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对策研究

2008-12-29 00:00:00蒙菊花
世界教育信息 2008年6期


  [摘 要]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新回归具有突出意义,同时也存在政策方面的诸多不足。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三点建议:首先扩大免费范围,建立中央与省级财政按比例分担的财政投入机制;其次建立多层次的免费师范教育体系,加紧建立配套措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再次建立激励与淘汰型的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师范生 免费教育政策 对策
  
  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京师大学堂时期。长期以来,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1997年高校扩招后,师范院校开始征收学费,免费师范教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并出现了师范院校生源质量也随之持续下滑,师范生的师范性减弱,师范院校忽视师范专业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提高师范生源质量,吸引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5月9日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至此,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再露曙光,正式开始回归。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回归的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而师范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回归是国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
  1.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从国家层面来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重视。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每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尤其是师范教育的发展,注重国民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国民人格的培养和文化传统的传承,而担负这种任务的便是由师范教育所造就的师资。从国家战略和民族本位的角度看,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出台,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2. 体现国家对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战略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高素质师资匮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国家实施的免费师范生教育,鼓励优秀的青年教师到西部、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为缩小我国城乡、区域师资队伍的差距以及教育的公平起到了重要的建设性推动作用。
  3. 为我国提供了优良的师资
  基础教育事关教育发展的前景,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优秀教师是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为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职业成为光荣的职业起到积极的示范性作用。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1. 实施范围狭窄
  《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只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这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但是,这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比例并不大,到西部边远地区任教的毕业生更是少之又少。
  2. 培养层次单一
  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不同阶段的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学历、知识结构等也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达到10%。而这次颁布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只是强调了本科层次的师范教育,并没有涉及大专和研究生层次的师范教育,这与我国基础教育对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结构是不吻合的。
  3. 缺乏质量保障体系
  免费师范教育可以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据报道,在今年的高考录取中,由于前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宣传到位,广大考生对免费师范生的认同度高,报考火爆,生源质量高,在很多省份的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重点线几十分。但是,如何在培养过程中保证培养质量,将这些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培养成为师德高尚、专业知识过硬、师范性强的优秀教师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没有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供参考,因此,建立保障体系确保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是关键之处。
  4. 缺乏激励机制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目的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为了留住免费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中硬性规定免费师范毕业生必须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首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教两年,还有违反规定的相关惩罚措施。从该办法的留人思路来看,硬性规定和惩罚要素居多,缺乏激励机制,其中只有一句“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却没有具体的激励性条款和表述。
  
  三、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对策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回归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如何实施好这一政策?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克服原有的不足和弊端?如何及时地修正和补充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使之更好地实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目标?这是摆在每一个关心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关于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三点思考。
  1. 扩大免费范围,建立中央与省级财政按比例分担的财政投入机制
  今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只惠及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受益的师范生人数只有1万多人。这对于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问题,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实质上,众多的地方师范院校才是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重点、中心和着力点。北京师范大学的陆善镇教授也认为,能够到中小学去当教师的主力军应该是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更适合。
  首先,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毕业生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相对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来说,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比例更高。实际上,各省属和地属普通师范院校或综合学院的师范专业才是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师资的主要来源,是这些最基层的师范院校培养的中小学教师支撑着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
  其次,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可以说是全国师范院校中的“贵族”,它们坐落于经济活跃的繁华大都市,其在读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机会都远远多于地方所属师范院校的学生。所以,相对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学生,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才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重点和重心,免费制度惠及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对于充实基层教师队伍、提高基层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基层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作用更大,意义更显著。
  2. 建立多层次的免费师范教育体系,加紧建立配套措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目前的免费政策只涵盖了本科层次的师范生免费教育,而没有包括大专和研究生层次的师范教育,这与我国基础教育的用人结构是不相吻合的。所以,应建立大专、本科和研究生三级结构的师范生免费教育体系,其中大专层次应包含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和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将大专和研究生层次的师范教育纳入免费政策范畴建立多层次的师范生免费教育体系是有其特定原因的。
  (1)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达到10%,而目前仅为1%左右。事实上,很多条件较好的城区高中在招聘会上已经打出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将师范生免费教育延伸至研究生层次是必须的。
  
  (2)将大专层次的师范教育纳入免费范围也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2007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规定,享受免费政策的师范毕业生到城镇学校工作须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服务两年,这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农村教育师资薄弱问题,只有在农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才能从长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
  3. 建立激励与淘汰型的质量保障体系
  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的“免学费+包分配”的定向培养模式,使免费师范生在衣食无忧又没有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势必会有进了“保险箱”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如何保障国家公共财政投入效率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建立配套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来保障国家公共财政效率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有效性。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朱旭东教授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应该是由教师教育机构(培养和培训)资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质量、教师实践质量构成的,尤其是需要一个高质量的教师培养计划或方案。根据朱旭东教授的观点,我们可以建立激励与淘汰型的师范生培养学校进出机制、激励与淘汰型师范生实践基地进出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将不合乎标准的免费师范生培养单位、实践基地淘汰,对成绩优异的培养单位和实践单位给与相应的奖励,如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培养经费等。同时,也要建立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激励与淘汰机制,对在学习期间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各方面表现差的学生要予以淘汰且偿还培养费用,这些措施在保障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上,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关注,体现了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偏重,不断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转向农村,一定可以从整体上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1 方增泉.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义及政策建议.中国教育报,2007-3-3(3)
  2 http://www.jyb.com.cn/ks/gk/gksx/t20070710_97624.htm
  3 王欣,傅新.免费教育制度是否值得重新推行[N].中国改革报,2006-10-27(3)
  4 陈黎明,田刚.从源头输送教师[J].瞭望,2007(7)
  5 方增泉,孟大虎,魏书亮.师范生免费教育值得期待[J].高教观察,2007(3)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文所述不代表本刊观点
  责任编辑 谢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