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斌武 邬金鹏
摘要:智能远传抄表系统技术管理是建筑行业的一个难题。文章分析了智能远传抄表系统技术管理各个环节的要点,包括选型原则和试验原则、试验方法、评审内容、评分标准的制订和供货商的选择要求、安装施工要求、制订智能远传表抄袁系统维护、维修管理制度等内容。
关键词:技术管理;智能远传抄表系统;选型原则;传感器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7-0031-02
近十年来,智能远传抄表系统迅速发展,成为“建筑智能化”应用的主要内容。作为一项新型应用技术,智能远传抄表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形成了生产厂家多、产品繁杂、质量不一的现状。目前,在智能远传抄表系统上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及管理细则,给使用者在技术管理上带来很大麻烦。智能远传抄表系统技术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如水表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根据从事智能远传抄表系统技术管理工作多年的经验,本文就系统在选型、试验、安装、使用、维护及维修等技术管理的要点进行分析。
一、选型原则和试验原则、试验方法
(一)选型原则
选型的关键是必须计量准确、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具有技术先进性。因为不管是传统的人工抄表,还是先进的智能抄表,计量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无法进行水费贸易结算。根据JJGl62-2007《冷水水表检定规程》要求,检定周期一般为2年,对于生活用水表,若实施“限期使用、到期轮换”的,第一个检定周期为6年(标称口径25mm及以下水表),使用到期后,后续检定合格,以后的检定周期为2年。
(二)试验原则和试验方法
智能远传抄表系统在正式使用前需进行试验,以了解和掌握产品质量性能。根据我们的经验,试验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试验合格后经评审正式使用。
1、在试验中应明确一般要求,如:(1)基表要求,应符合GB/T 778~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中的相关规定;(2)智能水表加装的电子装置不应妨碍机械指示装置的计数和读数,即不影响基表的计量精度和读数,不影响水表的检定;(3)水表累积流量的确定,必须以基表机械累积流量(读数)为基准;(4)确定机电转换误差,电子读数与机械读数之间产生误差应≤±1m3,否则电子读数不合格。
2、技术要求也应明确,主要要求有:(1)传感器技术是智能远传抄表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选型和使用的重点检查部分。传感器按信号转换方式可分为实时转换式和直读式两种,应明确选用传感器类型;(2)确定传感器等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应>7年;(3)信号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和通信单元、手抄器等电子装置也是试验中重点检查部分。电子装置在干热、湿热、低温等气候条件下不应损坏、不应丢失内存数据,应有数据处理或信息存储和通信功能,应具备数据的非正常中断保护功能,应有良好的防雷能力,驱动能力也应符合相关要求;(4)区域内通信有分线制、总线制和无线制三种通信方式,应确定通信方式。对通信中的技术参数、数据传输状态、电气特性、光学特性、通信距离及通信协议要求等应明确规定。如传输波特率、驱动电压、驱动电流、无线电频率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使用的标准。
在试验时,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试验环境与正常使用环境基本一致或更为恶劣的环境,这样更能检验智能远传抄表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实时式远传表试验应选择在较恶劣环境下进行,检查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直读式远传表试验至少选择在各字轮进位最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如经过从9跳至0的阶段,跳变延续过程要求不少于3个字。读取试验前后机械指示装置的读数和电子读数,将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其相同性和关联性,要求读数一致,不出现错码、乱码及盲点等。另外,试验时需有一定量的智能水表,应对系统成套试验。
二、评审内容、评分标准的制订和供货商的选择要求
试验合格后只有通过评审才能选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因此,制订评审要求和评分标准是必要的。评选要求和评分标准的制订必须细化,要综合考虑。
选择供货商时,宜优先选择生产规模大、老牌、名牌等企业,最好选择同一厂家的成套系统产品,这样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才有保障。应与供货商签订合同,产家免费保修,终生提供技术支持等。
三、安装施工要求
制订智能远传抄表系统工程施工要求是必须的,它不仅可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抄表准确率和抄表成功率。制订施工要求时应尽量考虑到系统的兼容性。因为不同的产品安装要求不完全相同。智能远传抄表系统工程施工要求中涉及到安装材料、水表安装、设备安装、系统布线、系统接线、防雷、系统调试等方面的要求。
(一)安装材料要求
