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的军旅生涯及其文学创作之路

2008-12-23 08:33张国琦口述
纵横 2008年12期
关键词:毛泽东小说

萧 克 张国琦 口述

2008年10月24日12时51分,上将萧克走完了他的人生之旅,享年102岁。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萧克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25年的冬天,年仅18岁的萧克孤身一人离开了湘南老家,徒步南下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军, 投身到北伐战争之中。1927年8月,萧克参加了闻名中外的南昌起义,他是亲历过“八一”南昌起义的开国将帅中最后一位辞世的将军。萧克将军还是一位诗人、一位作家。他的一部描写井冈山红军斗争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曾经获得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而这部小说却从最初写作到诞生经历了重重的波折。

萧克的军旅生涯是从北伐战争开始的。1927年初,萧克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八连担任指导员,师长就是北伐名将、共产党员叶挺。萧克参加铁军后打的第一仗是在河南,对手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统率的部队,也就是在河南战场上,萧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国琦(以下简称张):他入党是在河南朱仙镇那个地方,是与奉系军阀张作霖部作战。那时候我们北伐军第一个打的就是他,打得非常残酷。

在北伐战场上,由于萧克表现出色,很快由军士升任军官。1927年7月中旬,萧克接到上级出发指令随即收拾行装,东进九江。此前他刚刚被任命为连长。出发前,官兵上下被告知:此行的任务是“东征讨蒋”,实际是为南昌起义集结兵力。但这个真正目的,当时没有人告诉他们。

萧克(以下简称萧):部队从许昌回到了汉口,从汉口又开往九江,从九江到了南昌,那路程都不太远的。坐火车坐汽车,所以起义那天晚上,我们都对情况了解不够。

1927年7月中旬,在二十四师师长叶挺的率领下,萧克随军从武昌到达九江,随后向南昌进发。也就是在萧克驻扎九江的那个时候,中共一些负责人正在九江开会,决定在南昌实行暴动。萧克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时候,汪精卫等人在武汉开始“分共”。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国共分家的情况,也没有意识到将要参加一场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伟大行动——南昌起义。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在江西大旅社成立了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任书记,负责领导这次起义。7月28日,起义总指挥部宣告成立,参加起义的武装力量,除了萧克所在的叶挺领导的第二十四师外,还有贺龙领导的第二十军,周士第领导的第七十三团,朱德领导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公安局的两个保安队,共计3万余人。 7月31日晚上9时,起义军开始做战斗准备。萧克说,那一晚他们都没有睡觉,心情十分激动。当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次行动,将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

张:我觉得那个时候他只是作为军人,军人就要服从命令。

萧:叶挺下了命令要起义。起义之前营里边,营长好像是廖快虎,召集党员干部开会,起义前一天晚饭后,由共产党员的营长和团参谋长,带着我们到处看地形,具体地说是当时的共产党员的军官,我是共产党员。他们叫我一起去看地形,当时不公开,党员互相交换意见时才说“下面有准备,今晚起义”。

起义时间最终被定在8月1日凌晨4时,在炎热的南昌,这正是人们酣睡的时候,凌晨2时,由于叛徒告密,起义提前打响。

萧:根据革命委员会总指挥部的指示起义两点钟开始。国民党第六军一个团,早两天调到这里来,要来消灭我们,这更加提高了我们的警惕性。

由于交战双方都身着国民革命军的灰蓝色军装,为避免混淆,当天晚上起义军脖子上都系红领带,左臂扎白毛巾,所用的手电、马灯也都贴上红色十字作标记。

萧:我们从广东出发的时候是挂红白蓝的“三民带子”,到南昌那天晚上还是挂这个带子。后来支部通知,党员要挂红带子,我们就挂红带子了。我们起义以后,就缴了敌人的枪。我们这边的战斗应该说不是特别激烈,起义军就把这个地方的问题解决了。解决了以后,就把这帮人俘虏了。

8月1日拂晓,起义军占领南昌。战斗结束后,在起义军总指挥部的楼顶上,升起了一面红旗。萧克说,由于他们离指挥部还很远,没有亲眼看到这面红旗的升起。南昌起义,由于领导者的共产党身份,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军队的开始。而8月1日这一天,后来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纪念日。

萧:朱德说过一句话:我们工农革命有武装了。我后来对他说:先有工农革命武装,才有“八一”起义啊。他说:只有“八一”起义,才是共产党领导、指挥军队。所以后来我们在红军时期就定这一天为我们的建军节。

