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接收留学生的大国。根据英国高教统计局统计,2003-2004学年度英国共吸引了249 285名外国留学生到英国各类学校学习(如表1所示)。英国成为接收留学生大国有很多原因,比如历史渊源(曾经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至今还与这些地区保留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和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据统计,在世界200强大学排名中,2004年美国有60所入围,英国30所;2005年美国54所,英国24所,考虑到英国只有122所大学,而美国至少有3000所大学,因此英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英语是主要的流通语言,比如互联网上85%的内容以英语为载体。英国政府在语言推广方面一直不遗余力,英语的推广与英国吸收外国留学生起到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历史形成的英语优势地位
英国占领大片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时,为推进奴化教育,也为统治便利,积极在各殖民地推行英语教育,甚至把部分殖民地人士派遣到英国本土学习。随着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的强大,英语势力逐渐扩张。1934年英国开始统计外国留学生,把殖民地单独列为其他英属国家(Other British Countries)充分说明了英国对殖民地国家奴化教育的重视。
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国力衰落;美国兴起,成为超级大国。同时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及一流的科技成为外国留学生的最大吸纳国,但这对英国并没有构成严重冲击,虽然美国经济发达,但接受能力有限。作为同属英语国家的英国,借助语言优势,也在留学事业中分得一大块蛋糕(如表2所示)。
20世纪下半叶,互联网兴起,势不可挡。由于美国是互联网的发祥地,英语便成为主要载体,互联网上的内容多半用英语刊登。
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战后的冷战局面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以苏联解体而告终。两个超级大国中唯美国实力仍存,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西方在世界上的影响加大,自然成为各国学习考察的重点对象。英国也获得了这样的优势。
二、积极推广海外英语教学
1. 英国积极在海外推广英国文化
1934年,英国专门成立了英国文化委员会。70多年来,英国文化委员会在推进英语教学方面成绩卓著,为吸引留学生奠定了深厚基础。派遣英语教师是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外籍教师多是英国文化委员会派遣的,英国发音也因此占据了中国英语学习的主导地位。
2. 编写输出教材和工具书
亚历山大(L.G.Alexander)编写的《新概念英语》自20世纪60、70年代出版以来,成为教材的“常青书”,至今仍是畅销教材。这样的教材还不在少数。字典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英国在这方面也是处于急先锋地位。《牛津英语词典》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也成为很多英语学习者的案头必备字典。近年来COBUILD系列字典也很畅销。
3. 录制英语教学节目
美国虽然也有英语教学节目,却远不如英国的教学节目设计精良。英国广播公司录制的《跟我学》节目风靡一时,凯瑟琳·弗劳尔(Catherine Flowers)、彭文兰等节目主持人也一时成为名人。
三、借助语言测试
吸收外国留学生不是一时的短期行为,生源质量必须有所保证。为保证外国留学生的入学水平,维护英国高等教育在世界的声誉,英国通过语言测试保证学生能听得懂,跟得上。在语言测试J0S8Xnxt7x8eOq6t1BmCa6W08VbYhRlTNKyeurqQKUg=方面,英国一段时期内曾落后于美国。美国的TOFEL、GRE、GMAT等考试流行一时。不过英国能及时调整政策,发挥优势,挖掘出效果更好的IELTS测试。外国留学生一般需要取得6分或6.5分的IELTS成绩方能入本科学习,研究生要求则更高。这套测试系统由剑桥大学、英国文化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国际教育署共同研制,具有极大权威性。不仅英国、澳大利亚认可,其他英语国家,包括加拿大、新西兰、爱尔兰甚至一些非英语国家,如荷兰等也都认可。
对于英语水平达不到要求的,英国驻外使馆一般不发签证;或者申请者只能申请英国的语言学校,达到要求后方能申请大学。为保证语言学校的教学质量,1960年,英国认可的英语语言服务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Recognised English Language Services,ARELS)成立,负责对英国1 000多家语言培训学校和机构的认证工作。该机构有215个会员,管理英国英语认证规划。平均每三年对所有语言学校进行一次审查,促进学校自律,为学生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教学。
当然,英国还通过其他手段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迫使学校不随意降低标准录取学生。这些手段包括科研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教学质量评估(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TQA)等。高校若任意录取水平未达到标准的学生(包括语言未达到标准的学生),其评估就会受影响,从政府得到的拨款就会受牵连。这些措施初期似乎限制了英国高校接受外国留学生,但由于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保障,英国获利更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高校招收到合格或者优秀的学生,学校的教学科研得到促进。高质量的学校总能吸引留学生,英国留学生事业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其次,语言学校吸纳众多语言生,获利匪浅。再次,促进英国语言测试的发展。英国语言测试一开始落后于美国,美国TOFEL、GRE考试等占了先机,但是英国开发了自己的考试系统IELTS,由于其结构严谨,受到普遍推崇,大有与美国TOFEL抗衡的势头,间接地起到了宣传英国教育的作用。
这些措施维护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是英国接收留学生人数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英国也从接收留学生事业中获得丰厚利润。据统计,2004年英国从留学生学费及相关费用中获取的利润为102亿英镑。
英国利用语言优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还将延续现有政策和做法。
(作者单位:中国驻英国使馆教育处)
责任编辑 张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