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拥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近年来,中国重视开展文化传播,注重发展模式的国际交流,积极开展负责任的大国外交。软实力资源的成功运用极大改善了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威望。但总体而言,中国软实力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软实力建设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需要建立综合、连贯的外交哲学和大战略,高度重视软实力建设。
关键词:中国;软实力;发展模式;和平崛起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8)05-0045-07
大国崛起是综合国力的崛起。中国要成就大国地位,不仅仅只是GDP的快速增长、国家军事力量的逐步强大,同时也需要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国家形象的改善、全球责任的担当。因为软实力不仅能助推中国国力的迅速提升,也能为日益崛起的中国赢得世界的认可、接受乃至欢迎。及时分析中国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拟订适时的战略举措,是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软实力资源及其运用
中国是一个软实力资源大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成功探索,为中国崛起准备了丰富的软实力资源。
(一)中国文化及其对外传播
文化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讲究“和而不同”。在国内治理和国家间关系上,中国古人倡导“仁政”、“王道”思想,强调“贵和慎战”,讲求“布恩信,怀远人”。“自古知兵非好战”成为历代军事家的格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为世界贡献自己的思想价值和道德伦理,同样中国的器物层面的文化形态也有广泛的吸引力。中国的功夫、书法、绘画、传统服饰(主要是旗袍)、京剧、中医药等备受世人青睐。
中国文化从不固步自封,具有广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汉代开始,中外文化间进行了无数次大开放、大交融,中国通过吸收西域文化、印度佛教文化确立了自己的强势文化地位,造就了令世人仰慕的盛唐气象。同时,中国文化因其先进性而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同化力。日本从唐朝直至明治维新长期师法中国,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常可见孔庙和汉文,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的“华夷秩序”、“东亚朝贡体系”更是中国软实力影响的见证。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及著名的丝绸之路把中华文化远播非洲及西欧大陆,甚至欧洲的一些启蒙思想家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评价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1]
虽然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没有因为中国国力的暂时衰落而丧失。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大规模借鉴西方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时,积极寻求文化的自我创新和发展,使中国文化开始重新焕发出活力。当前中国在战略观念上已经认识到,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必然意味着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要将文化资源要素转化为文化国力,必须诉诸于积极的文化外交。文化外交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已经被视为中国外交的三大支柱,成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文化外交举措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积极宣传和谐世界理念,占领世界舆论的道德高地。在致力于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我党适时提出致力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大理念,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新时代的运用和发展。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系统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创性地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写进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向世界的重要宣誓,表明中国要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二是对外传播汉语言和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文化事业的显著进步恢复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中国开始主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正式成立。截至2007年底,210所孔子学院(包括孔子课堂)先后在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或筹备建立。在汉语迅速走出国门的同时,中国也加大了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通过向国外提供政府奖学金来增进他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2006年各类来华留学生达到16万余名,比2005年增加了2万余名,涨幅为15.3%[2]。外国留学生数量的增加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魅力,还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磁石。
(二)发展模式及其交流共鉴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发展最快、进步最大、变化最深刻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一个人口比美国、日本、俄罗斯、整个欧洲之和还要多的国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引起世人的广泛兴趣。拉美、东欧和亚洲等实施“华盛顿共识”的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衰退和生活水平严重下降,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衰退的阴影。中国长达近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模式的特点在于拒绝“休克疗法”,推行渐进改革;并在这一进程中正确处理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中国模式集中精力满足人民最迫切的需求,首先就是消除贫困,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二十多年来,中国的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不到2000万,世界上70%的脱贫是在中国实现的。换言之,如果没有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的业绩,整个世界的扶贫工作将黯然失色。