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庚
一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溘然长逝。噩耗震惊了中华大地,震惊了整个世界。顿时,举国上下,一片呜咽,一片悲痛。
此时有人提出,应该像北京大学校园的斯诺墓一样,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为毛主席立一块洁白的石碑,朴素而肃穆。然而这个建议立即遭到否定,理由是毛主席的身体不能埋葬,虽然他已去世,但也得必须让世世代代的人民群众永远能看到他。
197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应全国各族人民的要求”,作出“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一)在首都北京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二)在纪念堂建成以后,即将安放毛泽东主席遗体的水晶棺移入堂内,让广大人民群众瞻仰遗容。
然而,纪念堂的位置应选在何处?
北京北面的群山山麓可供选择,历史上也建有皇家陵寝,但距北京市区较远。香山较近,那里风景好、面积大,但这样又像南京中山陵了。玉泉山同理,也不行。景山的位置倒是不错,坐落于南北中轴线上北京市区中心,雄伟秀丽,但此处是明末崇祯皇帝上吊自尽的地方。
根据中央指示,由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陕西、辽宁、黑龙江等8省市选派最优秀的建筑师、美术工作者、工人技师会聚北京,组成选址设计工作组,由国家一机部副部长孙友余和北京市建委主任赵鹏飞挂帅,领导这项神圣的工作。
选址设计组的成员首先想到,毛主席南征北战,辛苦操劳一生,现在应该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安卧永息。基于此便设计出“水上日出”的方案:浩浩碧波,霞光绚丽,一轮红日,跃出水面,光焰万丈。
于是选址设计组成员开始四处奔走,寻找合适的水域。中南海、昆明湖……走了一水又一水,渐渐地,不知为什么,他们总觉得“水上日出”的方案不能表达人民的心意。
设计组的成员很快又提出“山顶红星”的方案——毛主席安卧在苍松翠柏、山花烂漫的白云深处;夜晚,高高的天际,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熠熠闪光,照耀我们今后的征程。于是又去攀山。香山、景山、玉泉山,走了一山又一山,越选越觉得“山顶红星”的方案还是不够理想。设计组的成员认为,毛主席的伟大身躯,江河湖海容不下,三山五岳载不起,只有安卧在人民群众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在研究选址问题上,也曾有人提出在故宫午门前面,把午门拆掉,也有人主张在瀛台。但瀛台在中南海,那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的地方;在办公之地选址造纪念堂,显然不合适。
选址设计组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请各界、各阶层人士提意见、提建议。最后基本形成一致意见,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这一意见上报后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意,当即便作出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的决定。地点选在纪念碑南侧,但具体位置又该定在哪里?当时方案有三:
一、纪念堂紧靠纪念碑。但这样设计,会使两个不同内容的纪念物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失去各自独立的政治含义。
二、纪念堂位置偏南。建议拆除正阳门,将纪念堂建在正阳门的位置上,意图是使纪念堂和天安门处于南北对称的位置,人民英雄纪念碑恰似一座天平的支点。但这样布局,纪念堂受南面交通的干扰较大。
三、纪念碑紧靠正阳门。但这样,由于正阳门城楼高达42米,会有压倒纪念堂的感觉。
最后,中央决定在不拆除正阳门的前提下,将纪念堂放在纪念碑与正阳门的正中,等距各200米,也就是原中华门的位置。
在纪念堂的高度确定上,是经过严格的视线分析确定的。规划设计人员首先考虑到,站在天安门下、金水桥畔正视纪念堂时,避免纪念堂正面重叠着一个正阳门城楼的剪影,这就要求纪念堂高度要恰如其分,既能遮挡住正阳门楼顶,又不能过高,否则又会压倒纪念碑。
关于纪念堂的建筑形式,当初设计时绝大部分成员认为,只有宏大的建筑才能体现毛主席的伟大和崇高,所以设计都偏大。只有南京工学院杨庭宝教授提出的方案是50米见方的建筑。杨的方案给人以很大的启示。这种正方形的建筑,平面布局平整,造型简洁。建筑形式是对称而立,由于它是在广场中轴线上,中轴线是对称的中心。对称建筑,给人以稳重平衡的感觉,产生和谐统一的美学效应,具有强烈的中心感和庄严肃穆的艺术效果。其次是方便群众瞻仰,路线通畅简捷。最后,由纪念堂工程设计小组领导成员沈勃集中了众人意见后,在杨庭宝方案的基础上勾画出纪念堂实施方案草图。
二
1976年11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成立,时任北京市某局革委会主任李瑞环担任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总指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受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委托,自始至终负责纪念堂建设的领导工作。
1976年11月23日下午5时,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雕刻老工人,接受了毛主席纪念堂建设指挥部交给的为纪念堂的奠基石雕刻“奠基”二字的任务。言明,时间紧迫,明日就用。
