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寒
摘 要: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它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含,使社会主义理论具体化为更加贴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动力和巨大生命力,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促进我国各项事业兴旺繁荣发展,促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6—0008—05
一、改革的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1978年以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在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深刻认识原有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抓住旧的经济体制中的症结,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部分,改变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部分,建立起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生机勃勃的经济体制,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动力和巨大生命力,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广大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第一,解决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完善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过去,我们没有完全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与公有制划等号,误以为所有制越纯越好,公有制占的比重越高越好,完全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在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重新全面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方针,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使之更加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生产关系的基础。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但是,我国人口多,总体生产力水平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公有制一统天下是违背我国国情的。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我们采取边发展边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的方法,首先是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调整,解散了人民公社,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农村经济责任制;然后又转向城市,对国有经济为中心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以确立。
形成和确立这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来说,是一件大事,意义极为深远重大。实践表明,这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我国彻底摆脱贫困、逐步走向繁荣强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形成和建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表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建立了基本制度的保障。这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奋斗和艰苦探索形成的,也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第二,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制度和管理方法问题,改革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扩大了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生产、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过去,我国经济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企业和地方缺乏自主权,企业实际上是政府的下属机构。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和主动权,无法按照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和供求关系组织生产经营,生产发展受到根本性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政企分离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权、责、利关系,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生产、自主经营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一个又集中又分散、又有宏观管理又有微观搞活,两个积极性充分发挥的生机勃勃的新体制开始形成。
第三,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和运行方法问题,冲破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把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过去,我们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的特征,把市场看作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和社会主义异己物而加以排斥。经济发展被僵化的计划指标框住,再生产运行过程被弄得僵死、扭曲和迟滞。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理论破除了原有思想的禁锢,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同时又对金融体制、财政体制、价格体制等进行了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现在我国国家计划已从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规划,国家计划直接管的经济指标已经不多,绝大部分商品和经济活动完全由市场调节。
第四,解决经济发展的内外关系问题,打破了封闭半封闭状态,扩大了对外开放,使我国在独立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走向世界,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1978年以来,我们通过引进外资,建立经济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扩大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78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8%。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从开放中得益,世界也从中国开放中得到好处。
这四个方面,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的和前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体系,使中国出现一个上下一心、共同奋斗,亿万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的繁荣局面。
二、改革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一,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一种体制是不是优越和进步,是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要看它能不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和愿望,能不能满足他们过上更好日子的要求。而这首先要以生产力发展成果来衡量。生产发展,东西多起来,才能过上好日子。而物质产品是靠劳动者生产的,是靠劳动者发挥积极性来创造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了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年平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1952—197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平均增长约为5.8%,1978—2007年平均增长为11.5%,改革开放的30年比之前高近1倍。1949—197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约增加84亿元,而1978—2007年平均每年增加675亿元,也即平均每年要多增加591亿元,每年的增量高6倍。这使我们摆脱了物资短缺而走向主要产品供求基本平衡和有所节余。这是我们实现温饱并走向初步小康的根本原因。
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比西方国家增长快得多。近30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左右,我国比它们高7—8个百分点。与1950年比,我国经济总量增加了15.1倍,而美国仅增加了4倍,德国为4.5倍,英国为2.1倍,法国为4.2倍,欧洲十二国为3.7倍,世界平均为5.3倍。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的13.9%、37%和71.8%,到2006年已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20%、60.6%和90.7%。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上升为2006年的5.5%。
第二,经济质量提高,社会全面发展,农业发展显著。
1978—2007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以上。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50150万吨,增长了64.5%;棉花总产量从216.7万吨增长到760万吨,增长了2.5倍。在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52.9%,第三产业占31.9%,工业化水平达到中期阶段。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15%左右,许多科技生产研制已进入世界前列。年年有上千个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企业骨干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交通运输、通讯网络、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已建成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地区布局有很大改变。中西部经济显著增长,中西部工业产值上升了240倍,在全国所占比重上升为32.8%。人口素质提高。全国85%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文盲率下降到6.7%。目前我国工业现代化、科技进步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但我们已奠定了比较踏实的基础,具备了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条件。这是坚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第三,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不到3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产值增长了6.1倍,从而使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76元上升到2004年的4556元。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改善速度明显加快。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按可比价计算,2002—2007年年均增长9.8%;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按可比价计算2003—2007年均增长0.8%,是建国以来增长最快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家庭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拥有的资产和存款增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减少了2.4亿万人。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初步小康的跨越,现在正向全面小康迈进。我国人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第四,国际地位上升,一个光辉灿烂、兴旺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是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过程,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和向世界作贡献的过程,是展示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过程。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采取种种手段瓦解社会主义制度,制造多种谬论向社会主义泼脏水,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变化面前一一破产了。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在兴旺发达的社会主义制度面前,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还会破产,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还会上升。
