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笑面对学生的成长

2008-12-29 00:00:00刘党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10期


  
  〔关键词〕教师;学生;微笑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即教学要“以人为本”,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看待。我们知道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人,但有时也免不了有过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尊重和唤醒学生的情感和个性,保护和宽容学生的过失,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都能面带微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在微笑中快乐学习,在微笑中健康成长。
  
  一、用微笑陶冶学生的性情
  
  人们常说:“心情好了,做啥事都有劲。”学习也是如此。这一天的心情好了,对学习会特感兴趣,学习上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从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开始,我就有意识渗透微笑教学。初一刚开学时,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教室里静极了,我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说:“同学们,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笑得最甜。”学生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我趁机翘起大拇指说:“大家笑得多甜呀!多可爱呀!老师喜欢你们。以后,老师来到教室,你们就送个微笑给老师,老师也送一个微笑给你们。到期末,我们评出班中的‘笑星王’,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好!”从那以后,微笑常常挂在学生们的脸上,我们天天都有好心情,每节课都上得有滋有味。同时,微笑也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塑造着学生的性情。有一次,一位调皮的男生把一位女生推倒了,这位男生来到我跟前,笑嘻嘻地说:“老师,我错了!”我问:“你错了,为什么还笑呢?”他说:“我笑是
  想请您原谅我。”我听了,感动得直说:“好!好!你有错就改,是个好学生。老师奖你一个微笑。”
  
  二、用微笑呵护学生的个性
  
  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体验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更要以微笑来呵护这种有个性的体验。在教学中,我常以微笑赏识、鼓励学生大胆说“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跟他的不一样”,“我比他的更好”,“我又想到了更好的”……这样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充分展示自我,勇于探究新知。
  对那些胆子小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细心呵护。在他回答不出问题时,要给他留一个空间,用微笑给他信心,给他勇气,而并不是简单地请他坐下。例如,在教学《人是什么》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伊甸园”式的幸福和离开伊甸园后的自由之间你会选择哪个?这时,我发现一位平时胆子较小的女生举手,就请她回答。她站起来一紧张,舌头直打结:“我会,会,会……”满脸涨得通红。我微笑着说:“不要着急,你先坐下,调整一下思路,老师再请你解答,好吗?”她笑着连连点头。我接着请另一位学生回答,他说:“我会选择自由。自由从哪里来?必须要先离开伊甸园,这样才能逃脱上帝的掌控。”这时,她眼睛一亮,大声说:“老师,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我笑着说:“我们再给这位同学一个机会,请她把刚才的话说完,好吗?”大家都拍手说:“好!好!”她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选择离开才能自由。有了自由才能幸福。幸福哪里来?幸福就来自于自由,依靠自己的双手与智慧的再创造。”她的回答赢得了全班的掌声。
  
  三、用微笑调剂学生的情绪
  
  微笑不能滥用,要不就会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我常常用“一个眼神”、“一个大拇指”、“一片掌声”、“一个OK”、“一句简单的夸奖语”来充当微笑教学的调味剂,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和呵护。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学习真正的主人。
  教学实践证明:当你微笑着走进一个新班,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亲切、愉快;当你找学生谈话,用含笑的眼睛注视学生,会使学生放弃戒备心态,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 ;当学生在课堂上因紧张、拘谨而无所适从时,你的笑是一种鼓励;当学生成功了,你的笑无疑是一种褒奖……当学生有了疑难时,面对一脸严肃的你,学生又怎会向你说出他的心里话?而微微一笑,却可以让学生感到老师的鼓励、赞许或是期盼。在你微笑的注视下,学生会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微笑会像一个加油站,让学生焕发出无穷的活力与热情,帮助学生自信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复兴中学。电邮:danghua_2007@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舒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