1927年8月3日,起义军按原定计划,分批撤离南昌,当时部队的战略意图是:南下广东,会合海陆丰的农民运动,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再进行第二次北伐。然而,起义军的南下之旅并非那么顺利。1927年的10月,南昌起义军兵败流沙,人马溃散,而萧克本人也经历了一段被俘落难的日子。兵败流沙后,萧克和起义军主力失去联系,连队只剩下大约20人。无奈之下,萧克决定带领这20人单独行动。一路上,由于不断受到当地民团的拦阻,队伍在不到半天的时间,仅剩下七八个人,最终,萧克被国民党军队俘虏。

萧:把我们押到汕头,关了15天,我什么也没有说。我就说我是个当兵的,是下层干部,他们问我认不认识叶挺、贺龙。我说叶挺我认识,顶好的一个队伍。敌人都知道叶挺的队伍很强。

在被关押期间,萧克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幸运的是,他很快就和其他被俘官兵一起被释放出来。为了重新和党组织取得联系,萧克把目光投向了广州,因为那里是北伐开始的地方,然而在一艘开往广州的船上,萧克再次遇到了麻烦。

萧:他来向我要票。我说没有,我是当兵的,当兵的没票。他说什么叫当兵的没票呢?我说我这个兵不同,我这个兵是打仗的兵,他没办法。我就一直坐到广州,身上也没有钱。

1927年11月初,萧克到达广州。这时的广州已经没有昔日的革命气氛,街道上军警林立, 岗哨森严,一片白色恐怖。这个时候的萧克,不再顾及自己出身书香门第,也不顾自己曾是一名铁军的军官,开始放下架子讨饭。

萧:我主要是愁生活。我到街上去讨饭,身上有两个钱的,就拿几分钱、几毛钱、块把钱给我,我才能住进旅馆里去。旅馆叫什么名字我记不清了,但是长住旅馆也不行,没有收益啊。

张:最后找到一个老先生,写字、卖字的。人家就在那儿卖字,他就主动地跟人家要求,说能不能来分我一碗饭吃?老先生说那你先试试。他就给他试了一下,萧老的书法还是有功底的,练过字,尤其是隶书。

在白色恐怖的广州呆了十几天,萧克感到寻找到组织的希望不大,决定回老家湘南。1927年冬天, 他最终经粤北返回湘南,在家乡,历尽艰辛的萧克在一位高小同学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中共党组织。

萧:南昌起义失败之后,我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同军队的联系也没有了,那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阶段,所以在临武县找到支部,就高兴得什么似的。

1928年年初,萧克在宜章西南的山区参与组建农民武装,领导黄沙暴动,响应朱德的湘南起义。湘南起义失败后,萧克率领的农民军也决定撤退,寻找朱德的大部队,结果在东进途中,却意外地遇到了另一支部队的领导人毛泽东。

张:是1928年,大概在3月底 4月初。这个期间,湘南起义失败了,萧克领导湘南起义的一支小部队。在离开了大部队以后,朱老总带着大部队走了,他这支小部队也有男女老少几百人,朝那个方向走,走到半路碰到了从井冈山下来迎接朱老总的毛泽东。所以最先和毛泽东会合的湘南农军是萧克部队,“朱毛会师”前头有了“毛萧会师”。毛泽东对他印象特别深,因为第一个见到的就是萧克。

1968年五一劳动节,萧克被邀参加庆祝活动,在天安门城楼上,萧克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走到萧克前面,笑着谈起了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他说: 我们是龙溪洞见面的,那时候你们有多少人多少枪?萧克回答:五六百人,六七十条枪,三百多杆梭镖。毛泽东听后不住点头说:揭竿而起,揭竿而起。

萧:他们看到我们是背梭镖的队伍。毛泽东当着我的面前说:“揭竿而起、揭竿而起。” 这两句话我听得非常高兴。

在萧克将军的家中,一直保存着这样一张照片,上面“井冈山的同志们”几个字,就是毛泽东亲笔写下的。萧克坐在前排毛泽东身边,那时候他只有20岁。

张:在井冈山时期,毛称赞他是红军里边的“白袍小将”。“白袍小将”就是那种很受欣赏的将领,好像三国里的赵子龙,打仗不怕死,又有文化。

在共和国开国将帅中,萧克应该说是特殊的一位,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能诗善书,为此埃德加·斯诺的第一任夫人海伦曾经这样评价他说: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也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1991年3月,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大会在北京开幕,在这个文坛盛会上,却出现了两位武将的身影。一位是杨成武上将,他被邀请为获奖作家颁发奖杯。从他手中接过奖杯的,也是一位骁勇的战将,他就是小说《浴血罗霄》的作者——上将萧克。这部长篇小说荣获了1984— 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的荣誉奖。

