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空港物流园区是由一系列航空物流企业和机构组成的产业集群。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分析了空港物流园区的形成机制,利用“菱形模型”研究了空港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提出了增强空港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空港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各地都为自己的航空港建设物流园区。前行者们甚至都在忙于为自己的空港物流园区申请B类物流中心或者争取在附近的出口加工区附加保税功能。空港物流园区在全球尚未有统一明确的定义,有称机场物流园区的,也有称航空物流园区的。世界上有些空港将其定义为“现有货运服务功能设施的整合”,也就是“货代村”这一概念,而其它一些空港则将其仅看作是提供增值物流服务的整合性区域。总结各个空港物流园区的运作,发现其中的共性是:空港物流园区在地理概念上是机场为进港、出港、及中转的航空货物提供物流服务的相关设施和功能的一个区域;在功能上主要是提供货站、仓库、地勤、航空快递中心、增值服务等物流功能,以及信息平台、多式联运协调、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辅助功能[1]。这些特定功能的实现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企业共同完成的。按照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基本观点,空港物流园区实质就是一种产业集群现象。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机场这一特定空间和领域内集聚,形成了空港物流园区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空港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波特(2003)认为产业集群的产生过程必须有市场竞争的参与,同时又受地区禀赋的作用和地方政府战略的影响[2]。空港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方面确实有企业自发形成的因素,是企业空间形态和物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由于现代物流产业的服务特性以及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具有公共服务特性等特点,空港物流园区的形成需要政府的合理规划和政策支持。此外,空港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还取决于下列因素:
1.节约交易成本
空港物流园一般位于机场区域内,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航空货代、机场、航空公司及其它物流企业和机构聚集空港物流园,可使企业和机构在较小距离范围内有效地运营,从而可以节约各项交易成本。当然这里的交易成本不仅是运输成本,还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
2.获得海关统一监管的便利
报关与通关制度对于发展国际航空物流是至关重要的。境外机构调查发现,航空货运代理人在选择聚集地时,首要考虑的是航班密度,其次便是通报关制度。空港物流园区监管系统通常是机场关域内唯一的国际空运海关监管系统。代理人只有入驻空港物流园,才能充分利用良好的海关关务环境与电子信息系统,才能获得相对灵活的运作空间。
3.资源整合共享
航空物流企业广泛地云集物流园区,一方面节省了每个企业对仓储设施、交通工具、装卸设备、信息系统以及地面交通网络的投资,另一方面又使得现有的物流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不仅节约了每个企业的成本,而且优化了整个社会物流运作的配置,避免了社会物流资源的空置和浪费。[3]
二、空港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关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理论界曾提出了基于各自理论渊源的竞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