老工人顾士元已有30多年的雕刻历史,曾经完成了数千件雕刻任务,技艺精湛,在全厂首屈一指,此任非他莫属。听说是为毛主席纪念堂奠基雕刻基石,顾士元觉得很光荣。待奠基石拉到车间后,他便开始精雕起来。整整一夜,顾士元俯身在那块光洁的花岗岩上,第二天黎明,终于刻就“奠基”两个大字和附带的12个小字。
1976年11月24日下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奠基典礼在天安门广场纪念堂工地隆重举行。工地上竖立着毛主席的巨幅彩色画像,画像正面矗立着84米长的巨型横标,上面写着“热烈拥护中央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奠基!”大型的推土机、打桩机、载重汽车、吊车和电铲等施工机械,整齐地排列在各个施工点上。参加奠基仪式的首都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各界代表,以及参加施工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共8000多人。
下午4点30分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吴德宣布奠基仪式开始,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发表了讲话。
华国锋讲话完毕后,便带着当时的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依次走到早已插在黄土里的奠基石旁,挥动崭新的铁锨挖起一小撮黄土,虔诚地撒在基石上,这不过是一种象征。只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的铁锨用得最顺手,他向还未完全退去老茧的掌心上吐了一口唾沫,又搓了搓,熟练地操起铁锨,只三下,就把奠基石盖了近一半。他朝身后看了看,见还有不少人等着盖土,便放下铁锨,依依不舍地离开。
奠基仪式刚刚结束,一支精神抖擞的建筑工人队伍来到天安门城楼前。他们仰望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毛主席啊,毛主席,我们要让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早日瞻仰您的遗容,让子孙万代永远铭记您与日月同辉的丰功伟绩,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为您建造纪念堂……”
这支队伍是赶来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建筑工程的北京市第四市政工程公司第六施工队,他们代表所有参加施工建设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向毛主席画像宣誓之后,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
从这一天、这一刻开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之间,便出现了一个昼夜不停、紧张繁忙的施工工地。
1977年5月4日,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毛主席纪念堂便以高质量的规格而正式竣工。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前夕,纪念堂内外装修、设备安装、室内布置也全部完成。
1977年8月18日,水晶棺移入纪念堂。8月20日,毛主席遗体进入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底部长宽各105.5米,总高33.6米,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成后的纪念堂,正好位于天安门广场中轴线上。这座正方形二层的宏伟建筑,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高度相当,色彩相近,风格协调,互相对应,形成一个统一的建筑群。
纪念堂正门朝北,打破了我国重要建筑物一般都朝南的习惯。在当初设计时,有人提出,正门朝北,如果天安门广场进行群众集会时,群众面向天安门,背对纪念堂,会使人心里不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设计组领导成员之一的赵鹏飞提出一个想法,把纪念堂庭院东西两侧向里收缩,使两侧广场面积扩大,一旦举行群众大会,在纪念堂东西和南北方向都有群众环绕,这样就形成了毛主席在群众中,背向问题解决了,也就不会产生心里不安的问题。
现在,纪念堂与纪念碑面向一致,与天安门城楼遥相对应,更加突出天安门广场的中心位置。纪念堂庭院四周,是新辟的广场,当天安门前隆重集会,毛主席纪念堂将为一片人海所环抱。
三
进入纪念堂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华国锋题写的6个大字:“毛主席纪念堂”。华国锋为题写这几个字,练了不知多少遍,但最后上匾时还是请专家进行了修正。
纪念堂的两侧台阶共高4米。地面以上共分两层。首层主要由北大厅、瞻仰厅、南大厅和4个大小不同的休息厅组成。
北大厅是举行纪念毛主席活动的场所。110盏葵花灯把大厅照耀得无比辉煌。厅内有4根奶油红大理石方柱,柱顶上镶嵌着和田白玉石。地面用杭州名产杭灰大理石铺成,上面铺着红色绒毯。大厅正中,安放着3米多高的汉白玉雕塑的毛主席坐像。毛主席安详地坐在沙发上,栩栩如生,好像在同人们亲切交谈。
这尊汉白玉毛主席坐像,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雕塑工作者和北京市建筑艺术雕塑工厂的工人精心创作、精心雕刻的。主创人员有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叶毓山,北京画院雕塑家张松鹤,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家孙家彬,北京市建筑艺术雕塑厂雕塑家白澜生、刘润方,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家王克庆、曹春生等。