张:萧克自己当然非常看重这本书。而且在这本书出版了以后,由夏衍、唐达成两个人介绍。他以80多岁的高龄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年纪最大的会员。《浴血罗霄》的价值有三:第一,它是萧克这样一位战将自己写的;第二,是在战火纷飞的那个年代里边写成的;第三这部书写了50年,中间的经历太曲折了。

作为一个驰骋沙场的武将,萧克为什么会萌发创作小说的念头呢?这还要从1936年说起: 那一年,29岁的萧克已经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他刚刚经历了艰苦的长征到达陕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苏联小说《铁流》,书中讲述了一支武装部队的成长故事。读罢之后,年轻的萧克心中激荡不已,因为书中所描写的和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历程极为相似。

张:看了这本书以后,萧克就跟一帮战友聊这本书:写得挺好,但是还不够真实。另外,比我们军队的气势差多了。《铁流》写的范围、人数比中国革命少多了。我们要写起来,肯定比他好。人家就开玩笑说:那你写一个。他当时就说:写就写。就是这么才写起来的。

对于当年萌发的创作冲动,萧克在后来回忆说,自己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1937年5月,萧克前往延安参加中共中央会议归队的途中,他与战友在黄土高原上纵马驰骋,往日的红军岁月历历在目,他终于下决心要写一部中国的《铁流》。不过多年拿枪的萧克,这个时候要提笔开始创作,却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因为写小说是文学创作,并不是简单地写一本流水账,萧克反复回味他所经历的戎马生涯,其中,1934年一段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战斗经历,始终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不去。

1934年1月, 中共中央命令萧克率领一支小规模游击兵团北上破袭南浔铁路,牵制国民党军队,声援竖起抗日反蒋旗帜的十九路军。尽管由于敌我实力悬殊,最终导致军事行动失利, 但是部队在萧克的率领下,最终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安全返回了苏区。

张:萧克觉得这一段的经历非常典型,非常集中,写起来比较好。实际上他记录的是罗霄山这一地区红军的一段历史,所以叫《罗霄军》。后来出版的时候没用这个名字。我说应该还叫《罗霄军》。出版社给起名叫《浴血罗霄》,我们当时都想应该把他原书再出一遍,那才最有价值。

1937年夏天,在位于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城外,萧克正式动笔,开始创作小说《罗霄军》。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萧克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二○副师长,率部前往抗日前线,战事繁忙, 他的小说创作时断时续。1939年,在平西的百花山里萧克的小说《罗霄军》完成了初稿。

张:写出来有40多万字。萧克那个时候就是在他住的地方躲飞机。这时候写,休息的时候、没事儿的时候也写,非常投入。

萧:到平西以后写出来的。平西好多村庄我都住过。只要住下来,我有时间就写。反“扫荡”也写,那年七八月,我就到马栏村去住了,有一次,我们就去外面躲敌人飞机,我还是写我的《罗霄军》。

1939年10月,小说《罗霄军》的初稿终于在平西抗日根据地宛平县的马栏村完成了。为了创作小说,萧克前前后后共花了两年多的业余时间。将军写小说,这本身就让人感到意外和新鲜。

张:写成以后,当时据说还展览过,像邓拓这些人都看过,毛泽东也知道。萧克上次给我讲:毛泽东还问他说,听说你写小说啊。

在随后的四五年中,萧克先后对小说进行了三次大的修改,就在《罗霄军》日臻完善的时候,突然一个意外发生了:1945年在河北承德,一次行军宿营的间隙,装着小说手稿的皮包却不翼而飞了。