选购安装材料须有国家安全认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对于室内管道材料、接线盒、线槽、金属套护管及塑料(或PVC)管件等材料,应使用建设管理部门认可的产品。电源线、信号线、网络通信线等电线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对线芯面积、屏蔽线密度及电线类型等应作详细规定。
(二)水表和设备安装要求
水表安装要求应符合GB/T778-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中的相关规定。水表须避免曝晒、雨淋、水淹、污染、电磁场干扰等,方便拆装和抄表。水表宜安装在管道井内,当安装在户外时需用保护箱进行保护。
信号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和通信单元等电子装置需安装在抄表方便、便以维修和安全的地方。安装地点必须干燥、通风阴凉、不淋雨、不漏水。确定设备箱的安装方式,设备箱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壁挂式,另一种是嵌墙式。明确不同安装方式的具体要求,以保证箱体牢固、整体美观和方便维护、维修。
(三)系统布线要求
要求绘制系统布线图,明确线路的走向。配管时,对线槽、金属保护管及塑料(或PVC)保护管应制订详细的相关要求。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减少弯曲。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能有折皱、凹陷和裂缝等。
穿线的要求也应细化。如应保证电线不被折断、不被损坏和容易穿线。穿线前,将电线保护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电线在管、槽内不能有接头和扭结,接头设在接线盒(箱)内。管内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信号线和网络通信线应避免与输电线路(女D220V)平行安装,若平行安装时应保持一定间距。
(四)系统接线要求
制订接线要求,并按要求实施。信号线和网络通信线长度应符合要求,保证通信畅通、数据不被丢失。接线盒做好防水措施。引脚统一定义,接线可靠。接线时要防止短路、断路和压皮等。根据接线图确定接线正确无误后,在信号采集单元、数据处
理和通信单元及水表接线盒等处的电线端套上数码管标注房号,在水表安装处用不锈钢牌标注水表房号,在信号采集单元处标明顺序号,电源线需做好标志等。
(五)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是一个重要的步骤。首先是进行测线,然后是各设备的调试,最后是总个系统的调试。应制订系统调试的步骤和工作流程,保证系统调试有条不紊进行,确保调试成功。测线主要是检查信号线、网络通信线、电源线是否正确、是否接实。设备的调试,主要是信号采集单元与传感器信号采集调试、信号采集单元与数据处理和通信单元的区域通信调试、数据处理和通信单元与远程通信网络的调试。
四、安装验收要求
制订工程验收规定、成立验收小组,制订工程验收流程和工程验收表。与评审要求和评分标准类似,应制订验收要点和细则,如系统安装验收项目、系统通信验收等。
五、制订智能远传表抄表系统维护、维修管理制度
智能远传水表系统安装竣工交付使用后,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需制订系统的维护、维修管理制度,保证系统能够持久正常运行。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责职,确定系统技术维护、维修责任人和日常维护责任人。定期对系统进行跟踪检查,做好相关记录和定期总结,掌握使用情况。如对抄表准确率、抄表成功率、传感器故障率、线路故障率、通信故障率、信号采集单元故障率、数据处理和通信单元故障率、手抄器故障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
六、结语
智能远传抄表系统技术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有机的整体。技术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正确是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进行智能远传抄表系统技术管理因人而异,需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要做好系统的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质量,保证计量准确,除了依靠科技进步,按要求严格控制各个工作环节之外,还要加强责能管理及岗位之间的协调。
参考文献
[1]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188-2004),
[2]电子远传水表(cJ/T224-2006),
[3]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GB/T 778—2007)[s]
[4]智能冷水水表(JJG(京)39-2006)[s]
[5]冷水水表检定规程(JJGl62-2007)[s]
作者简介:唐斌武,供职于江门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智能远传抄袁系统;邬金鹏,供职于江门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智能远传抄袁系统。
更正
发表在本刊2009年8月下半月刊(总第127期)上第195页的《膜材料、膜结构及膜结构工程》一文,因本刊编辑工作疏忽,误将作者单位写成:(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正确的应为:(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同时对给该作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特此更正,并向作者和读者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