雕塑工作者在接到任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创作了毛主席雕像设计稿100多件。其形态,有站立的、有穿军大衣挥手指方向的、有坐着的等等。坐像设计稿中,也是各式各样,有双腿平放的、有坐沙发的、有坐硬木椅的、有坐在海边大石头上的,还有坐在大梅花树根上的。
在第一轮的审稿中,否定了所有站像,无论是穿中山装、穿大衣的、站立的、行进中的等等。因为毛主席纪念堂这一特定的环境,安放站立的雕像,将会出现与建筑和室内空间不协调的局面,与人们的心理愿望要求也不协调。如果是一尊站立的或挥手指方向的雕像,那在广场当然是非常合适的。而在这个特定的地方,人们的情思是敬仰、崇拜、怀念、追思。在几十件坐像稿中,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先生设计的作品引起了专家和众多的雕塑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叶的初稿设计是:毛主席坐在沙发上,左腿跷在右腿上,形神兼备地表现出一种亲切、慈祥、潇洒、自然的神态。当然,也有人认为,毛主席跷腿坐在沙发上,太随便,人们来纪念堂瞻仰他,他却跷腿而坐,会给人造成毛主席太不谦逊、太自大了的感觉。
经过几轮评选、审议,最后审定通过了叶毓山设计的跷腿坐沙发的方案。中央领导在看了小样之后,立即给雕像设计组带来话:说这件坐姿的方案“好就好在表现了毛主席的常态,主席平时最喜欢这样坐在沙发上与人亲切交谈。”坐下来跷一条腿也是我们中国人一般的习惯。
为了精确地按照毛主席坐像的石膏模型,雕刻出3米多高的汉白玉坐像,需要用40多立方米的汉白玉石料,经过一锤一錾才能打出外形。
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西南部山区。
1976年11月20日,中共房山县委接到了为毛主席纪念堂开采1500立方米汉白玉的任务。于是,县委组成了开采汉白玉的指挥部,并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采石工作。
过去,房山县的汉白玉一年最高的开采量是2000立方米,现在要求在4个月内完成1500立方米的任务,而大量的汉白玉又都储藏在30米以下的岩层中。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在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石矿职工、机关干部的日夜奋战,克服重重困难,开挖土方4.8万立方米,开石方4600立方米,终于遵期完成1500立方米汉白玉的任务。
汉白玉运到天安门广场工地,雕刻工人便进入了精雕细刻阶段。为了使毛主席的形象神形兼备,刻画出毛主席的精神风貌和伟大气质,石工们用手中的锤和錾,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敬献了出来。1977年8月10日,毛主席坐像雕刻完毕。
四
毛主席坐像背后,所衬一幅气魄宏大的壮丽绒绣——《祖国大地》,是毛主席纪念堂里珍品之一。这幅巨大的描绘祖国山河的绒绣,长24米,高7米,总面积170多平方米,重达310公斤,画面雄伟壮观,表现出东方欲晓的祖国大地,晨曦微露,烟雾袅袅,近处山峦起伏,飞泉流泻,横亘其中的两条江河,千回百转,东归大海,远处弧形地平线的尽头,雪山海面,依稀可辨。整个画面以其雄浑明快的艺术风格,使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深感毛主席的形象将同祖国大地一样千古永存,万世不朽。
这幅有着巨大感染力的绒绣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品创作组的主要成员有著名画家黄永玉和时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袁运甫、中央民族学院教师刘秉江、北京市工艺美术服务部美术工作者李传瓒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美术工作者秦龙等人。
在创作组接受为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绘制巨幅油画的任务时,在他们的脑海里不约而同地闪动出毛主席的诗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于是,他们把《祖国大地》的构思绘成草图,交付审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创作组的人员经过3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创作出《祖国大地》的油画。这幅油画当即被送到山东烟台绒绣厂。
山东烟台绒绣厂经过一系列的周密的组织和准备之后,举行了隆重的《祖国大地》绒绣画开工仪式。被严格挑选出来的担任绣作任务的43位女工,等距离地一字排开,她们眼看彩色画稿,飞针走线,发挥了绒绣的特长,一针一线,精心研究,精心绘制,进行了绒绣再创作。过去这个厂的产品,最多的不过用了300多种颜色,而绣制《祖国大地》却用了1200多种颜色,还第一次使用了金线和彩色丝线,使画面的受光部分更加灿烂辉煌。43双巧手协同工作,进度一致,用500多斤绒线,经过640多万针,68个日日夜夜,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这幅巨大的作品,并亲自护送到北京,把它装镶在毛主席纪念堂的厅壁上。
穿过北大厅两侧的金丝楠木雕花大门,便进入瞻仰厅,正面墙壁的白色大理石上镶嵌着金光灿灿的大字:“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永垂不朽”。厅中央是嵌着金色国徽、党徽、军徽和题着1893—1976年的黑色花岗石棺座,周围是盛开的鲜花,棺座上安放着晶莹透明的水晶棺,毛主席的遗体安放在水晶棺内。他穿着灰色的中山装,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遗容像生前一样安详。
步出瞻仰厅,再往前走便来到南大厅。这个厅的天花板上是15盏顶灯组成的3组葵花灯,地面铺有朱红色地毯。北面汉白玉墙上刻着毛泽东手迹——《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五
纪念堂南北大门的两侧,各有两座巨大的人物群雕。
