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高中生成绩不佳 大学自费名额吃香等

2008-12-29 00:00:00
世界教育信息 2008年6期


  罗马尼亚:高中生成绩不佳大学自费名额吃香
  近年来,罗马尼亚高中毕业生成绩普遍下降,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自费上大学。
  罗马尼亚现实电视台4月28日援引索罗斯基金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罗马尼亚81%的大学教授认为,目前罗马尼亚高中毕业生成绩优异者寥寥;但由于高校大幅度增加自费生名额,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高中生得以进入大学。
  目前,罗马尼亚国立高校的自费生名额平均是公费生的一倍多,而私立高校的招生人数近年来更是大幅度上升。以布加勒斯特“斯皮鲁•哈雷特”私立大学为例,目前该校在校生超过20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3倍。
  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日前对罗马尼亚高等教育提出了公开批评,认为本国高校近20年来未取得任何进步,没有一所高校进入全球名校500强和欧洲名校100强行列。他还指责一些高校是名副其实的“文凭制作工厂”。
  (罗马尼亚现实电视台2008年4月28日)
  
  霍金首次赴非洲“寻找非洲被埋没的天才”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姆•霍金赴南非参加非洲数学和科学学院一个研究中心的落成典礼,他还打算参加一个庆祝南非国家理论物理学院成立的典礼。
  这是霍金首次去非洲,此行被称为“寻找非洲被埋没的天才”。霍金行前说:“科学世界需要非洲的杰出天才,我期待与来自非洲的未来的年轻爱因斯坦们相会。”
  报道说,一些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将同霍金一起前往非洲,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乔治•斯穆特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他们都是一项耗资7 500万英镑计划的支持者,要在非洲建立第一批高等数学和物理学研究生院。
  英国剑桥大学数理物理学教授尼尔•图罗克是这项计划的发起人。这些研究中心旨在为非洲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他说,“除了找出非洲未来的爱因斯坦,我们还希望发现非洲未来的比尔•盖茨、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
  比尔•盖茨成立了美国微软公司,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则是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公司的创立者。
  图罗克4年前在南非开普敦附近成立非洲数学和科学学院,已经培养了160名来自非洲30个国家的毕业生,另有53人即将毕业。图罗克等人计划按照非洲数学和科学学院的模式再在非洲建立15个研究中心。
  英国政府拒绝为这项计划提供资助。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8年5月11日)
  
  外国留学生在芬兰享受免费教育
  难于其他北欧国家
  芬兰广播公司5月13日报道,外国留学生在芬兰享受免费教育的人数要远低于瑞典等其他北欧国家。
  报道说,芬兰是一个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本国国民从小学到大学都可享受免费教育。但按照芬兰福利政策的规定,外国留学生只有获得芬兰的长期居住签证后才有资格申请享受这一福利。
  2007年,芬兰全国约有29万名学生享受了免费教育,其中外国留学生仅占2%,而瑞典等其他北欧国家的这一比例平均达到6%。
  目前在芬兰能享受到免费教育的外国留学生中俄罗斯学生最多,随后依次为来自爱沙尼亚、瑞典和索马里的学生。
  
  中英高等教育对话系列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为进一步加强中英教育与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学生就业方面的了解,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于2008年5月23日联合主办题为“探校企合作之路,促就业能力发展”的中英高等教育对话系列研讨会。
  研讨会上,首都高校就业指导专家、职业生涯规划专家、部分知名企业高管与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校长珍妮特•比尔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交流,通过中英两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比较,探讨校企合作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英高等教育对话系列研讨会活动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于2006年开始举办。对话系列活动的目标是展现英国高等教育界的最新议题和发展状况,并为中英两国提供一个分享意见和经验的机会。对话活动使来自英国大学的领导得以与中国同行就高等教育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讨和辩论。中英高等教育对话系列研讨会活动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其中,高等教育院校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双方交流的主要议题之一。
  创业与就业问题和中国教育体系正在关注的问题息息相关,包括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创意与创新等。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在与企业联手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英方高等教育界同样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一些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开发创业与就业方面的相关项目。牛津布鲁克斯大学非常注重与雇主的紧密合作,在课程设置和安排学生实习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在为学生安排工作实习的同时,为合作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极大地提高了校企的合作空间和成效。此次对话活动使中国同行有机会与珍妮特•比尔校长共同分享中英高校在此领域的实践,从而使中英大学互相借鉴,探讨并寻求双方的有效合作之道。
  (本刊记者/谢建华)
  
