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2008-12-29 00:00:00胡明丽牟欣涛
中国市场 2008年28期


  摘要: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行政体制创新的重要措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探讨使用顶层设计方法对电子政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以改变政府运作方式,实现政府机构的优化和重组。
  关键词: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业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来,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也随之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理论方法问题,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等。在经过几年的探讨和实践之后,使得我国电子政务目前走到一个“关口”或者“彷徨期”。从2004年开始,一些电子政务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大声疾呼要加强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打破部门或行业的规划限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总体规划。目前这项建议也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顾名思义,顶层设计就是从总体上对电子政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更具体地说,对于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就是在进行电子政务规划时,理论上要保持一致,功能上要相互协调,结构上要基本统一,资源要做到互相共享,标准要保证统一,机制要做到稳定和权威。
  一般来说,顶层设计包括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底向上的方式,这种方式又称信息资源规划。它认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数据对象相对是稳定的,而业务是在变化的,因此设计时应该从数据开始,也就是说先对组织的数据进行梳理,然后再寻找产生数据的业务流程。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资源规划方法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组织的数据资源上,这是从内部来看问题,是一种封闭的方法,对于多部门、多机构联合作业就显得不是那么有效。数据多数只能反映本部门的业务,而对跨部门的业务就不那么容易清晰地分辨出来,而且关键是人们对业务过程的理解比较直观,而对于数据结构的理解就不那么直观,只有比较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才能理解和识别。
  另一方面,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将可能极大地增加规划和设计的工作量。实际上对于电子政务系统来说,更多地是关注组织或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互操作,过多的关注所有的数据将可能因为工作量庞大而让人们失去信心,也会增加成本。而且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也让客户失去直观的感受,设计者不能完全按照面向客户服务,即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来思考系统的功能。不能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整理。
  一种是自顶向下的方式,这种方式称为以业务为驱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从了解组织能“做什么”(功能)开始,而不是它能“留下什么”(数据)。业务模型才是组织的核心,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政府中,只有了解业务模型,才能真正了解组织,满足客户对组织的需求。通过业务模型逐步梳理出所对应的数据。
  以业务为驱动的顶层设计方法实际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它着重强调业务如何更好地满足组织内部(内部客户)和组织外部(外部客户)的要求。业务活动是组织中数据的最基本源头,只有充分了解和搞清组织的业务活动,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数据内容和要求。
  以业务为驱动的设计方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它可以完全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业务设计,流程优化,以及标准化。以业务驱动的设计方式可以直接把相关的组织、数据等信息直接与业务活动关联起来,减少了数据分析的繁琐性。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新”的系统,可能很多数据对用户来说并不清晰,而用户一般对业务是了解的,这样就不会造成业务模型的不完备。
  政府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巨大而且复杂的“企业”,在这里,“企业”是个无边界的“组织”,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部门机构林立,职能严格划分的政府。在政府信息化过程中,顶层设计,即建立政府的“企业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由于信息共享方便,业务流程的执行不再仅仅是考虑自身组织内部,而应该放眼到整个业务流程。业务执行不再面向某个组织为,而是面向角色。如图所示,传统上是按照各个部门设计自己的信息系统,部门之间相互独立。而真正的电子政府应该是打破部门界限的,信息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快速流动。业务活动中角色的定义代替了组织定义。整个系统的设计完全按照政府功能和业务流程进行设计,而不是按照业务部门分别进行设计。即所谓打破传统的“以机构为中心”的模式,而代之“以为公众为中心”的模式。
  总之,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府的顶层设计,转变政府战略,打破组织界限,增进政府效率,改变政府运作方式,实现政府机构的优化和重组。
  作者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路明等.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J].改革与战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