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亚雄 刘 军
摘要:通过理论论证和实证材料分析,考察了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及金融危机给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造成的影响,认为:金融危机给资本主义以很大打击,但并未导致其崩溃;资本主义进入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仍具有生命力;金融危机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并成为其危机的常态。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克服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在危机中获得认同和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条件并不充分;中国社会主义成功地抵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中国模式还不成熟,因此,取得普遍意义和优势地位还有待时日。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前途;命运
中图分类号:D52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6.002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演化成全球性经济危机。它不仅对美国造成巨大的冲击,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社会财富市值大幅度缩水,工资福利下降,失业和贫困人口增加,市场和消费低迷。在危机的影响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出现更迭,政局动荡不安,社会失望和悲观情绪蔓延。可以说这次危机不仅仅是一次经济上的危机,不仅仅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危机,而是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在内的全面的世界性的危机。这次危机到底到什么时候能走出低谷,现在还无法预料;对其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客观而中肯的评价,也还为时尚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要远远大于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鉴于这次金融危机对社会产生的全方位的巨大影响,人们自然要重新审视和思考未来社会发展的前途、发展方向及发展程度。本文拟从金融危机起源和本质的角度探索它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关系,以期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进行一定的预测和展望。
一、金融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崩溃
(一)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经济危机尽管席卷全球,但是那些热衷于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侵害最早,程度最深,金融领域和虚拟资本领域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实体经济领域。据统计,危机发生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大幅度衰退,其程度堪与1929年—1933年的大危机相比。大量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工人失业,在职工人工资和福利下降。从目前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GDP 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大幅度下降, 10月份的失业率达到10%,超过26年来的最高点[1]。日本去年全年GDP下降0.7%,为1999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出现35年以来最大的季度降幅[2]。欧元区国家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是1.2%,2009年将只有0.1%。欧洲联盟27个成员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是1.4%,2009年只有0.2%。其中,德国经济已经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去年第四季度降幅高达到2%[3]。英国经济面临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困境,第三季度降至负0.6%,创199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英国失业总人数攀升到186万,失业率达6%,为1999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4]。经济危机使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赤字剧增,冰岛政府资不抵债,陷入破产的境地。据美国彼特•皮特森基金会总裁兼CEO大卫•沃尔克的估计,美国把2007年所有显性和隐性债务加在一起,总额高达53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年GDP的总和[5]。据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只有2.2%,发达国家将遭遇自194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跌幅达-0.3%[3]。而且金融危机已严重损害了实体经济,突出表现在消费和投资减少,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恶化。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轮经济下滑比原先预期的更加严重,而且将持续更长的时间。这次危机大大减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使得其国内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政府威信和合法性基础遭到质疑,资本主义遭受到二战以来最大程度的全面性危机。
(二)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
对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人把症结归因于新自由主义政策,如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6],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入了死胡同,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哀叹新自由主义是不正确的。一些人则把原因归结为道德沦丧,呼吁我们不仅需要金融教授,还需要道德教授[7]。德国前总统施密特认为,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疾病是肆无忌惮的贪婪和“市场极端主义的异端”,现在到了急需纠正金融业错误发展的时候了[8]。还有的人把危机归结为“市场失灵”和经济周期,主张通过平衡好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管制的关系以及金融业与经济整体发展的水平的关系来避免经济周期。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不负责任的放债以及信贷和资产的泡沫[8]。有些人还把金融危机归结为不合理的全球金融体系,认为这种经济旧秩序使得发达国家控制了经济调节机制,使得全球经济体系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限制和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金融危机就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当然,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集中在政策或体制层面,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源。其实,金融危机的内在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自由资本主义政策实施的程度及国家经济体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只不过影响了危机的深度和广度。美国前财长拉尔森就意识到了这点,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学者大卫•科兹也指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一种特殊制度的产物[9]。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利润最大化,这种追求导致了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结合形成了金融资本,国家形态和经济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质的变化,进入了虚拟资本主义阶段。