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伦的身份资料被一个女贼盗用,
银行账户被提取一空,不断接到莫名其
妙的账单,噩梦接踵而来。一天,凯伦
竟然在咖啡店里和这个窃贼不期而遇,
这两个女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
……
可恶的“身份窃贼”
就在眼前
2007年4月的一个清晨,凯伦·罗德丽走进美国旧金山市场街的星巴克咖啡店,点了一杯拿铁,等待银行营业。凯伦注意到了站在自己身旁的一对男女。那男的个子很高,穿着深蓝色棒球夹克;女的身材也很高大,身穿牛仔裤,戴着一副“古琦”(Gucci)太阳镜,手里拿着咖啡色的麂皮外套和一个“普拉达”(Prada)皮包。那件外套的人造皮边饰,看起来和那女人一样邋遢。
凯伦觉得自己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个女人。凯伦定睛细看,猛然想起,5个月前,自己的身份资料被歹徒盗用,银行账户被提取一空,生活因此陷入混乱。眼前的这件麂皮外套,曾出现在银行的监控录像中,录像中的穿着者,就是偷去凯伦身份的那个女人。
凯伦跟着这对男女来到咖啡店的露天座位,见他们在深红色遮阳篷下的一张圆桌前坐定。凯伦拨打911报了警,然后走到靠近那对男女的一张桌子前坐下。
这个咖啡店附近有一家银行。昨天,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凯伦,说凯伦在市场街和教堂街交叉口的那家分行遗失了驾驶执照,要她去取。但是,凯伦从来没去过那家银行的分行,她的驾驶执照,此时就好端端地呆在皮包里。
那女贼一定是想取回她盗用凯伦的身份资料取得的执照!
手机铃声把凯伦从沉思中唤醒。电话是朋友艾德·富恩提斯打来的。凯伦怕身旁的那对男女听见自己说话,就走到咖啡店一角接电话。她告诉艾德,偷了自己身份的那个女贼似乎就在眼前。
这时,那对男女瞄了凯伦几眼,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对,起身离去,男的朝南走,女的朝北走。凯伦告诉艾德:“不说了,我得跟着那个女人。”
艾德说:“凯伦,小心点儿!对方可能有枪。”
凯伦回答:“我非跟踪不可。”她担心,自己如果不及时行动,让歹徒逃脱,噩梦将永无止境。
两个女人之间的追逐开始了。
陷入无休止的噩梦
这个窃贼把凯伦害惨了。
2006年11月,凯伦前往密歇根州和家人欢聚之后,回到位于旧金山的家里,听到了银行给她的一段留言。凯伦觉得很奇怪,就打电话去询问。银行的工作人员问她最近有没有大额提款,其中一笔是600美元。凯伦以为银行的记录有误,请对方查看提款卡的号码。听到工作人员报出的卡号,凯伦松了口气,说:“那不是我的提款卡。”
但工作人员坚称,银行接到过凯伦打来的电话,申请领取新的提款卡。凯伦费了一番唇舌,银行终于相信新卡不是她领的,于是帮她注销了。但银行没有告诉凯伦,最近还发出了一张以凯伦的名义申请的新提款卡,那张卡仍然可以使用。
由于银行的工作人员说,申请新提款卡的电话是凯伦打来的,凯伦十分担心,就问邻居,最近有没有窃贼进过自己的房间。有几个邻居说,曾经见过有些信箱打开后没有关上。窃贼可能从凯伦的信箱里偷走了至少4封信:两封附有新提款卡的信和两封附有新卡密码的信。
凯伦最初以为那窃贼只偷了600美元,影响不算太大。但她到了银行之后,银行的工作人员把电脑系统中的记录给她看,她才知道事态严重。屏幕上一页又一页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短短数天之内,凯伦的账户有几十次提款记录,总金额高达一万美元,账户里的存款都被取光了。
凯伦赶紧向警方报案,要求结清空无分文的账户,并要求银行赔偿自己的损失——她没有现金兑现支票,无法支付账单和房租,连购买生活用品都有困难。由于欠账,她的信用数据里留下了不良记录。
凯伦不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在5个月的时间里,窃贼把凯伦的银行账户当成了百宝箱,随意支取。她还用凯伦的名义申请了好几张信用卡,透支了几千美元。银行对此无可奈何,警方也束手无策,信用卡公司却要凯伦支付所有款项。凯伦取消了旧账户,但新开的账户又被那窃贼侵入。
银行的信用卡部门花了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才把被歹徒盗取的金额还给凯伦。不久,凯伦接到了银行的通知,说银行的监控录像拍下了歹徒的模样。凯伦在录像中看到了一个高大的黑发女人,身穿麂皮外套,戴着名牌太阳镜,站在提款机前。凯伦签署了宣誓文件,表示不认识这个女人,并取得了她的照片。除此之外,调查工作再无进展。
那女贼得寸进尺,利用凯伦的社会保险号码和其他资料取得了驾驶执照,执照上用的是凯伦的资料,却贴上了女贼的照片。她凭着这本驾驶执照和凯伦的社会保险号码,重新启用了凯伦多年前关闭的几个账户。
有一天,戴尔(Dell)计算机公司打电话给凯伦,说她订购了一批7000美元的货物,但送货地址并非凯伦账户登记的地址,因此打电话来问清楚。
凯伦说:“请取消那个账户,货物不要送去。”她把身份被盗用的事说了一遍,请戴尔公司把窃贼留下的地址告诉她。但对方表示,除非凯伦提出书面要求,否则不能把地址说出。
凯伦通知了各信用卡机构有人冒用她的身份,但仍然无法阻止窃贼继续以凯伦的名义开设新的账户。凯伦一再要求银行特别监控她的账户,银行却没有照办,她的新账户依然被窃贼入侵,一场场噩梦接踵而至。
街上什么人都有,
就是不见警察
眼见那女贼转过一个街角,凯伦紧随在后,忽然听见手机响起。手机显示来电者“身份不明”。凯伦往前一看,只见那女贼正拿着手机。这电话也许就是她打来的,想试探一下跟踪者是不是凯伦。
警察为什么还不见踪影?凯伦心急如焚。她来到布坎南街转角处的一个废弃物回收中心,中心门外有个男人,他看看凯伦,又望望前面那个女人,一脸的好奇。
凯伦问他:“你认识那个女人吗?”
