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原本相及

2008-12-29 00:00:00付劲松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08年7期


  
  相传南宋末年,伏牛山下的伊阳镇里,住着几百户人家。其中,有一个姓牛的小伙子,排行老三,大伙都叫他牛三,原是个杀猪卖肉的屠夫。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不要小看这行当,牛三那一把杀猪刀能耍出神来。
  每逢赶集,牛三从家里边背出半个杀好的猪,“哟嗬嗬”三声叫唤,就算开张了。他左手握刀,凭空一划,虔诚地敬一敬猪圈神姜子牙,再向上轻轻一抛,好了,那把尖刀就像树叶一样,绕着他的头部胸部飞舞起来。远处看,只见白光,不见牛三,你说绝不绝?末了,“啪”的一声,那把刀就直直地插在了猪肉上,单等顾客来招呼。
  牛三的生意好,不光是因为刀耍得漂亮,还在于肉切得薄。那时候,人们都爱吃薄薄的肉片,而牛三切出的肉才真正算得上是薄如蝉翼呢。有人试过,牛三能把一尺长的肉条切成1000片还多,而且每一片都几乎是透明的,却又没有半个小洞。
  曾经有一天,一伙强盗杀进镇里,又是抢人、又是抢物。大伙儿吓坏了,慌忙四处逃散。只有牛三没走,仍旧在摊前卖肉。强盗头子走过来,抽出宝剑,往旁边轻轻一挥,就削断了一根鸡蛋粗细的铁条。他笑着说道:“你的脖子比这铁条如何?”牛三慢慢站起身,从口袋里摸出一枚铜钱,竖直放在案板上。众强盗呵呵笑了,这算什么功夫?他们的笑容还没展开,牛三的刀已经出手了,那枚铜钱立即变为两个!不是两半,是薄薄的两个!牛三说:“谁能躲过这一刀,就请过来。”强盗们面面相觑,然后便一溜烟跑了,从此再也不来伊阳镇闹事了。
  牛三成了大伙儿心目中的英雄,名声很快传遍了大河上下。后来,皇上也听说了,就立刻派了个钦差大臣,召他进京。牛三到了宫里,才知道皇上的用意,是让他专门处决罪犯的,也就是当刽子手。可是,牛三并不想杀人。皇上说:“朕知道你是孝子,你可恨那些不孝之子?”牛三说:“恨,那些打爹骂娘的,真该千刀万剐。”皇上说:“如此甚好,你就为国家执掌凌迟之刑吧,专门杀那些不孝之子。”牛三无话可说,便应了皇上。
  一年下来,成为牛三刀下惨鬼的忤逆子有数十人之多。比如,前些时那个犯人,为了省一点儿口粮,就杀了父亲,牛三恨之入骨,给了他500刀,才让他死去。还有一个,简直连畜生都不如,奸杀了母亲,逼死了父亲,皇上命令牛三活剐他3600刀。这要是别的刽子手,无论如何也办不到,但牛三却可以,在整整第3600刀头上,他才送那人去见了阎王!听着那些坏蛋尖厉的呻吟声(他们在到刑场之前,已经被摘掉了舌头,不le6vMIZkGVwm8GQCT6E44US3ZMz54Ff7I3DPm4p0eL8=会说话),牛三每割一刀,就暗暗骂一句:我叫你不孝!他把那些罪犯看成了野兽,不仅心安理得,还充满了为民除害的自豪感。
  可是,这天晚上,却来了一个神秘的客人。他拿出一把大锁,往牛三眼前一放,沉声道:“我要锁住你的刀。”牛三料想这人是来找事的,拿出尖刀就往那把大锁上劈。眼看就要砍中了,只见那人一晃手,“哐啷”一声,牛三的刀竟被他牢牢锁住,一点儿也不能动了。牛三不服,提出要再来一次,那人点头同意。谁知结果还是和上次一样!
  牛三大惊,失声叫道:“你是马二?”马二也是个奇人,来自辽北。他原是个做锁的匠人,但手艺却非同一般,几乎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地步,据说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打开他制成的锁。官府见马二是个人才,就请他出来当了公差,主要工作是锁拿那些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马二很敬业,也从没有失过手,皇上一高兴,就提升他做了京城班房的大主管。
  马二锁住过无数个坏蛋,为皇上坐稳这个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上一回,皇上身边的一个带刀侍卫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反了皇上,那侍卫眼都红了,武功也太高,杀得御林军死了好大一片,直逼皇上而去。皇宫里所有的武林高手都拿他没有办法。眼看皇上就要遭殃,一个太监慌了,忙去请了马二来。那侍卫见了马二,心里很紧张,长剑还没有刺出一半,就被马二的大锁给绞住了,再也抽不出来。就这样,他被皇上擒住杀掉了。
  关于马二的这种事,牛三听过不少,自然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今天,他来锁牛三的刀,却实在让牛三大惑不解。马二收起锁,笑道:“听说你要杀一个人?”这倒是真的。牛三已经接到圣旨了,要他明天一早前往法场,凌迟一个天下最不孝的人,要求是4800刀!