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美国所说的恐怖主义,而是消除贫困,因为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仍然生活在极其贫困的状态之中,其中8亿人(超过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还在挨饿。就此一点,中国的经验就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为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探寻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培训。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早在2000年就设立了“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中国在此框架下已为非洲国家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近二万余名。中国政府还积极倡议召开了多起国际研讨会,以推动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减贫方面的经验交流。2007年5月于上海召开的非洲发展银行理事会年会,是中国推动开展中非双方在发展经验和治国理政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重大举措。
(三)外交政策及其实质与风格
外交政策是软实力的又一来源。适时的外交政策能为一个国家对外行为赢得广泛的国际认同和支持,增加其合法性和道德权威;适时的外交政策也能极大地改善和提升国家形象,增加该国控制国际政治议程的能力,从而显著地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多边体系,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代表,在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积极促进者和实际的代言人,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排在第8位,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排在第5位。《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自1990年以来已参加1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出维和人员6000多人次。目前,中国派出的维和部队人数在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名列第一,充分展现了中国关心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在区域层面,中国与其他国家一道创制了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区域合作机制,中国在其中的主导角色和积极作用已得到相关国家的认可。2006年,中国在区域多边舞台演绎了三场令人眩目的外交大戏: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吸引了近四十位非洲国家元首与会。由一个大国与一个大洲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会聚一堂,在世界外交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援助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己任。仅以非洲为例,五十多年来,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实施了900多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为50个非洲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近2万人次,向47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员,累计达1.6万人次,共诊治疾病患者近1.8亿人次。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召开以来,中国已累计免除非洲国家欠华债务109亿元人民币,目前承诺并正在办理的免债还有100多亿元人民币。这些减债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望和决心。在对外大量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同时,近年来中国也加大了人道主义援助的力度。中国为东南亚海啸受灾国家提供了6亿多元的现汇和物质援助,是迄今中国最大规模的对外援助。中国对外援助体现了“平等”、“互利”、“尊重”、“真诚”的外交本质和风格。这些原则立场也是1964年中国首次提出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以来所一直坚持的。就具体的援助方式而言,中国从不以施舍者身份自居,尽量避免使用“援助者”和“受援国”这样的字眼,也不会提及非洲国家的“贫穷”、“落后”,而是强调中非合作过程中的“团结”、“互助”与“共同发展”,这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对非援助的重大区别。
二、中国软实力的积极效用
中国在发展硬实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软实力,注重发挥和调动软实力资源的效用,使软实力得到迅速提升。
(一)国家形象大为改善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十年里,中国长期被西方社会视为“异己”甚至是“洪水猛兽”,而中国也曾以“国际斗士”的角色而自豪。在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嚣尘上。“东方睡狮”的苏醒,引发了一些国家极大的恐惧。在中国刚刚提出和平崛起及和平发展理论的时候,一些观察家表示怀疑:中国以什么手段来保证其崛起是和平的呢?随着中国“软实力”的兴起,中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为什么说和平发展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现实,中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为什么说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一种建设性力量。
2004年12月到2005年1月,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电台在全球22个国家进行了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1)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的影响;(2)是否希望中国在经济上进一步强大;(3)是否希望中国在军事实力上进一步强大。在被调查的22个国家中,有14个国家的绝大多数或多数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总体上看,在被调查民众中,接近一半人(48%)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正面的;30%的人对中国的影响持负面看法。据了解,这个公司曾经对美国做过类似调查。在21个被调查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的多数受访者认为美国对世界的影响是积极的,15个国家的多数受访者对此评价是消极的。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积极评价美国的人数比例为38%,低于中国的48%;消极评价美国的人数比例达47%,高于中国的30%[3]。美国《时代》周刊于2007年3月26日公布的全球最新民意调查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敬重的前5个国家之一[4]。
(二)国际吸引力大幅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软实力的提升,世界出现了穿唐装、喝绿茶、学汉语的热潮。“中国元素”也逐渐成为国际时装、绘画、建筑、工业设计等多领域潮流与时尚的符号。2006年赴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共计4960万人次,与美国并列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到2020年可能超过法国,成为全球最受青睐的旅游首选地。
