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河南林果业的盛况与成就

2008-12-16 09:28程民生
中州学刊 2008年6期
关键词:果木园林林业

程民生

摘 要:宋代河南西部、南部山区,天然森林保持得比较完好,西部、北部还有大面积的竹林,豫东平原则遍布着茂密的人工林。东京城内外公私园林密布,拥有全国最发达的园林业,其代表艮岳在古代园林历史上空前绝后,并成功移植了许多亚热带花木;高超的园艺嫁接等技术,还使皇家花园的花木可以反季节开放。洛阳的生态环境优于开封,加以九朝古都的积淀,园林极其发达。河南的果木业是北方地区中最发达的,特点是种类多而且品兼南北,在社会生活和商品经济中有独特意义。

关键词:宋代河南;林业;园林;果木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6—0192—06

林果业(包括树林、园林、果木、花卉)是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产业。现代社会中,人们常把发达的林果业视为国家富足、民族繁荣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古代当然也不能例外。宋代河南的林果业仰仗着地处中原、兼有南北气候以及三京腹地的地理优势和政治优势,颇具规模,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许多名产享誉天下,是河南历史上的辉煌一页。

一、林业资源

在河南西部的太行山、伏牛山和南部的大别山区,天然森林保持得比较完好。深山老林中,还生存着许多老虎、豹子等大型森林动物。宋初乾徳年间,右班殿直李继宣曾奉命朝廷命令“往陕州捕虎。杀二十余,生致二虎一豹以献”①。另如虢州(今河南灵宝)也是“多系山林”②。宋徽宗执政初年,有臣僚报告说:“自商、虢至伊阳六七百里,山岩重复,林木蔽密,中间无郡县城郭。”③是广袤数百里的大森林。西部还有大面积的竹林,如西京洛阳嵩山法王寺,周围全是茂密的竹林:“相近皆大竹林,弥望不极,每当僧斋时,钟声隐隐出林表,因目为竹林寺,或云五百大罗汉灵境也。”④经济作物竹子也是重要的财源,欧阳修有高度的评价:“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荀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厚利,宁肯为渭川下!”⑤开封市场上,就有名产食用的“西京笋”出售。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同样多竹子:“魏野居于陕郊,其地颇有水竹之胜。”⑦西北太行山麓的植被景况也不错,所谓“林木千重闭郡楼,西山浓翠去无由”⑧。说的是相州境内森林的茂密。又如济源:“竹不減淇水,花仍似洛都。”⑨表明豫西北分布着众多竹林。

西南部的唐(今河南唐河)、邓、汝等地,在北宋前期也是“地多山林,人少耕植”⑩。唐州森林与神农架原始森林连成一片,“郢(今湖北钟祥)、唐、均(今湖北均县西北)、房(今湖北房县)、金(今陕西安康)五州,多林木”(11)。这些地区甚至有足够野生象群生存的大面积森林。如乾徳二年正月,“有象入南阳,虞人杀之,以齿革来献”(12)。其地距离京师开封比较近,是开封木材的重要来源之一。如宋神宗元丰时修造尚书省,即是由汝州提供的木材:“诏修尚书省材木,令知汝州李承之于本州界采伐及买。”(13)人工经济林木同样密布。如汝州襄城在范纯仁任知县时,大力发展桑树,并对犯轻罪者以种桑代罚,“民益赖慕”,桑树遂蔚然成林,得到实际利益的人们为表示纪念和感谢,称之为“著作林”。(14)北宋后期的陈渊在当地也看到:“桑阴盖地牛羊困,麦秀漫山鸟雀肥”;又说襄城:“人烟盛乐土,草树亦精产。”(15)意味着草木葱茏。北宋末期任桷担任汝州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县令时,“招募流民,辟地一千余顷,桑枣十余万,添户五千有奇,考课为京西路诸邑之最”(16)。成为大力发展经济林木、改变落后面貌的典型。

