论交流是关键,因此方法也就定为:合作探究。不管解决的方案最后是否成熟,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达到了。
三、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激发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结合起来,要避免单纯空洞地说教。
《高中地理必修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中有这样的情感要求:通过对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以及如今“蜀道不再难”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高尚情感。这个目标的实现要与认识川、渝的地形对交通的影响结合起来。我借助课件展示出川、渝的地形,过去的交通线路和交通状况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兴修的主要交通线等资料,让学生分析川、渝地区今昔交通的差异,东西部交通的差异。对比分析,知道交通的地域差异是受到地形的影响,今昔差异是由于祖国科技的进步及国家对交通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活动,爱国、爱科学的情感得到了增强。作为这个目标的强化,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搜索关于我国西藏交通建设的视频,尤其要了解青藏铁路南线的建设中技术上的突破和通车后对西藏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以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
总之,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三维目标实施的整合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点,已被无数教学实践所证明。
(责编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