“不认识。你呢?”
凯伦说,她怀疑那个女人偷了她的身份资料。那男人回答:“以前也有人这样说她。”凯伦立即对这个男人起了疑:他会不会是那个女人的同伙?
这时,凯伦看见那女人匆匆走上山坡,频频回头。凯伦再次拨打了911:“请立即派人到布坎南街和市场街的路口。快点儿,她跑起来了,我需要警察帮忙!”
“小姐,是怎么一回事?”
“这女人偷了我的身份资料。过去的5个月,她把我害苦了!”
凯伦身高1.57米,体重50公斤,和前面那个身高约1.8米的女人相比矮小得多。她们俩就这样一前一后,走过一个又一个街区。凯伦一面追,一面在电话里告诉911接线员自己在哪里。
那女人转过街角,忽然失去了踪影。凯伦迅速环顾四周,发现那女人躲在一幢公寓大楼的玻璃门后。那女人看了凯伦一眼,快步往山下的市场街走去。这条街两边有许多小巷,街上的汽车风驰电掣。人行道的树荫下有人在散步,有人进出雅致的咖啡馆……市场街上什么人都有,就是不见警察。
窃贼落网,噩梦仍在继续
凯伦看着那女贼走过一辆被弃置在路边的购物车,把一件东西丢了进去,凯伦跑到购物车前,对接线员说:“我拿到了她丢掉的东西,是一只皮包,‘普拉达’牌的皮包。”凯伦想打开皮包来看,但没有时间。
那女贼闯红灯走到繁忙的十字路口,拦下了一部出租车。凯伦大惊。出租车还没开走,凯伦已经赶到。凯伦拦住车子,恳求司机说:“别让她逃走,她是专偷身份资料的窃贼!”
司机于是松开抓着方向盘的双手,半举起来。女贼无奈,只好下车。她径直走到凯伦跟前说:“你为什么一路跟着我?”
凯伦的信心在刹那间有点儿动摇。如果对方根本不是窃贼,该怎么办?
凯伦请那女人等候警察到场,但那女人不理她,快步走向奥克塔维亚大街。凯伦紧跟在后。
一部古色古香的电车到站停靠,女贼跳上车,凯伦也跟着上了车,对司机喊道:“拜托,请不要开车!”
女贼立刻下了车,凯伦跟在她身后高喊:“你为什么不等警察到来,说个明白?”
出乎凯伦的意料,那女人回过头说,她正在假释期间,警察到来就会把她逮捕。
这时,凯伦坚信自己找对了人。
凯伦追逐那女贼已有半个小时,虽然恐惧,却不肯停下。那女贼两度躲进建筑物里,但还是被凯伦找到。后来她进入一个室内停车场,突然消失,凯伦告诉911接线员:“完了,那个女人不见了。”
凯伦气愤地打开刚才拾起的“普拉达”皮包。皮包里有两张凯伦的银行账户结算单,还有两张提款卡。2006年11月,那女贼就是用这两张卡取光了凯伦的存款。凯伦还在皮包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张薪水支票。最令她心惊的是皮包里的两张小小的“提示卡”,上面写着凯伦的姓名、社会保险号码、驾驶执照号码,还有住址等。
911接线员告诉凯伦,一个警察将到现场和她会合,请她在停车场入口等候。过了几分钟,警察终于赶到。凯伦把刚才的事告诉他,警察转眼就找到了那个女贼——她蹲在汽车和墙壁之间抽烟。凯伦对她说:“笨蛋!你应该继续逃跑才对!”
那女贼名叫玛丽亚·妮尔森。逮捕她的警察说,她至少有60次被捕的记录,目前的确在假释期间。
落网44天后,玛丽亚出庭受审,但和检察官达成了认罪协议,只被判处轻刑,很快就获得了假释。
可凯伦的噩梦还未完结。她继续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账单、百货公司购物账单等。凯伦担心,自己的身份资料已被多次出卖。
〔本刊责任编辑 刘珊珊〕
〔原载《青年参考》2008年3月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