在豫东平原,遍布着茂密的人工林。宋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的发展,经常颁布诏令鼓励甚至强制人户种树。如天圣二年(1024)正月,朝廷指示开封府:“委令佐劝诱人户栽植桑、枣、榆、柳,如栽种万数倍多,委提点司保明闻奏,各与升差使。”(17)平原地区民间种植最广泛的就是桑、枣等经济林木,榆、柳也很普遍。如襄邑(今河南睢县)多白榆:“迢迢汴水吞窈冥,白榆多于天上星。”(18)陈留(今开封东南)多柳树:“柳林行不尽,想见行春时。”(19)陈(今河南淮阳)、蔡(今河南汝南)之间的林业非常发达,既有天然林木:“蔡州封部阔远,户口繁庶,土饶山林,素多盗贼。”(20)更有人工林:“多美木,类皆修干矗矗,上干云汉,浮阴纎秾,蓊郁垂布。时方溽暑,畏日流金,而影不至地。”原因是:“陈、蔡之地,弥望皆卤荒之壤,民知美木不易有也,争治其地以莳之。日夕觑逻,不啻如望婴儿之长也。方其童及寻,浆液四达、枝叶欣欣向荣时,旁干横柯举剪去,惟余直根,根之浆液不得旁之也,聚而成美材。乃今之苍然可观仰者,举前日之剪洗封护者也。”(21)显然已是当地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和产业。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境内的汴河两岸,则是“榆树成林”(22)。开封城内注重绿化,遍布林木:“城里牙道,各植榆柳成阴。”(23)“自西门东去观桥宣泰桥,柳阴牙道,约五里许。”(24)

河南东北部平原受黄河的影响,自然植被稀少,但也有人工经济林木。如澶州(今濮阳)即有着郁郁葱葱的桑树林,宋仁宗时,民间为应付官方科配木材,仅砍伐的桑树就有三四十万株!(25)在相邻的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则显得空旷荒凉:“滑州地无尺木,沙如掌平。”(26)林业非常落后。总的来说,宋代河南境内林业资源不平衡,西部多天然森林,最茂盛,东北部多人工林,比较疏旷。

二、城市园林业

东京城内外遍布着众多的公私园林,拥有全国最发达的园林业。(27)据孟元老说:“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閴(闲?)地。”(28)除了皇宫内的后苑以外,著名的还有玉津园、宜春苑、瑞圣园、琼林园、金明池、静渊园、撷芳园、景华园、芳林园、蔡京家园第、王黼园第等10余处,大大小小总数约100处左右,无一不是景致迷人,妙趣横生。以皇家的玉津园为例:“园名玉津。珍果献夏,奇花进春。百亭千榭,林间水滨。珍禽贡兮何方?怪兽来兮何乡?郊薮既乐,山林是忘。则有麒麟含仁,驺虞知义,神羊一角之祥,灵犀三蹄之瑞,狻猊来于天竺,驯象贡于交趾。孔雀翡翠,白鹇素雉,怀笼暮归,呼侣晓去。何毛羽之多竒,罄竹素而莫纪也。忽断苑墙,又连池籞。介族千状,沙禽万类,尽游泳而往来,或浮沉而出处。柳笼阴于四岸,莲飘香于十里。屈曲沟畎,高低稻畦,越卒执手,吴牛行泥,霜早刈速,春寒种迟。舂红粳而花绽,簸素粒而雪飞,何江南之野景,来辇下以如移。”(29)

宣和年间建成的艮岳,周围10余里,面积约为750亩,是在低洼地上兴建的大型假山园林,其最高一峰约150米,其间亭台楼阁遍布,从南方各地搜刮来的奇花异石、珍禽异兽无数,尤以名贵植物为多。例如其中“移枇杷、橙柚、橘柑、榔栝、荔枝之木,金蛾、玉羞、虎耳、凤尾、素馨、渠郍、末利、含笑之草,不以土地之殊,风气之异,悉生成长,养于雕栏曲┘鳌…植梅以万数,绿蕚承趺,芬芳馥郁,结构山根,号蕚绿华堂……青松蔽密,布于前后,号万松岭……北岸万竹苍翠蓊郁,仰不见明,有胜筠庵、蹑云台、萧闲馆、飞岑亭,无杂花异木,四面皆竹也”(30)。其宏伟与精妙,在历史上空前绝后,可惜建成不久就毁于靖康之难了。

