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流管理看我国商业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2008-12-29 00:00:00梁希玲田凤娥
中国市场 2008年28期


  摘要:现代物流的出现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商业变革。然而我国物流管理中商业改革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深入研究物流管理中商业现象和商业规律,坚持以合理经商的各项规则为基础制定出促进市场流通健康有序发展的法规与政策。
  关键词:物流管理;商业改革;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示码:A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建国50年多来,中国商业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体制到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市场交换体制转变的过程。现代物流的出现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商业变革。
  新中国建立50多年以来,中国商业的发展与变革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中国的商业经历了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目不暇接中国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商业,并进而发展成高度集中的计划商业体制的过程;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中国商业进入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阶段,商品流通开始形成“主体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基本格局;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初至今,中国商业真正开始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分配型”的汉通功能转化为“交换型”的流通功能,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流通体制开始形成。
  建国50多年来,商业的发展与变革是由计划管理体制向向交换体制转变的过程,商业的地位和作用也由计划分配的工具转变为市场交换的中介。其结果使得商品流通渠道消除了人为的阻隔,变得十分畅通;市场机制开始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市场开始取代计划在大多数领域承担起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
  然而物流管理中商业改革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中国目前的商业体制是否已经相当完善?应当说,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流通领域计划经济的痕迹仍未完全消除,商业企业尚未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尽管商业体制的改革已经使以计划分配为特征的流通转化为以市场交换为特征的流通,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仍未有很大改变,所以商业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乃至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商业企业的管理仍保留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其主要表现为对商业企业的指标考核与行政干预。造成结果是:1、使不少商业企业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2、市场合理的交换关系难以真正确立。
  其次,缺乏有影响力的市场流通主体,使市场交换行为过于分散,难以准确反映映供求信息。10多年的商业体制改革,改变了国营商业高度集中的单渠道流通格局,发展成为“百业经商”的多渠道流通格局。而这一改革的另一个极端就是使市场走向了高度分散。过去全国性的大型综合批发企业已不复存在 ,而被数以万计的小批发商取代。众多的商业企业更分属不分的行政系统所管辖。如此分散的市场交换行为很难准确反映确切的市场信息,从而也就难以起到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再次,地域间的地方保护也使得全面的市场交换关系难以真正形成。我国目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在客观上使各地的区域经济处于一种相对分割与封闭的状态,这同市场经济中商品流通建立统一市场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综上所述,发展市场经济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市场能否真正地合理配置资源则依赖于能否对立合理的市场交换关系,即合理的商业体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物流管理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商业体制改革也将面临新的任务。
  第一:应当建立一批真正独立自义、具有较大经营规模和市场控制能力的、跨区域(甚至是无区域归属关系)的商业企业,使之成为对市场交换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市场交换主体。
  第二:应当有目的地扶植和建设一批能对全社会的交换活动产生指志性影响的中心市场。
  这些中心市场建设应当符合以下一些基本要求:1、能够在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环节上集聚起足以对整个市场产生控制性影响的交易量。2、能够全面及时地反映全国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信息,并以中心市场的价格引导各地区市场的价格。3、能够对产品的质量等级差异提出客观的评价标准,并在中心市场严格执格这样的标准,命名其对整个市场产生具有权威性的指导作用。4、这样的中心市场不应当是主观意志的产物,而应当是在现有市场中,根据发展的成熟程度及各项条件的比较,因势利导,逐步形成。
  第三:应当改革商业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市场法规,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商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应当变“主体管理”为“行为管理”,即改变目前各商业企业分属各行政管理系统管辖、商业行为夫法统一规范的现象,而形成无论哪一系统的企业的商业行为都由商业管理职能部门统一管理的方式。
  应当根据我国市场发展的阶段和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市场法规;应针对商业企业的特定性质,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应当看到,要发展市场经济,商业的健康发展是最为主要的,也是最有影响的,不能再有任何“轻商”的思想与观念。应当深入研究物流管理中商业现象和商业规律,坚持以合理经商的各项规则为基础制定出促进市场流通健康有序发展的法规与政策,并以强有力措施保证其得到贯彻和执行。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商品流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