国家经济管理的目标,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基于实体经济的生产价值创造转向更加虚拟化的财富净值管理,并推动财富存量的集中和财富净值的最大化。这已经超越传统的GDP增长率、通货膨胀控制和就业增长,成为美国国家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经济自由化与金融创新就成为垄断寡头最大程度上攫取利润的最迅速和有效的手段。因此,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金融资本主义阶段。法国总统萨科奇认为,经济危机是金融资本主义取代企业家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它重投机轻实业,重金融资本轻生产资本,重流动资本轻固定资本,重短期利益轻长期利益,重财富标志轻财富本身。它扭曲了资本主义的正常逻辑,是一种不负责任甚至不道德的制度[8]。如果不从负债增长模式向劳动增长模式转变,就无法平衡国家和市场的作用;如果不对金融业进行深刻的管理和调整,就无法赢回失去的信任,也就无法战胜经济衰退。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暴露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一种矛盾累积,即金融资本严重地脱离了产业资本, 资本家试图通过金融创新制造虚拟需求,以支撑虚假繁荣。1987年的股市崩盘,1994年拉美的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都是刺激经济的“泡沫”破灭后的必然结果。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不根本改变,经济危机就会经常性地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金融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有所扩大。一方面,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主要资源放在拯救金融机构上,纳税人的钱被补贴给金融寡头;另一方面,工人失业大增,收入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一些福利也被取消,这就大大加剧了本来差距就很大的社会贫富矛盾。二是经济危机加剧了“南北”矛盾,金融危机本来是“南北”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尤其是美国,凭借美元的发行不断向国外转嫁危机,美元成为美国无偿获得国外财富和优质资产的主要手段。三是金融危机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如何维护金融和财政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大国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尤其是欧洲与美国,日本同美国以及欧洲与日本在很多问题上无法达成共同意见,局部战争和威胁在一些时候以更加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总之,金融危机削弱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并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很难恢复其过去的地位和荣光,资本主义被替代是历史的必然。
(四)资本主义仍然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经济危机的出现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终结。它一方面暴露出资本主义自身的严重局限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修正的能力。美国、日本、欧洲都在采取自我调节的措施表明了这一点。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问题。从制度层面上看,资本主义仍然有调整的空间,因此,谈论资本主义崩溃为时尚早;从体制层面上看,在加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监管问题、信用问题和资本主义自私和贪婪性方面,资本主义可以进行体制创新加以约束和调整。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推进和全球化的扩展,资本的扩张仍在继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仍然具有回旋的余地,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红利仍然存在,因此,资本主义仍有一段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从资本主义仍然在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而这次危机只不过是资本主义阶段性发展中的一次比较大的挫折,它反过来会促使资本主义关注平稳和可持续发展。当然,这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梯,因为危机把它的深层矛盾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从现实层面看,美国政府在投入7 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之后,欧洲联盟成员国政府也宣布了17 000亿欧元的大规模救市计划,让银行业暂时躲过了连锁倒闭的危险。同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制订产业振兴计划,开发新的能源和产业,刺激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一系列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的建设,这些措施均已获得良好的效果。一些现象表明,世界经济在缓慢回升,美国GDP在经历了4个季度的负增长后逐步转为正增长,即使一些国家没有实现正增长,但是,降幅已经下降,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的情绪比较稳定,这表明资本主义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治理措施,这保障了资本主义在一定阶段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因此,那种“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生活下去”的革命条件暂时并未出现。
二、金融危机必然导致社会主义胜利
(一)金融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了社会主义的价值
这次金融危机使得社会主义获得了一个重新被认识的机会。如果说1991年是对社会主义一个全盘否定的话,那么这次则是一个彻底的平反。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得到空前的认可。人们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不是世界历史的最后选择,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资本主义尽管经过多次调整变得更加成熟,也对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但是,它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制度缺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事实上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和必然性,其对资本主义的替代,不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而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许多人开始抛开意识形态的局限,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这无疑把人们从资本主义崇拜和新自由主义的教条铁幕中解放出来,为社会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少人回归马克思,重新研读《资本论》就反映了这一点。当然,资本主义的灭亡意味着社会主义的胜利,这种提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非此即彼的做法无疑具有强烈的形而上学色彩。如果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长远发展观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但是,从目前的金融危机来看,我们还很难断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就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我们也不能断言社会主义就必然胜利。因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需要客观的历史条件,即,“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生活下去”。很显然,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个条件还不能得到满足。
(二)金融危机推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积累