北大门的群雕题为“丰功伟绩”,在两面刻有毛泽东浮雕像的大旗下,塑造了36个人物群像。
北大门东面一座人物群雕,表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座群雕由4组人物群像组成。
第一组人物群像,反映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其中有手持大刀的暴动队员,有紧握梭镖的女赤卫队员,也有屹立在井冈山五大哨口的红军战士,还有高举革命火炬的安源矿工,以及两个跟随毛主席长征的红军战士。
第二组人物群像,反映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中有扎着羊肚白毛巾的民兵,有杀敌的女游击队员,有活跃在青纱帐里的敌后武工队队员,也有手执短枪的八路军指挥员。
第三组人物群像,反映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这里有支前民工正在运送弹药,有冲锋枪手正在射杀敌人,有爆破手抱着炸药包扑向敌堡,有司号员吹起进军的号角,也有指挥员振臂高呼的形象。
第四组人物群像,是高举红旗的工农兵形象,象征着中国人民在毛泽东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为这些浮雕而创作的大型画幅,都是以表现革命圣地为题材的。
老画家魏紫熙曾在1975年冬到井冈山深入生活。他以险峻的黄洋界为近景,把气势磅礴的罗霄山脉拉近,满山松柏,用一片朱砂染红,展现出红色摇篮井冈山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魏紫熙画的是秋天的井冈山,而大画家李可染画的则是春天的井冈山。李可染时年古稀,又有脚病,接受了为纪念堂作画的任务后,为了能亲身到革命圣地井冈山,他到医院做手术,截掉了3个左脚趾,两个右脚趾。他到井冈山时正值雨季,山高路滑,但他在同行的同志帮助下,3次登上黄洋界、朱砂冲。
时已65岁的著名画家关山月,曾两次去井冈山。这次,为给纪念堂作画,他又一次到井冈山、韶山、遵义、延安等地方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创作素材,攀登高峰毫不畏惧。
北大门西面的一座人物群雕,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毛主席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这座群雕也分4组人物群像。
第一组描写亿万翻身农民响应毛主席号召,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其他3组人物,有肩扛扁担、英姿飒爽“铁姑娘”的形象,有手握刹把的大庆油田工人和手捧石油样品前来报喜的女采油工的形象,站在她们身后的是钢铁工人。
南大门的群雕题为“继承遗志”。
南大门西侧的一座,有陆、海、空三军战士和保卫祖国边疆的各民族民兵的塑像。在他们后面,是一个踏上征途、回首瞻仰纪念堂的少数民族宣传员,他的后面还塑造了一个革命老干部和一个青少年的形象。
南大门东侧的人物群雕,表现了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主题。
这4座人物群雕,是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位优秀的雕塑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两组群雕的位置和排列方向上,运用了我国传统的“八字门”建筑形式,采用对称八字形平面。雕像高8.7米。
4座人物浮雕,历经7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才告完工。
六
1977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在纪念堂北大厅隆重举行。
大会由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主持。下午3时,叶剑英宣布大会开始,全体肃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乐《东方红》。
在肃穆的气氛中,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缓步走到纪念堂北大厅毛主席坐像前敬献花圈。中共中央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政协也都献了花圈。
毛泽东主席的亲属也献了花圈。
献花圈以后,全场肃立默哀,沉痛哀悼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
接着,华国锋发表讲话。
大会在高昂的《国际歌》声中结束后,与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瞻仰大厅,瞻仰毛泽东主席遗容,向毛泽东主席的遗体鞠躬致敬。这是毛主席纪念堂落成之后第一批瞻仰者。随后,参加大会的各方面负责人和首都群众代表列队走进瞻仰大厅,瞻仰毛主席遗容。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上一些人曾传播毛主席纪念堂将要被拆除的小道消息。1980年8月,针对社会上一些谣传,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时作了一个说明。他说,建毛主席纪念堂是违反毛主席自己的意愿的。50年代,他提议所有的人身后都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遗体,不建坟墓,并第一个签了名。中央的高级干部、全国的高级干部差不多都签了名。现在签名册还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做的这些事,都是从为了求得比较稳定这么一个思想考虑的。邓小平明确表示:我不赞成把它改掉。已经有了的把它改变,就不见得妥当。现在世界上都在猜测我们要毁掉纪念堂。我们没有这个想法。
责任编辑谢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