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根据对企业用人单位的调查,我国高职教育应加强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包括知识迁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质修养、心理素质等。培养“软技能”首先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软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其次,要进行从高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到课堂教学方式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观念贯穿整个过程。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软技能 综合素质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市场有一种怪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一方面每年有数百万计的高职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而另一方面,社会企业用人单位又高呼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难求;一方面职业院校认为自己在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的技能型毕业生,而另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又抱怨高职毕业学生和它们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它们要为录用的毕业生支付很高的适应期成本。这些现象表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并没有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同,也表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缺乏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较好的行业岗位业务适应能力。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才能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现代人才市场的需求?
最近,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学研究室与德国凯泽斯劳腾技术大学(Tu Kaiserslautern)社会学院合作,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招聘政策进行了实证调查,认为“多数行业、专业和管理人员技术能力缺乏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然而,专业和管理人员缺乏‘软技能’的问题却很严重”。因此,这个报告得出一个结论:职业教育中目前还普遍缺乏一个重要内容,即在现代生产中亟需的工作岗位上独立和自我负责地行动以及参与现代工作过程的能力。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的不是专项技术职能,而是“软技能”,而且这种技能比专项技术职能更为重要,被企业认定为关键能力。
二、企业需要员工具有哪些“软技能”
“软技能”是相对于专业技能而言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那么相对于职场而言,哪些素质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呢?
美国职教界在调查分析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制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综合素质培训的五种基本能力和三项基本素质。五种基本能力分别是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的能力,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三项基本素质为基本技能、思维能力与个人品质。它们强调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以适应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劳动力的流动性。
我国也有学者提出,我国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进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职业适应性的素质教育,具体为:(1)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内在素质指内化于精神层面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业务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是指外显于人的行为层面的素质,包括行为习惯素质、人际交往素质、身体运动素质等。(2)结构性素质与渗透性素质。结构性素质包括智力商数(IQ)、情绪商数(EQ)、行为商数(AQ);渗透性素质是指人的思想道德,它渗透于人的智商、情商和行商各个方面,并通过它们起作用。(3)单一素质与综合素质。单一素质是指某一方面素质;综合素质是指人的整体素质或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是指具有宽广知识基础和多方面能力,能够敏捷思维、快速地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来自企业的声音则认为“软技能”是“工作过程中的计划、系统性思考、灵活性和创造力”,“相对岗位的‘硬技能’而言,‘软技能’即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
显然,“软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且社会制度、文化传统背景,甚至企业文化的差异都会对人才“软技能”提出不同要求,因此,我们很难对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综合起来,笔者认为,高职学生除了掌握专业方面的技能外,还应具备以下几种“软技能”。
1. 知识迁移能力 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岗位要求变化很快,专业技术和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他终身所用的知识。从岗位要求看,21世纪的全球化浪潮使每个行业、每个人都面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和调适理念、调整心理、调理技能的挑战。新的市场规则和国际标准,现代管理模式和灵活的经营方式,综合的素质和发展的技能,都有待于人们去学习、掌握和养成。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使企业改进运作方式,引进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改进生产技术和设备,而这些都需要它的员工具有这种应变能力。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难以满足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椐统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每隔4年,就有75%的知识被更新。换句话说,一名大学生进校第一年所学习的知识,到他毕业时,75%已经需要重新审视。知识更新的加快,要求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技能,还有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不断变化的领域中,以适应岗位的变动和技术能级的提升。
2. 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企业招聘人员,无一例外强调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即便是技术职位招聘也是如此。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人,能对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作出迅速的调整、适应,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富有同情心,具有团队精神,包括善于与团队其他人沟通协调,能扮演适当的角色,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助人,能很快获得他人的认可,在工作中能得心应手。
3. 分析、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更青睐那些能有效整合信息并能准确和富有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又善于独立思考,能不断地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的人。相反,呆板、按部就班的人则不受欢迎。
4. 人文素质修养 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心理学、经济、法律、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能提高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健全人的心智,开拓人的视野,使人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修养,能很快地融入企业的文化中,受到企业的欢迎。
5. 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里,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工作岗位变化较多、较快是发展趋势。因此,现代工作岗位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耐挫力、应变力、发展力,以适应从业后可能遇到的各种变化。此外,高职生往往从事的是第一线岗位的生产、服务工作,有可能遇到工作环境差,待遇也不令人满意的情况,这就要求从业者要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正视现实,以积极的生存心态与发展需求去应对,养成良好的就业信念与从业心理。
三、培养学生“软技能”的途径
“软技能”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增开一两门课程就能达到的。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教学改革力度不是很大。究其原因有多方面,而最为主要的是观念陈旧,很多人认为,高职教育只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拿到一张毕业文凭就可以了,甚至将高职教育等同于职业技能培训。这种“唯专业教育论”只重视专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