金融危机大大削弱了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让它们无力和无暇顾及对全球的掌控,不得不对世界各国进行一定程度的让步和放松,这就给发展中国家以独立发展的良好机会。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由原来的15%上升到25%,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衰落和产业的虚拟化,比例会越来越大。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有力量来改变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旧秩序[10]。同时,经济危机导致工人工资福利降低和失业的增加,促使了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在蓬勃发展起来:欧洲和美洲,罢工和示威游行此起彼伏,极大地动摇了资本主义的基础;南美洲的左翼势力陆续上台执政,绝大部分国家政权落入左派的手中,他们推行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提高了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原来的东欧和俄罗斯,左翼政党十分活跃,他们利用经济危机对新自由主义右派进行坚决的还击,唤醒了长期压抑的革命热情。亚非拉各国开始从新自由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独立自主发展自己,取得巨大的成功。总之,相对于前一阶段社会主义处于低谷来说,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确开始复苏,并积蓄力量向更高程度发展。但是,目前社会主义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社会主义的感召力还有待加强,国际社会主义势力整合还有待时日。拉美只有查韦斯明确宣布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他的主张到底有多大的现实性和可持续性我们还很难预料,而且拉美所主张的到底是不是像大家公认的科学社会主义还难以界定。因此我们很难说现在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时候了。
(三)社会主义并没有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获得认同的优势
由于过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模式的缺陷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加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以及资本主义经历了一段长期平稳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影响根深蒂固。许多人还希望在资本主义中寻找出路。即使对资本主义失望的人,也很少想到社会主义,这从社会舆论和社会精英人物的观点和态度中可以看出来。一些人认为金融危机是新自由资本主义的危机,其实就是基于这种态度。可见资本主义全面统治及其意识形态控制在当今十分突出。这无疑扼杀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社会运动缺乏社会动力。从世界层面看,我们也的确难以发现很有说服力并且公认合理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榜样。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经济危机中表现突出,但是,从总的形势来看,社会主义并没有取得同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其他现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前景和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而且与中国发展道路类似。尽管这些国家的GDP总量上升很快,但是,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就是中国的GDP总量,也只相当于美国的零头,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同许多非洲国家为伍。在世界重要的国际性机构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牢牢控制着领导权,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是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从科技文化方面看,美国等大国掌握着影响和决定未来的战略性科学技术,它们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机制仍然占据明显优势,文化霸权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另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良好的生态,成熟的市场和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都对普通民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尽管大家对中国社会主义很看好,但是,除非等到中国发展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人们对中国有足够的了解后,才会想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替代,而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积累。而根据中国的发展战略部署,中国到这个世纪中叶,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想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大国,至少还要几十年,因此,现在谈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还为时尚早。
三、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及其世界意义
(一)中国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
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不仅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而且通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用事实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存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从经济方面看,我国的公有制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质和量都有明显增强,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的格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的年均增长6.1%的速度,也比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的速度略高,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水平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11]。国有企业资产从1978年的0.72万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35.5万亿元,已有20多家国有企业进入世界经济500强。2003-2007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1.02%,而年均通货膨胀率只有2.64%[12]。1978年中国GDP总量为3 645亿人民币,2008年达30多万亿。2008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进出口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22%。从1978到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9倍,农村纯收入增长了30倍。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2008年的22 698元,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底的2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11]。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社会主义赢得了良好声誉,为苏东解体后的社会主义树立了一面大旗,从而极大支援了世界社会主义。