其他南方花木,也多有移植。如扬州后土祠的琼花,是从宋代才命名并扬名的落叶或半常绿灌木,号称“天下无二本,绝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仁宗庆历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辄枯。遂复载还祠中,敷荣如故”(31)。熙宁年间的宋敏求说:“扬州后土庙有琼花一株,或云自唐所植,即李卫公所谓玉蘂花也。旧不可移徙,今京师亦有之。”(32)可见至晚在宋神宗时,开封已有希奇的琼花了。红梅在宋代传入开封,两宋之际的吴聿在《观林诗话》中记载:“都下旧无红梅,一贵人家始移植,盛开,召士大夫燕赏,皆有诗,号《红梅集》传于世。”梅尧臣则有诗云:“此土只知看杏蕊,大梁亦复卖梅花。”(33)可知后来梅花在民间也有商业化种植。正如两宋之际的朱弁所说:“顷年近畿红梅甚盛。”(34)皇宫的庭院中,还种植有芭蕉:“先是妃手植芭蕉于庭,曰:‘是物长,吾不及见矣。已而果然。”(35)宣和年间,岭南的美人蕉也移植开封,但“大都不能过霜节,惟郑皇后宅中鲜茂倍常,盆盎溢坐,不独过冬,更能作花”(36)。荷花一般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在宋代开封却有少见的黄色:“京师五岳观后凝祥池,有黄色莲花甚奇,他处少见本也。”(37)应是培育的新品种。再如蔷薇科常绿或半绿攀援灌木木香:“木香有二种,俗说檀心者,号酴醾,不知何所据也。京师初无此花,始禁中有数架,花时民间或得之相赠遗,号禁花。今则盛矣。”(38)是又一由皇宫走向民间的珍贵移植花木。

高超的园艺嫁接等技术,还使皇家花园的花木可以反季节开放。宣和初,宋徽宗召来位“接花人”叫刘幻,“赴御苑居数月,中使诣苑检校,则花木枝干,十已截去七八。惊诘之……笑曰:‘官无忧,今十一月矣,少须正月,奇花当盛开。苟不然,甘当极┑洹……至正月十二日,刘白中使,请观花,则已半开,枝蕚晶莹,品色逈绝。酴醾一本五色,芍药、牡丹,变态百种,一丛数品花,一花数品色。池冰未消,而金莲重台,繁香芬郁,光景粲烂,不可胜述”(39)。冬季花木盛开,已是奇迹,况且一枝开数种花,一花有数种颜色,实在是绝技。欧阳修有诗云:“京师花木类多奇,常恨春归人不归。车马喧喧走尘土,园林处处锁芳菲。”(40)反映出开封园林特点一是珍奇,二是众多。所说不只指官方,也包括民间;民间也不只是王公贵族之家,还包括富商大户。下边就是一例:滕达道、钱醇老、孙莘老、孙巨源,治平初同在馆中。花时,人各历数京师花最盛处。滕曰:“不足道。”约旬休日率同舍游。三人者如其言,达道前行,出封丘门,入一小巷中,行数步至一门,陋甚,又数步至大门,特壮丽。造厅下马,主人戴道帽,衣紫半臂,徐步而出。达道素识之,因曰:“今日风埃。”主人曰:“此中不觉。诸公宜往小厅。”下则杂花盛开,雕栏画楯,楼观甚丽,水陆毕陈,皆京师所未尝见。主人云:“此未足佳,颐指开后堂门,坐上已闻乐声矣。时在谅闇中,莘老辞之,众遂去。莘老尝语人:“平生看花,只此一处!”(41)开封城外的这处私家花园,在闹市中别有洞天,虽不知有多大面积、有多少花卉,但足以使见多识广的士大夫惊异,显然超过了京师其他任何园林,而且还没有来得及到其后苑观赏!