三、一些矛盾和问题
无庸讳言,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出现公有制经济下降的趋势。
这种趋势总的情况是,私有制经济和外资经济迅速发展,拥有的资金、产值及就业人数增长得很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超过公有制经济,逐居首位;国有经济的资产总量和产值虽有所增长,但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大大下降,出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1.国有经济在少量关键部门还居控制地位,但在3/4的部门中退居次要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在80%的经济部门中上升为主要地位。根据国资委发布的资料,目前中央所属159家国有企业的资产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天然气、邮电、通讯等7个行业中,掌握着近全部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的生产,全部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占55%,民航运输周转量约占82%,水运货物周转量约占89%,汽车产量约占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60%,生产的水电设备约占70%,火电设备约占75%。但在38个工业行业中,国有经济产值比重占80%以上的行业只剩下6个,占50%—60%的行业只剩下2个,占70%—80%的行业不再存在。也即国有经济产值比重超过50%的行业仅剩8个,占全部行业的28.5%。
2.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许多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中,国有经济正在失去或逐步退出控制地位。在我国38个主要工业部门中,私有和三资企业控制了31个部门,这31个部门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0%。其中,“三资”企业绝对控制了9个行业,相对控制了11个行业,共控制了20个行业,占全部工业行业的52%,占工业总产值的37.7%。
由于私营外资企业的利润率和积累率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起一定的实力,具有许多自己特有的经营手段,得到各级政府的特殊优待和支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增长速度不会下降,仍然会高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必将进一步上升。
第二,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
收入分配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收入分配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但不同阶层、地区和部门收入的差距也扩大了。据国家统计局、发改委等单位的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最高收入10%的家庭拥有的财产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最低收入10%的家庭拥有的财产仅占1.4%。另一抽样调查数据是:个人年收入:20%的高收入人群占有全部收入的54.5%,20%最低收入人群仅占全部收入的0.79%;人均家庭收入:前者占59.3%,后者占2.6%;家庭住房价值:前者占60.7%,后者占1.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我国的测算是:20%最高收入的人口拥有的财产占全部财产的59%,20%最低收入人口拥有的财产占全部财产的3%。
基层系数反常地扩大。大致匡算,1984年我国基层系数为0.24,1994年上升为0.434%,1995年上升为0.445,1998年上升为0.456,1999年上升为0.457,2000年上升为0.458,2004年上升为0.469。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意味着分配差距扩大了一步。富翁们拥有财富的绝对额尚无法与西方大富翁相比,但收入差距程度却超过了英、法、德、意等西方发达国家。
收入差距扩大是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垄断行业垄断利润造成的”呢?不是。垄断行业形成的收入差距仅是九牛之一毛,收入差距的根源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有些高收入者的收入是合法收入和劳动收入,应该加以鼓励和保护;有的则来路不正,属于非法暴富,有些是超经济剥削得来的。这些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缩小分配差距,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停止。
第三,生产力发展中出现比例失调现象。
主要表现为生产过剩、消费不足、污染严重和过分依赖出口。生产不平衡是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和必然产生的现象。问题在于,有些不平衡是可以避免的,是在不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如钢铁、电解铝、水泥、汽车、电石等的产能过剩,是乱铺摊子造成的,而乱铺摊子又与该管的没有管住及所有制结构有关。追求利润,不顾一切地上项目,成为某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环境污染,固然有技术上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生产关系上的原因。生产力中出现的许多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反映。解决生产力中的矛盾,要从技术上、生产力上下工夫,但如果不考虑体制上和生产关系上存在的问题,是解决不好的。
此外,社会矛盾增加,腐败现象有增无减,也是值得注意的。
这些问题和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不仅影响改革成果,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个界限。在界限允许的范围内,注重矛盾的状况,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采取完善措施,矛盾比较容易得到解决;无视矛盾,听之任之,甚至认为“这是必然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纵容之,就可能向恶性方向发展,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造成威胁。这是不能不警惕的。
四、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的大国,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我们的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方向,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一,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改革实践。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个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要义是中国建设的是社会主义,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只是由于人口多,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低,不能按照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中级阶段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而只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这决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中国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只能“补课”,“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像另一些所鼓吹的那样,“中国必须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民主社会主义打着社会主义旗号,提倡私有化,仅仅在分配上兜圈子,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第二,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一是改革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进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个基本点和前提不能忘记,不能动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是这个整体的两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公有制这个主体及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所以,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而不能只有一个“毫不动摇”。二是从生产关系上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关系性质上的区别,决定了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职能和作用的重大区别。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而且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劳动者在政治上当家作主,必须把主要生产资料和经济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经济上当家作主。三是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所有制关系还会延伸到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在这些关系中表现出来,并且影响人们的思想和上层建筑,反过来又影响所有制关系。
第三,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中国兴旺发达,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也难以正确顺利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的方针,坚持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原则、步骤和步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没有自己的私利,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
责任编辑:晓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