张:估计小偷觉得可能那包里面全是钱。结果保卫部就找,他们认为这是萧克的心血,也等于他的一个孩子一样。找到最后,大概风声很紧,那小偷在三天以后又送到哨兵站岗的一个有几个油桶的地方,放到上面以后,敲了一下油桶就跑了。哨兵一看,包回来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但是仅仅一年之后,国共之间的内战就爆发了。萧克先是担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之后作为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随军南下,参与指挥了一系列的重大战役。 1950年4月,萧克来到北京,他被中央点将,筹建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军训部。而刚进北京,就已经有出版社对他的小说《罗霄军》表现出了兴趣。但是这个时候,萧克却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修改自己的作品了。1954年,国家决定成立解放军训练总监部,萧克担任了副部长一职。为了实现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中共中央对训练总监部非常重视,部长和代部长分别是刘伯承与叶剑英。到1955年,第一次军队授衔的时候,训练总监部的六个副部长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所以一个部门,两个元帅统领着六个上将,规格之高,一时传为佳话。1957年11月,上将萧克接替叶剑英元帅担任了训练总监部正部长一职,就在他忙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时候,一场政治运动正悄然向他逼近。

张:1958年,把萧克打倒了,把他的职务都撤了。但他认为他前面做的一切,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更让萧克意想不到的是,搁置了十几年的小说《罗霄军》被人翻了出来,成为批判他的参考资料。

张:有人说你还写了本小说,你得把小说拿出来。萧克说:我那还是个初稿。那些人说“初稿才能反映你的灵魂,”非要他萧克拿出来,萧克想:拿出来就拿出来。拿出来以后,人家就打印出来,给了他一本,还写着“供批判用”。他一看,这比原稿强多了,他就把稿纸全烧了,原稿一张都没留下。

萧克的秘书张国琦至今提起那些被焚毁的原稿,仍然觉得十分痛惜,因为那些在战争岁月里写就的初稿,凝聚了萧克大量的心血。不过此时的萧克,面对疾风暴雨似的批判已经无暇顾及这件事了,在受批判期间,萧克认真地通读了一下自己的小说,但是因为这本书被划归为批判之列,他已经不再可能来着手修改润色了。1959年5月,萧克被撤销了训练总监部部长的职务,脱下军装,离开了从创建起就投身其中的军队。

1966年,“文革”开始,萧克和他的小说再一次遇到劫难。为了批判他,造反派又将书稿拿去油印了数百册。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全国唯一一本还没正式出版就被印刷了两次的小说。”

张:姚文元打电话说要批他。当时有一个组织说“萧克反党”,说萧克写了一部小说,要拿出来批判。小说就又打印了一次。这一部书,写了50年,还没有出版,就被批过两次。

1969年,萧克被安排去江西永修的“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和再审查”。 这一年年底,花甲之年的萧克,踏上了前往江西的火车。

张:萧老在挫折面前,就叫愈挫愈奋,不怕艰难曲折。不仅在南昌起义失败时是那样, 就是在“文革”,他还是那个样子。

在江西,萧克一待就是两年多,他不但要自己生火做饭,甚至还开始学做木工。直到1971年林彪事件之后,萧克的命运才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张:林彪事件后不久,陈毅就去世了,毛泽东穿着睡衣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当时毛泽东就问周恩来说:上井冈山的还有谁在?周恩来说还有谁谁谁。毛泽东就问:萧克怎么没来?周恩来就说萧克还在外地。周恩来回来后马上告诉农林口:“叫萧克马上回来,说这是毛主席的意思。”——周恩来就借这个机会把萧克“解放”了。

在离开军队13年后,萧克重新复出,担任了军政大学校长。1985年,萧克离休,他终于能够有时间和心情坐到书桌前修改完善自己青年时代就开始创作的小说《罗霄军》。 经过一年多的认真修改,文稿终于付印了,定稿时书名改为《浴血罗霄》。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小说如期出版。一本小说从开笔到出版历经 51年,萧克也从一个29岁的青年成为81岁的老人。

萧克在回忆录当中,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浴血罗霄》出版之后的那个春节,有一对夫妇来到他家里拜年,他们是萧克在农垦部工作时期的同事。落座之后,这对夫妇提出,希望能够得到一本刚刚出版的小说。萧克于是马上回到书房取来两部,签名之后送给他们。这对夫妇随即打开自己的包,取出三册书回赠给萧克,由于珍藏多年,这三册书籍其实早已经褪色,不过书页上的“供批判用”四个字还非常清晰,在书籍的正面 印着三个大字“罗霄军”。

(文稿来源: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编导刘革非)

责任编辑:贾晓明

猜你喜欢
毛泽东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倾斜(小说)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2011年《小说月刊》转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