西京洛阳的生态环境由于地处山区,优于开封,加以九朝古都的积淀,使其园林极其发达。苏辙写道:

“洛阳古帝都,其人习于汉唐衣冠之遗俗,居家治园池,筑台榭,植草木,以为岁时游观之好。其山川风气清明盛丽,居之可乐。平川广衍,东西数百里,嵩高、少室、天坛、王屋,冈峦靡迤,四顾可挹;伊、洛、瀍、涧,流出平地,故其山林之胜,泉流之絜,虽其闾阎之人与公侯共之。一亩之宫,上瞩青山,下听流水,奇花修竹,布列左右,而其贵家巨室园囿亭观之盛,实甲天下。”(42)由此可以看到,优美的自然条件加上历史传统,洛阳的士大夫之家多有园林。有宋人写道:“予少时闻洛阳花卉之盛甲于天下,尝恨皆未能尽观其繁盛妍丽,窃有憾焉。熙宁中,长兄倅绛,因自东都谒告,往省亲。三月过洛,始得游精蓝名圃,赏及牡丹,然后信谓向之所闻为不虚矣……又若天下四方所产珍藂佳卉,得一于园馆,足以为美景异致者,洛中靡不兼有之。”(43)洛阳园林花卉甲于天下,果然是名不虚传。连一向不喜游乐的司马光也再三夸道:“洛阳四时常有花”,“洛阳无处无春风”,“洛阳名园不胜纪,门巷相连如栉齿。修竹长杨深径迂,令人邑邑气不舒”。(44)李格非专门撰写了《洛阳名园记》一卷,记载了19所著名园林,有“洛阳名公卿园林,为天下第一”之誉。他进一步指出:“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它木,与造化争妙,故岁岁益奇且广。桃、李、梅、杏、莲、菊,各数十种,牡丹、芍药至百余种,而又远方奇卉如紫兰、茉莉、琼花、山茶之俦,号为难植,独植之洛阳,辄与其土产无异。故洛阳园囿花木,有至千种者。”(45)洛阳花卉种植也极为丰富。两宋之际的朱弁说:“顷年近畿红梅甚盛,而许、洛尤多。有江梅、椒萼梅绿緑萼梅、千叶黄香梅,凡四种。”(46)如吕文穆园中有梅,“梅盖早梅,香甚烈而大。说者云:大庾岭梅移其本至此”(47)。至于洛阳牡丹,更是洛阳的骄傲。欧阳修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48)“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49)

园林化的城市还有孟州(今河南孟州南)。文彦博曾屡次到孟州,赞美之诗颇多,如:“三城(引按:指孟州河阳)争似洛城乐”;“河阳满县花称好,仰望三川(引按:指洛阳)难比肩”;“雨后全无京洛尘,名园胜景足游人”;“朱轮大斾行春乐,济上山阳景物佳。莫羡洛城花品好。三城本自有朱砂(引按:指名为朱砂红的牡丹)”。(50)他认为孟州在园林、花卉景观上不亚于洛阳。

陈州(今河南淮阳)有一特色经济,即大面积种植牡丹:“洛阳牡丹之品,见于花谱,然未若陈州之盛且多也。园户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51)陈州牡丹名气不及洛阳,但种植面积远大于洛阳,有专业的“园户”,已是产业化的规模经营。郑獬有诗云:“第一名花洛下开,马驮金饼买将回。”注解道:“陈人常赍金就洛中市花,一圃或至千余缗。”(52)陈州人不惜重金购买洛阳牡丹,当是引进优良品种。由此也可看到洛阳牡丹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州(今安阳)于北宋中期也重建园林。韩琦载道:“南北二园,皆植名花杂果,松、栢、杨、栁,所宜之木凡数千株。既成,而遇寒食节,州之士女无老幼,皆摩肩蹑武,来游吾园,或遇乐而留,或择胜而饮,叹赏歌呼,至徘徊忘归。”(53)至少是定期向民众开放的官办园林。

三、果木业

果木业作为农业和林业的分支,虽不像粮食、桑麻业那么至关重要,但果品是高层次的消费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经济中有独特意义。其中,河南的果木业是北方地区中最发达的,特点是种类多而且品兼南北。