中国的发展模式,受到非洲国家的推崇,进而扩大了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许多参加中非首脑会议的非洲领导人并不只是被援助和贸易的机会所吸引,他们也是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所吸引。他们知道仅仅在三十年前,中国和马拉维一样贫穷。而今天的马拉维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扩大了9倍。联合国出版的杂志《非洲复兴》发表了题为《中非关系大跃进》的文章,援引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的话说:“中国是我们所有人的灵感。中国向非洲展示的是,非洲确实能够在经济发展上渡过难关。”世界银行承认:“中国的努力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创造了直接的经济机遇,与中国合作同样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中国丰富的发展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新机会。”[5]
在东南亚,中国的快速发展及睦邻政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越南继中国之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仅采取了中国式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注重强调稳定、改革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因处变不惊而备受称赞,中国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无疑提高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际公民的声誉。中国提出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也获得了东南亚国家的认可。几年前还跟随某些西方大国唱和中国威胁论的东南亚国家,如今大多积极寻求同中国的合作,争先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西方民主国家也能感受到中国的软实力。中法文化年是建国以来中国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年在法国举办期间,不仅受到法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更受到法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共有约200万法国人直接参与了中法文化年活动。文化年实现了中法人民的“零距离接触”,在法国形成了看中国文化展、说中国文化年的新时尚。“中国热”伴随着中国文化年的深入影响在法国持续升温。“中国”成为法国的时尚名词,“我要去中国”成为众多法国民众的心愿。
(三)国际话语权迅速增长
作为有国际意义的软实力,关键就是要能够比较好地回应这个世界提出的严峻挑战。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一个是贫困/发展问题,一个是和平/战争问题(包括恐怖主义问题)。西方价值观并没有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未能解决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美国主导的“民主输出”模式更是导致了世界动荡不安,而恐怖主义对美国、对世界的威胁也有增无减。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话语权。在贫困/发展问题上,中国可以向世界贡献自己的特殊智慧。当前许多非洲国家“向东看”,一些拉美国家“向西看”,目的都是为了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寻求中国的发展援助。中国应该很好地总结发展经验,从中找出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和做法,以推动世界范围内贫困问题的尽早解决。在和平/战争问题上,中国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政治理念,主张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国积极维护联合国的合法权威,并在此框架下积极承担自身的维和任务。有西方学者将中国政府制定政治经济替代模式的能力视为“自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人所面临的最大的思想威胁”[6]。
过去的冷战时代,世界被分成东西两部分,要么苏联模式,要么西方模式。冷战结束后,苏联模式随着苏联解体而退出历史舞台,西方主流认为这是历史的终结,剩下的就是一条不归路:全世界都将拥抱西方的发展道路。但是冷战后的情况表明,多样化发展仍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四)国际威望进一步提升
当今世界,无论是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舞台,还是在亚太区域合作进程中;无论是国际反恐、防扩散、地区热点的解决,还是国际经济、能源和环境合作,中国都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日益崛起的中国是维持和平、繁荣及开放之国际体系的重要力量。与中国进行合作而不是对抗,也成为美国战略界的普遍共识。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把美中关系定位在“利益攸关方”(stakeholder),这是对中国影响力的一种肯定。在结束第四次中美战略对话后,美国国务院于2007年6月23日发表声明称,中国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连带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也在增长,是今日世界重大发展之一。随着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交相辉映,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影响力日趋扩大。中国已经成为决定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中国软实力尚待加强
近年来中国软实力迅速上升,只是相对于以前软实力不足而言的。中国是一个软实力资源大国,但目前仍然不是一个软实力大国。中国软实力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此要有清醒认识。目前我国软实力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仍然偏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但必须承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文化产业不发达,中国文化还难以走出国门。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结构性缺陷:一是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额在国家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例偏小;二是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国家版权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04年,中国引进与输出版权的比例是7.6:1;2005年,全国通过出版社共引进图书版权9382项,输出图书版权1434项,引进与输出比例为6.5:1。尽管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但它只承载全球信息资源的4%[6]。中国文化产业具有“量小质不高”的特点。