  马二说:“你可知这最不孝的人是谁?正是风大爷!”牛三一听,忍不住“啊呀”一声惊叫。要知道在当时的民间,最盛传的一句话就是:牛三的刀准,马二的锁紧,风大爷的笔头最叫狠。这三个人虽然互不相识,但是他们在心里却早已惺惺相惜了。
  牛三头上渗出了冷汗。这风大爷是个江南才子,是天下至孝,谁不知道?早就听说过风大爷母亲病了,他就守在床边,眼都哭出了血。什么时候母亲喝了一口水,他才会去喝口水;母亲吃了一口饭,他才会去吃口饭。母亲要吃肉汤,也不是买不起,但风大爷非要割自己腿上的肉给母亲煮着吃。他说,儿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长大了还一点,是没什么说的。
  还有风大爷的官做得非常好,不仅清正廉明,而且还疾恶如仇。不管是谁,只要欺负了百姓,只要做出了丧尽天良的事,风大爷知道了,就决不放过,一直参奏到那人伏了法才肯罢休。有一次,皇上的一个儿子强抢民女,滥杀清官,干了很多坏事。风大爷气坏了,立即上奏折,请求皇上杀了他,以谢天下。皇上当然舍不得,装聋作哑不理睬。可风大爷却很执著,拿起笔就写了这事,又印发又张贴,搞得满天下都知道了。最后,皇上迫于民间压力,只好忍痛杀了那个儿子,但同时也对风大爷恨之入骨了。从那以后,有人就说,做了坏事,宁肯叫皇上知道,也不敢叫风大爷逮住。
  可是,这么一个好人,皇上为什么要杀他呢?还说他是天下最不孝的人?马二见牛三还在迷糊,就说:“我也有罪。你知道皇上那侍卫为什么要反吗?”原来,皇上在一次无意中,发现侍卫的老婆长得很美,就想法子把侍卫派到远处,之后强行奸污了他的老婆。侍卫回来时,老婆已经自杀了,他看了老婆的遗书,才疯了似的要杀皇上。
  不知怎么了,这事偏偏传到了风大爷的耳中。这个刚直的“书呆子”火上来就写了一份奏折,请皇上传位太子,然后自杀。你说这算怎么回事?皇上当时就气蒙了,立即把他抓了起来,定以天下最不孝的罪名。一个在场的太监心疼风大爷,就连忙偷偷把这事传给了马二。马二要救风大爷,又怕自己一个人力量不够,这才来找牛三帮忙了。
  牛三知道事情不能再等了,就与马二一起,立即潜到监狱里来。马二是这里的头头,每道门上的锁也都是他做的,自然是没费多大事,他们就见到了风大爷。牛三拿刀削断了风大爷身上的铁索,背着他一口气跑了出来。
  到了外面,风大爷说,他刚刚调查清楚,牛三所杀的人里面,有好多是冤枉的,比如那个杀父亲省口粮的,还有那个奸母杀父的,其实都是反对皇上的义士,不孝的事根本没有一点儿!风大爷还说,那伙曾去伊阳镇搔扰的强盗,正是那个被他整死的皇子的爪牙!
  牛三感觉被忽悠了,很是痛苦,决定马上回转身,去杀那狗皇上。风大爷也是一样,非要留下来,继续与皇上斗。还是马二比较冷静,分析了他们与皇上的实力后,说了很多话,才算劝住这二位。
  接下来,三人带上妻儿老小,一路不停,跑到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住了下来。为了躲避皇上的耳目,他们还装作互不认识,也互不来往。村民们有的不知底细,有的是想保护他们,反正都说他们是风马牛不相及。再后来,皇上死了,大家不再有顾虑,就把这个小村子改名为“三士村”,以纪念这三位奇人。但这句“风马牛不相及”的俗语却一直误传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过来。
  〔本刊责任编辑 君 早〕
  〔原载《民间故事传奇》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