适应开封这一最大消费城市的需要,开封的果木业十分发达。如杨侃所言:“别有襄陵之桃,阳夏之柿,朱樱宜于谷林,丹杏出于尉池,其或阳乡千树之梨,扶乐千树之栗,比封千户之侯,亦何让于昔日!”(54)再如葡萄,在开封城外也有着惊人的规模。南宋释道璨记载:“汴都南薰门外,葡萄一架九十里,炎夏烈日,影不到地,民物昆虫,熙然往来绿荫清影间。今富阳道中,盖高皇帝仿佛旧京遗制也。”(55)开封一带多有黄柿出产:“杮……今南北皆有之。柿之种亦多,黄柿生近京州郡。”(56)开封府襄邑县盛产樱桃,以掌扇岗所产最多最好,一树产量多达三石:“樱桃素盛睢阳,地名掌扇冈尤繁妙,有一树收子至三石者。”(57)襄邑的枣也很有名气:“睢阳多善枣,鸡冠枣宜作脯,醍醐枣宜生啖。”(58)既有时令鲜果上市,还有经过加工可以长期保存的枣脯,都是优良品种。酸枣是开封特产,所属酸枣县(今河南延津西)就是以密布酸枣而得名。(59)开封桃类很多,约10余种,如苏颂言:“京都花品予尝评,夭桃仅有十数名。”(60)其中有油桃:“京畿有油桃,光,小于众桃,不益脾,有小点斑,而光如塗油。”(61)以光亮为特色。

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在雄厚的技术和资金基础之上,开封还成功引进许多南方等地的果木,繁荣了开封的果品种类。如银杏:开封原来没有银杏(当时俗称鸭脚),宋仁宗时,驸马都尉李和文自南方移植到其园林中:“因令江上根,结实夷门秋。始摘才三四,金奁献凝旒。公卿不及识,天子百金酬。岁久子渐多,累累枝上稠。”(62)从诗中可以看出,银杏移植成功了。北宋末年的朱弁记载:“银杏出宣、歙,京师始惟北李园地中有之,见于欧、梅唱和诗,今则畿甸处处皆种。”(63)北宋后期已迅速普及开封地区。南宋初的张邦基记载:“禁中旧有鸭脚子四本,俗谓之银杏,大皆合抱。其三在翠芳亭之北,岁收实至数斛,而所托阴隘,无可临赏之所。其一在太清楼之东,得地显敞,可以就赏,而未尝著花也,裕陵尝临观而兴叹。”(64)

又如金橘:“金橘产于江西,以远难致,都人初不识。明道、景祐初,始与竹子俱至京师。”(65)也是在宋仁宗时,与竹子一起移植到开封的。同时还有橙子:“昔者汴京植橙禁中,号为珍异。仁宗召宗室及侍臣同观于慈圣阁。宋祁诗云:‘帝怜秋实茂,天许本根强。又曰:‘不随江北化,思助庙中尝。末云:‘荣观耸麟族,赋笔助荷囊。厥后英宗眷礼侍读学士,刘敞以其在告,遣使赐新橙五十。”(66)说明结果不少。据韩琦的记载,皇宫的天章阁中也种植有柑,如韩琦所言“云阁崇先重,霜柑荐瑞新”(67)即是。政和初,福建所贡的连株荔枝移植于皇宫,次年即“结实不减土出”(68)。成树一次性移植成功。宣和年间,保和殿也有种植:“宣和中,保和殿下种荔枝成实。徽庙手摘以赐燕帅王安中,且赐以诗曰:‘保和殿下茘枝丹,文武衣冠被百蛮。思与廷臣同此味,红尘飞鞚过燕山。”(69)荔枝是亚热带果树,在北方的开封能够成功移植,是又一大科技成果。艮岳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皇家园林,其中珍奇果木很多,不仅有荔枝,还有椰子:阳华门内,“夹道荔枝八十株,当前椰实一株……每召要臣浏览其间,则一珰执茘枝簿立石亭下,中使一人宣旨,人各赐若干,于是主者乃对簿,按树以分赐,朱销而奏审焉。吾一日偶获侍从鲁公入,时许共赏椰实一,小珰登梯,就摘而剖之”(70)。由此可见,艮岳里的椰子树不仅成活,而且结有椰子,可以食用。从西蕃还引进的巴榄子,状如杏核,白色,扁而尖长,树似樱桃树:“巴榄子如杏核,色白褊而尖长,来自西蕃,比年近畿人种之亦生。树似樱桃,枝小而极低。惟前马元忠家开花结实,后移植禁御。”(71)皇家园林中也有种植。