(二)中国成功抵御了最近的世界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发生,对我国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出口依赖性比较高,因此,经济危机直接减少了中国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出口。中国外贸出口下降明显,工厂关闭,2 000多万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被迫返回家乡。尤其是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经济每季增长率在下降。为了克服困难,中国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策略,投入4万亿人民币刺激内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计划,加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支撑,提高社保水平。这些措施,使得中国不仅很快度过了难关,而且对世界各国抵御和战胜危机带来积极影响。同时,这次金融危机为中国调整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最优比例和最佳作用提供了一个契机。中国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集中于社保及消费方面, 其用意在致力于对偏重投资及出口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因此, 以此次经济危机为契机,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正在对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长期转型进行思考。我们预计,中国的内需消费会在中国未来的经济架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重。据统计,2009年,中国基本上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在金融上相对稳定,同时GDP增长率还能保持8%的国家[13]。这在各国经济增长很少乃至负增长的状况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许多国家希望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认为,中国被世界寄予了尽快“找到应对全球危机钥匙”的期盼[13]。欧盟财政规划和预算事务委员达莉亚•格里葆丝凯特也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这轮经济危机是无法完全得到解决的[14-15]。许多非洲国家希望中国帮助它们渡过难关,拉美国家在讨论 “中国模式”与“拉美模式”、“苏联模式”以及“美国模式”的区别,并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这个成绩的取得,一是依赖于中国经过长期的建设所奠定的雄厚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二是依赖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发挥了重大作用。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及其突出民生的国策,中国就不可能克服经济危机。而这恰恰就是社会主义的优势所在。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克服危机的能力,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加突出,而这些都是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获得的。可以说,中国正为世界社会主义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
(三)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有待提高
中国社会主义尽管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反对金融危机的胜利。但是,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中国还远未取得绝对的优势,这不仅表现在中国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零头,而且人均GDP只达到非洲中等国家水平。但是中美差距毕竟在逐步缩小。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的人均GDP和人均财富仍然较低,基尼系数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各种社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环境问题也比较严重。我们面临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经济结构的低层次;中国存在各种形式潜在的社会危机;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和内外统筹能力的不协调性;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的脆弱性;我们周边地缘环境的复杂多变;中国统一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跨国非传统安全和国内矛盾结合的危险性;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共同利益和战略利益的一致与冲突并存;全球治理能力和国民素质准备不足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涉及到社会治理问题,更重要的依赖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尽管现在大家都在探索中国模式和中美共治,但是,到底什么是中国模式需要明确。既然是模式,就需要长期稳定和行之有效,并且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从现实的层面看,我们的各种制度设计和安排还有待进一步建立、提高和完善:如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效率及合理的分配制度;科学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成熟的宏观调控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管理等。只有这些制度和体制比较成熟,我们才能说中国才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中国的科学发展才有制度性保障,中国发展道路和理论才有世界普遍性意义和价值,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才能更加巩固。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资本主义才有可能被社会主义所替代。
[参考文献]
[1]美联储本周可能维持利率不变[EB/OL].网上看报,(2009-11-03)[2009-11-10].http:∥newspaper.mofcom.gov.cn/aarticle/guojyw/200911/20091106597087.html.
[2]日本经济衰退给中国什么启示?[EB/OL].新华网,(2009-02-18)[2009-11-09].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2/18/content_10838751.htm.
[3]夏友富.金融危机对欧盟经济和中欧经贸发展的影响及应对建议[EB/OL].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2009-11-09].http:∥www.china-esc.org.cn/news.asp?id=625.
[4]陈文仙.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陷入困境[EB/OL].中国军网,(2008-12-26)[2009-10-09].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8-12/26/content_1599296.htm.
[5]全球经济将经历三年衰退滞缓期[EB/OL].柳州商务网,(2009-04-17)[2009-11-10].经济参考报http:∥www.lzcommerce.com/news_view.asp?ArticleID=11911.
[6]陆克文.新自由主义是全球金融危机祸首[N].参考消息,2009-02-10(1).
[7]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G].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出版社,2009:47-49 .
[8]戚明义.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和政治家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J].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2009(22):19-32.
[9]新自由主义之果 金融危机笼罩美国: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大卫•科兹的对话[EB/OL].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008-10-16)[2009-10-15].http:∥ssic.cass.cn/yb/3/8-3.html.
[10]常欣欣,毛德儒. 经济危机视野中的资本主义走向与社会主义前景[J].科学社会主义, 2009(3):25-30.
[11]教育部思政司.聚焦: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出版社, 2009:5-14.
[1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 学习出版社,2009:84.
[13]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J].时事报告:内部稿,2009(8):7.
[14]范正伟.与百姓更近与世界更近[N].人民日报,2009-03-07(5).
[15]写在胡锦涛出席G20峰会之际[EB/OL].新华报业网,(2009-04-01)[2009-10-10].http:∥news.xhby.net/system/2009/04/01/010472911.shtml.
(责任编辑 文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