   举 措
  
  加拿大放宽留学生在加就业政策
  为了吸引更多留学生赴加就读并鼓励其毕业后留加就业,4月21日,加拿大移民部长在温哥华宣布,在加拿大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的外国学生将享受更宽松的就业政策。
  与以往的政策相比,这次调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许可年限被延长为三年,而以往根据地区不同,工作许可的有效期只有一到两年;二是工作领域不再限于学生所修专业,毕业后在任何领域找到工作都适用此项政策;三是毕业后学生不必获得公司的录用就可以得到工作许可,而以往学生只有在找到工作后才能申请工作许可。作为条件,适用此项政策的学生必须在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完成至少两年的全日制课程。加拿大移民局对申请工作许可的外国学生需具备的条件规定如下:第一,学生须在课程结束前的8个月内处于全日制在读状态。第二,学生所就读的院校须为公立教育机构,如大学、学院或魁北克省的普通学院和专科学院(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具备公立高校的运作模式且其经费的50%要来自政府拨款,目前只有魁北克省的学院具备此资格;另外经省级立法机构授权具有授予学位资格的私立院校亦符合此项政策)。第三,学生须在获得学校出具的书面文件(如成绩单或证明信等说明其满足毕业条件的材料)后的90天内提交工作许可申请。第四,学生须获得学位或毕业证书。第五,学生在申请工作许可时,其学习许可须在有效期内。
  另外,对于学习年限在8个月到两年之间的学生,他们仍有资格申请工作许可,但该工作许可的有效期不会长于该生在校就读的时间。
  (加拿大《环球邮报》2008年4月29日)
  
  日本“教育外交”
  未来5年将在非洲建千所小学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近日报道,今后5年日本将在非洲建立1 000所小学。
  此举是日本着眼于未来能源争夺战所开展的外交战略之一,也是为了迎接今年7月将在北海道召开的八国首脑会议所推出的“教育外交”政策。日本外相高村正彦在近日召开的教育国际会议上宣布了这一计划。
  该计划指出,在非洲扩大教育是减少贫困和纷争的最有效途径。在2013年之前,日本将在非洲建立1 000所小学,为40万名儿童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了提高发展中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重点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因此,日本还将以非洲为中心对发展中国家的教师进行有关数学和科学教学的培训。日本政府表示,将增加对非洲的政府开发援助,其中包括这项建校计划,到2013年,投资额将由目前的17亿美元提高到51亿美元。
  
  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制定2020年民族教育目标
  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副部长尼古因•天南在全国少数民族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宣布,越南少数民族教育已经取得重大进步,各地教育差距已经缩小。
  会上,越南教育和培训部介绍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教师到山区任教,设立捐赠奖学金,资助少数民族学生和免试进高校等措施。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越南少数民族人口的小学入学率超过18%,初中入学率达到15%,高中入学率为10%。据介绍,越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职业学校网络,并提供了大量熟练工人。过去8年中,职业培训中心的数量翻了一倍多,从2000年的42所发展到2008年的89所。
  尼古因表示,越南将继续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其目标是到2020年保障96%的5岁以下儿童进入幼儿园,90%的适龄儿童接受小学教育,85%的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届时,少数民族地区接受过培训的工人有望达到50%,大学入学率达到15%。
  (越南网2008年5月6日)
  
  苏格兰将中文考试学历纳入中小学教育
  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在5月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苏格兰将全面推行中文学历(中级)课程,第一次将中文考试学历纳入苏格兰中小学教育。
  苏格兰学习与教学组织正在编写中文考试学历的教材,中文学历课程将于今年8月开始教授,明年8月将通过考试颁发第一份中文学历证书。
  参加发布会的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重大项目处处长王鲁新对记者说,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推出中文考试学历,是汉语正式进入苏格兰主流学校的一个标志。
  苏格兰教育及终身教育大臣菲奥纳•希斯罗普不久前访问中国期间,国家汉办和苏格兰学习与教学组织签署备忘录,决定双方共同在苏格兰8所学校建设孔子课堂,在苏格兰推广汉语前景非常看好。
  苏格兰中小学和技能部部长莫林•瓦特认为,根据备忘录建设的孔子课堂将成为苏格兰学生和教师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极好信息来源,中文考试学历也将丰富苏格兰学历体系。
  苏格兰地区政府官员已经和有意开设中文课程的苏格兰中小学校长及教师等100多人参加了为期8天的发布会。
  (新华网2008年5月8日)
  
  学术成果网上公开
  继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要求学校教师在网上公开教案之后,英国斯特灵大学在2008年4月也采取了一项开拓性的新举措:斯特灵大学学术研究委员会要求全校教师将所有的论文和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收集存档,上传至学校数据库中。他们的这一做法在英国大学中尚属首次。
  负责科研与学科的副校长伊恩•辛普森(Ian Simpson)说,“由国家资助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应尽可能地服务于大众。科研成果网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借此向全世界展示我国大学的研究成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的影响。”
  斯特灵大学在线科研成果数据库是由信息技术专家克莱尔•阿兰(Clare Allan)和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共同主持完成的。这一数据库最早只是将电子版论文传送到网上。怀特先生认为研究人员的作品被更多的人传阅不仅对传阅者本人有利,研究人员自身也能从中受益,如对作品引用的增多将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作为一个既安全又具有检索功能的中央数据库,斯特灵大学在线科研成果数据库担负着为每一个人的研究生涯作记录并帮助其科研成果传播的功能。
  据估计,目前已有15所大学或大学中的院系规定,学校员工必须加入公开通路数据库系统。今年,美国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也决定采取相同做法,除非不加入这一行动,否则本校各院系的员工都必须将其科研成果上传到在线数据库中。哈佛大学是美国第一家采取这一做法的学校。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