发达的洛阳园林,同时也意味着有发达的果木业,多有名产。洛阳的雪梨、夫梨、甘棠、凤栖梨都很有名,为东京市场上的佳果。(72)洛阳的昆仑桃,“肉深紫红色……尤甘”(73),为优良品种。樱桃以洛阳所产最佳,宋仁宗初就有上贡的记录了:天圣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诏“河南府每年进牡丹花、樱桃,自今止于系官园内有处采取供进”(74)。宋神宗以前长期上贡的就有“西京樱桃、紫樱桃、内园樱桃”(75)。政和年间的记载云:“樱桃……今处处有之,而洛中、南都者最胜,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正黄明者谓之蜡樱,极大者有若弹丸。核细而肉厚,甚难得也……今西洛一种紫樱,至熟时正紫色,皮里间有细碎黄点,此最珍也,今亦上供朝廷。”(76)看来宋徽宗时又恢复了上贡。出于园林建设的需要,与开封一样,洛阳也引进了许多南方果木。如金橘,文彦博有诗云:“嘉实本从南地产,移栽洛土结成时。逾淮未必全为枳,方信中邦物物宜。”(77)司马光也写道:“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宜春果结洛阳枝(太师云:此果本出袁州)”;“弊居橘亦自南移,爱护栽培费岁时。前此实成酸苦甚,应由与德不相宜”。(78)又如士大夫家的园林中,种植有黄柑:“花果从来盛洛都,黄甘结实古来无。”(79)可谓锦上添花。橙子也多出产,据梅尧臣诗云:“昔向南阳忆洛阳,秋橙初熟半林黄。”(80)洛阳居然还盛产庵罗果(一说即芒果):“菴罗果,西洛甚多,亦梨之类也,其状亦梨。先诸梨熟,七夕前后已堪啖,色黄如鹅梨,才熟便松软。”(81)洛阳的大木瓜也是名产:“今人多取西京大木瓜为佳。”(82)可做药材。《宋史》记载:河南府即洛阳每年上贡蜜、蜡。(83)说明当地盛行养蜜蜂,换句话说,当地的植物花卉非常茂盛。

河南其他各地也多有名优特产,值得宣扬,现按类介绍如下。桃:郑州密县有一特产冬桃:“夏花秋实,八九月间桃自开,其核堕地而复合,肉生满其中。至冬而熟,味如淇上银桃而嘉美,亦异也。”(84)南京的金桃、卫州的白桃(即“淇上银桃”),也是八月份东京市场上的时令果品。(85)梨:开封周围广泛种植有鹅梨:“鹅梨出近京州郡及北都,皮薄而浆多,味差短于乳梨,其香则过之。”(86)以皮薄、汁多、味香为特色。郑州的“语儿梨”颇为奇特:“初号斤梨,其大者重至一斤。不知语儿何义?郑州郭祖嵩陵旁产此甚多。其父老云:‘有田家儿数岁不能言,一日食此梨,辄谓人曰:‘大好!众惊异,以是得名。”(87)陕州土产凤栖梨,北宋前期列为贡品。(88)陈州则出产一种名为“青沙烂”的梨。(89)宋初的唐州“方城梨”很有名,虢州的梨也是重要土产。(90)李:许州(今许昌)出产奴李,又名小窑李:“许州小窑出好李。太常少卿刘蒙正有园在焉,多植之,每遣人负担归京师,以遗贵要。窃得尝之,绝大而味嘉,所谓小窑李也。”(91)此果以其独特优势进入了东京市场。(92)这里另有一种小李,如樱桃大,相传汉献帝迁许时,见到此李极喜爱,并亲手种植,因又有“御桃”之称:“今之小金桃名曰御桃。汉献帝自洛迁许,许州有小李,色黄,大如樱桃,帝爱而植之,亦曰御桃。”(93)枣:光州(今河南潢川)城七里外有新品种葫芦枣,价格是其他枣的3倍,“人怀核植于它处,则不然”(94)。作为地方特产,其他地方无法引种。宋初虢州的枣,也是当地重要土产。(95)柿:以西南的唐、邓州为典型:“今唐、邓间多大柿。”(96)许州也多产柿子,其干柿载入宋初著名土产。(97)樝子:宋代也称查子,为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山楂类果品,孟州出产最多,“处处有之,孟州特多”。(98)并大量销往东京市场。(99)栗:汝州盛产栗子:“汝惟产栗。”(100)所谓“惟产栗”,不是说只产栗不产别的,而是强调栗子是当地最主要的果品。葡萄:开封周围广泛种植,“葡萄……今河东及近京州郡皆有之”(101)。胡桃:胡桃就是现在所说的核桃,宋代多产于河南西部:“胡桃生北土,今陕、洛间多有之,大株厚叶多阴,实亦有房,秋冬熟时采之。”(102)石榴:孟州河阴县(今河南荥阳东北)所产为历史名产,宋初列为贡品。(103)河阴石榴也是销往京师的特产,(104)供大众享用。杏:开封周围多有出产:“今近都多种之,熟最早,其扁而青黄者名木杏,味酢不及金杏。”(105)一般有金杏和木杏两种。