二是文化价值观念尚待整合与提升。在文化的诸要素中,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最为重要,这是软实力中的过硬的东西。中国文化传统中还有很多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东西,还需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对其内涵予以重构。比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中庸思想造成了中国人性格中的普遍保守和内向,对权力的敬畏以及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在经济市场化、社会多元化以及文化的世俗化和商业化背景下,中国原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哲学等文化形态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整合功能开始面临挑战。同时,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仍然未能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的认同和承认。因此,需要对原有的制度性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转型,以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增强普适性。否则,中国崛起就缺乏足够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甚至整个社会也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失范”。
三是中国发展模式存在盲区。中国政府积极倡导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研发能力。但目前,中国整体的产业发展能力仍然不高,仍处于世界经济链条的中低端。在信息时代,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在世界生产和消费中的位势不高,更何况这种“世界工厂”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世界加工厂”而已。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建立在巨大的资本投入和庞大的劳动力供应的基础上,且以环境恶化、收入差距过大等为代价,其他发展中国家没有条件也不愿意“复制”中国的发展模式[7]。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并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到普通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朋友身上,是中国今后发展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四是国家形象有待进一步优化。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仍存在不少负面评价。部分国际舆论频频指责中国,认为中国对外经济活动是典型的“新重商主义”,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开发是“新殖民主义”式的掠夺。他们批评中资企业的海外社会责任不佳,指责中国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当地社会的利益回馈不足等。2005年4月20日,中资控股的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发生瓦斯爆炸,引起赞比亚政府、公民社会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国际社会随即掀起一股批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浪潮。部分西方人士多从意识形态的偏见出发,指责中国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投资对象国的民主和人权状况。他们认为,中国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经济援助客观上支持了非洲的所谓“失败国家”,中国同缅甸、苏丹、津巴布韦的穆加贝政权发展关系都成为他们指责的对象。特别是2007年年初以来,一些西方人士刻意把达尔富尔问题与中国的奥运会相联系,企图将“奥运政治化”,给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五是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既有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不完全掌握主导权。与世界上其他大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软实力还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无论是在电影、音乐、软件领域,还是在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被世界接受的程度和拥有的影响力都不如美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在软实力方面不具备挑战美国的实力,当然本身也没有这个意图。
综上所述,中国软实力发展现状仍然不理想,尚面临三个不平衡。一是中国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发展不平衡。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硬国力”因素所受的重视程度相比较,文化等“软国力”建设长期遭到了某种程度的轻视甚至忽视,这是致使目前中国软实力还跟不上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速度,还难以为国家的崛起贡献更大力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软实力资源的内部发展不平衡。从顺序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最具有吸引力,中国内外政策调整所形成的独特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和外交风格次之,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尚未取得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的认同和承认。根据“木桶原理”,木桶的容积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如果诸如价值观念等软实力难以得到世界认同,会从根本上制约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三是中国软实力较西方大国的软实力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美国对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防范和遏制,必然会显著增加中国建构软实力的难度。
四、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如何克服软实力资源的局限,将软实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政策效果,是中国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一,建立综合、连贯的外交哲学和大战略,高度重视软实力建设。长期以来,中国战略思维的习惯视角是强调国家硬实力多,关注软实力少。国力构成要素和国际竞争态势的演变,要求中国必须推动战略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强化以往予以关注但尚欠重视的软实力建构。中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就必须具有一个强大且富有对外亲和力的文化存在,就必须承担起一个世界大国应当具有的全球责任,不仅在国际秩序的建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且也能对人类发展方向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影响。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国软实力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全面复兴,从而再现盛唐时代的无限魅力。
