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辅导;高中; 高考
一 、问题产生的背景
高考是目前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必经之路,它既是影响学生们前途的大事,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几乎所有的人在重大考试之前都会感到有心理压力,适当的心理压力可以使人努力学习、沉着应考,以提高考试成绩,但若心理压力过重,也会影响其原有水平的正常发挥。为此,我校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高三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这项工作通常是在高考前的一两个月进行,它无疑能对调节学生在考场上的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辅导实践中我们发现,仅仅在这时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远远不够的。
我校是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学生、家长的升学期望较高,他们更需要从知识到方法、从情感到行为、从应考策略到心态调整等全方位的心理辅导。为此,我校从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在近十年应考辅导实践基础上的应考系列心理辅导活动,以帮助学生们坚定信心,从容应考。
二、高三年级应考系列心理辅导活动探索
(一)调查了解学生的应考困惑,制订周密的辅导计划
校心理辅导中心在各班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困惑,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应考心理辅导活动作好准备。从调查中我们得知,学生们普遍关注对各学科知识的复习,关注考试成绩。据此我们制订了周密的辅导计划,形成了详细、周全的应考系列心理辅导活动日程安排,确保应考辅导活动效果落到实处。
(二)教会学生应考复习策略,培养坚定的自信
我们对学生们在应考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困惑进行分析,发现导致考试焦虑的最根本原因是学生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考卷上的试题缺乏信心,没有把握,而且越是没有把握就越容易引起考试焦虑。在细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心理辅导中心的优势资源,聘请心理辅导骨干教师以及我校各学科享有盛誉的教师,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在心理辅导中心每天中午开放的时间,义务为高三学生做一次专题性的学科复习策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参与。
(三)进行多种应考心理训练,使学生掌握应考的多项技能
奥林匹克十项全能冠军得主詹纳说:“奥林匹克水平比赛,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高考也如同奥林匹克水平比赛,在市级重点中学学习,经历了多年的艰辛努力,应当说已经具备了高考竞争的实力,但若想在高考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甚至是超水平发挥,无疑是对学生心理的极大挑战。为此,在应考系列辅导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多种应考心理训练活动。
1.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放松训练
在指导学生掌握复习策略的同时,由我校聘请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对部分心理紧张、害怕考试的学生进行放松训练,体验采用呼吸放松、肌肉放松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的效果。指导学生在应考复习阶段每天坚持做放松训练,学会调控紧张情绪,掌握应考心理状态调节的技能。
2.对学生进行生物钟调整训练
处在备战高考的紧张阶段,学生们每天都要复习到深夜,甚至周末也会因为安排得过满而不能有效地缓解疲劳,生物钟处在非同寻常的运转状态。高考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相同的情景下的公平竞争,个人正常水平的发挥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体力的保证。为此,在距高考一月有余的时间段上,我们对学生进行生物钟调整训练,通过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物钟活动的规律,从中寻找高考考试具体时间安排的科学依据,领悟个人生物钟调节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做出考前一个月中每周的调整计划,争取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辅导活动,使学生形成健康、平和的心态
1.举办应考手拉手大型团体辅导活动,解决亲子间沟通的困惑
随着高考脚步的临近,从学校到家庭的气氛逐步变得紧张起来。少数学生家长由于不知如何指导孩子应对大考,常常将自己的紧张心理转嫁到孩子身上,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复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孩子的心情。为此,我校心理辅导中心组织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手拉手心贴心”——高三应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师、学生、家长通过共同参与几个不同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感悟在备战高考过程中手拉手、心贴心战胜困难的力量;促进亲子间的理解,增进亲子的感情,体会面对高考挑战时自身的角色任务;帮助学生、家长缓解考前紧张、焦虑的心理,增强自信,从容应对。辅导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家长、学生在活动中紧紧拥抱在一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深入班级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解决班级的共性问题
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心理辅导教师深入到高三的各个班级,开展了“考前积极心态调整”、“直面压力,从容应考”、“应考心理准备”等多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由于紧密联系班级的实际问题,活动形式生动活泼,调动起了学生的智慧,产生出了多种易被学生接受的、应对心理困惑的办法。
3.组织小团体辅导活动,解决一部分有应考困惑学生的共性问题
心理辅导中心根据学生们的疑问,又为部分高三考生和家长作了题为“考前20天怎样合理安排”的小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引导学生自我辩驳,以学长克服考前困惑的成功经验为例,让学生自主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开展个别咨询以及家庭心理辅导,创造良好的应考氛围
在近几年心理辅导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考前紧张、焦虑往往是家长的期望超出孩子的能力水平,当孩子达不到期望目标时,家长表现得过于紧张,于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在为这样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时,我们同时要面对家长,将个别咨询与家庭心理辅导结合,取得了明显效果。
三、反思
高三年级应考心理辅导系列活动的探索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应考辅导应以学生为本,从本校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全方位的应考辅导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途径;应考辅导策略的出台是教师、学生、家长集体智慧的体现;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应成为应考前线教师、学生、家长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作者单位:天津市新华中学,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于 洪 终校/舒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