从上可见,宋代河南的林果业十分发达,绿满中原大地,除了山林以外,都是人工培育的结果。其中最突出的是开封和洛阳,其园艺科技水平和大量移植南方等地林果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甚至为现代所不及。林果业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丰富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绿化、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植物科学的发展,充实了商品流通,为南方林木花卉北移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宋代河南增添了一道清新亮丽的异彩,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这些胜景盛况,如浩瀚的原始林海、众多的精妙园林以及南方果木和名优果品,大多早已绝迹,更显得作为历史遗产的珍贵。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辉煌的回忆,还是恢复开发的标本与依据。更值得深思的是,当时的气温低于现代,也就是说宋代林果业的发达主要不是气候因素,而是人的因素。总结以上情况概括而言:一是政府重视,二是开封、洛阳等地聚集着的众多富贵人家的需要,三是有一大批能工巧匠,四是因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而乐此不疲。

注释

①《宋史》卷三〇八《李继宣传》。

②《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四。

③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四四,韩宗武《上徽宗答诏论日食》。

④洪迈:《夷坚志·丁志》卷三《嵩山竹林寺》。

⑤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十三《戕竹记》。

⑥(72)(99)(10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卷二《饮食果子》。

⑦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

⑧张咏:《乖崖集》卷五《相州官舎》。

⑨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十四《寄题济源李少卿(章)园亭》。

⑩《宋会要辑稿》《食货》九之十三。

(11)《宋史》卷一八〇《食货志》下二。

(12)《宋史》卷一《太祖纪》,乾徳二年正月辛巳。

(1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六,元丰四年九月丙午。

(14)《宋史》卷三一四《范纯仁传》。

(15)陈渊:《黙堂集》卷二,《汝州道中呈遵道》、《自入襄城即有山水之兴路中稍赓唱因呈遵道》。

(16)谢悰:《宋故左中散大夫……任公墓志铭》,《全宋文》第122册,第220页。

(17)《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之二一。

(18)刘弇:《龙云集》卷七《早发襄邑》。

(19)陈与义:《简斋集》卷三《赴陈留》。

(20)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十九《论移张叔詹知蔡州状》。

(21)觉范:《石门文字禅》卷廿四《送演胜远序》。

(22)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第三。

(23)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东都外城》。

(2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朱雀门外街巷》。

(25)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奏议集》卷七《论乞止绝河北伐民桑柘扎子》。

(26)陈郁:《芷一话腴》甲集卷上。

(27)周宝珠:《北宋东京的园林与绿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28)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六《收灯都人出城探春》。