其二,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一方面,应当继续强调“请进来”的战略方针,力图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产业理念,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差距,迅速建立起自身的文化产业体系并据此实现文化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需适时强调“走出去”战略,也即是说,中国文化产业在强调引进的同时,应当及时地在战略重心上实现由内向型到外向型的转变,以文化产业及产品的“走出去”为依归来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只有中国文化产品真正走出国门,中国的文化国力才能得以真正壮大,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才能得以迅速提升。
其三,加快文化价值观建设,抢占国际舆论的道德高地。当前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建设,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中国传统文化那里吸取营养。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着完善的价值体系和独特的核心价值理念,比如,和谐理念、公平正义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等。应根据当前的时代要求对这些理念进行梳理、整合与提升,使之既满足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又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人类普遍的价值认同。二是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尚待建设一个充分和成熟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更有待形成民主、法治的政治文化传统。努力塑造公正、民主、人权进步的国家形象,充分显示机制创新能力,在完成开放的公民社会建设的同时完成政治文明的塑造。如此将有助于保证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富有活力,并广泛和有力地影响国际对华舆论朝积极方向发展。三是注重与国际社会开展民主与人权领域的对话。从本质上看,一些西方国家不是不欢迎中国的发展,而是不愿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壮大。可以预见,在短期内试图彻底消解中西方在意识形态认同上的差异实非易事,但通过定期和多层面的沟通与对话以增进各方的互相理解,从而不对双方的总体外交造成负面影响,仍是可能的。
其四,注重解决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在国际比较和竞争中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内在的自我塑造比对外展示和宣传更重要。尽管软实力的最终结果体现为一国对他国的吸引力,但是软实力战略的实施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的对外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舞台上塑造、展示自己魅力的问题。它不仅要求一国把自己的优秀文化、外交理念传播到世界上,争取他国理解和接受,而且也要求一国在国内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提高民众的生活福祉,从而达到“善治”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是基础性的关键议题。需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国的发展仍处于不断探索之中,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三农”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腐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总的说来,中国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国家形象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五,注重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建设,充分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个别中资企业未能很好协调资源开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致使中国的合作共赢形象受到不小的影响。虽然当前中国对外经贸领域所出问题或者属于中国企业的个体行为,或者属于正常的国际贸易摩擦,并不能等同于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但上述经贸摩擦却容易导致外界对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曲解,导致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贬损。解决问题的出路,一是鼓励中方企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资源开发地的民生和发展问题,通过关注和支持当地的环保、教育、医疗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体现出中国企业的应有道义责任和价值关怀。二是鼓励中国企业加大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重视培育他们的民族产业,促进其出口产品的多样化,使他们逐步拥有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
其六,加大对外传播力度,展示中国开放、发展和创新的新形象。对外传播在内容上应突出两点。一是向世界传达中国热爱和平的理念,通过宣传“和为贵”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前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来增信释疑,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了解。二是向世界展示当前中国发展的活力与新面貌。特别突出中国当前发生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进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多谈谈国家的创新、不断涌现的新思想以及应对诸多问题的新举措。中国吸引世界特别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不仅在于其古老文化和传统美学,而更多地在于其当下的创新和发展能力。通过正面报道中国的发展变化及其国际政策,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深入了解。近年来中国有计划地在部分国家举办中国文化年,在世界广泛建立孔子学院,不断推动中国传媒在其他国家的落户,其用意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4-6.
[2]杨明方.来华留学人数年增15.3%[N].人民日报,2007-05-29.
[3]22-Nation Poll Shows China Viewed Positively by Most Countries Including Its Asian Neighbors[DB/OL].[2008-02-22].http://www.globescan.com/news_archives/bbcpoll3.html.
[4]时代周刊公布全球民意调查中国形象全球排第五[DB/OL].[2008-01-22].http://news.sohu.com/20070326/n248974815.shtml.
[5]国际复兴银行/世界银行:《中国与世界银行:推动创新的伙伴关系》[DB/OL].[2008-02-30].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EXTEAPCHINAINCHINESE/Resources/innovation_cn.pdf.
[6]BATES GILL & YAN ZHONG HUANG.Sources and Limits of Chinese ‘Soft Power’[J].Sur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