(29)吕祖谦编《宋文鉴》卷二,杨侃《皇畿赋》。

(30)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二。

(31)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琼花》。

(32)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韩琦《安阳集》卷一《琼花》:“惟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祠,独比琼瑶贵。”实际上,据地方官的调查,扬州山中琼花甚多。见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八《事志》(第100页),书中又言:“近年京师亦有之。”王辟之与宋敏求同时代人,可互为佐证。

(33)梅尧臣:《宛陵先生集》卷十七《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34)(38)(46)(84)(87)朱弁:《曲洧旧闻》卷三。

(35)《宋史》卷二四三《刘贵妃传》。

(36)袁褧:《枫窗小牍》卷下。

(37)张邦基:《墨荘漫录》卷四。

(39)洪迈:《夷坚志补》卷十九《刘幻接花》。

(40)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十二《和陆子履再游城西李园》;按:此诗又见王安石《临川文集》卷廿三《次韵再逰城西李园》。

(41)孙升:《孙公谈圃》卷中。

(42)苏辙:《栾城集》卷廿四《洛阳李氏园池诗记》。

(43)陶宗仪:《说郛》卷一〇四下,周氏《洛阳花木记》。

(44)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四《花菴诗寄邵尧夫》,《康定中予过洛桥南得诗两句……作成一章》,卷五《题太原通判杨郎中(希元)新买水北园》。

(45)(47)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廿五,《李氏仁丰园》、《吕文穆园》。

(48)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二《洛阳牡丹图》。

(49)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七十二《风土记第三》。

(50)文彦博:《潞公文集》卷七《次韵留守相公促令归洛》;《谢留守相公惠书及诗意爱勤重》;《近以洛花寄宪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辄成五篇以答来贶》。

(51)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九《陈州牛氏缕金黄牡丹》。

(52)郑獬:《郧溪集》卷廿八《次韵程丞相观牡丹》。

(53)韩琦:《安阳集》卷廿一《相州新修园池记》。

(54)吕祖谦编《宋文鉴》卷二,杨侃《皇畿赋》。

(55)释道璨:《题葡萄草虫》,《全宋文》第349册,第322页。

(56)(76)(81)(82)(98)(101)(102)(105)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卷廿三,《柿》、《櫻桃》、《菴罗果》、《木瓜》、《榲桲》、《葡萄》、《胡桃》、《杏》。

(57)(58)陶谷:《清异录》卷上,《掌扇冈》、《鸡冠枣》。

(59)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开封府》。

(60)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三《和胡俛学士红丝桃》。

(61)(73)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卷廿三《桃》。

(62)欧阳修:《文忠集》卷七《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63)(71)朱弁:《曲洧旧闻》卷四。

(64)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五。

(65)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66)周必大:《文忠集》卷五五《赵汝橙县尉字说》。

(67)韩琦:《安阳集》卷九《召赴天章阁观新柑》。

(68)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杜子美白乐天曾子固道君荔枝诗》。

(69)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70)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

(74)《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之三六。

(75)《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一三。

(77)文彦博:《潞公文集》卷七《次韵留守相公洛中金橘》。

(78)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十五《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继成五章》。

(79)范纯仁:《范忠宣集》卷四《安之家庭甘结实三首》。

(80)梅尧臣:《宛陵先生集》卷十五《送王察推缜之邓州》。

(83)《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

(85)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

(86)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卷廿三《梨》。

(88)《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一三。

(89)周辉:《清波杂志》卷二。袁文《瓮牖闲评》卷七载:“市中人卖果者,有一种名棎子。棎音视占切,槁简赘笔,所谓‘青沙烂者。《博物志》云:‘梨类甚多,柤,杜棠棎。《广韵》云:‘棎比柰而酸耳。”可资参考。

(90)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二《唐州》、卷六《虢州》。

(91)杨亿:《杨文公谈苑》。

(9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

(93)袁文:《瓮牖闲评》卷七。

(94)洪迈:《夷坚志·三志壬》卷六《葫芦枣》。

(95)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虢州》。

(96)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97)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许州》。

(100)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

(103)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五二《孟州》。

责任编辑:王 轲

猜你喜欢
果木园林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清代园林初探
洄流
land produces
角果木属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二氧化硅改良顶果木木材表面性质研究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