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色转换

2008-11-26 10:42周继武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政治课新课程理念

周继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教师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性改变,推动着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变革。一个以培养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教学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审视自己的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探讨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强化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一、教学理念的转换是落实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前提

课程改革要以教师为主导,课程改革的理念,新教材的使用,离开了教师的支持几乎寸步难行。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如果教师不去掌握和运用,也就无济于事。反过来,一个转变了角色的教师,即使教材不改,课程不动,也完全有可能用新的理念去挖掘老教材,而成为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动力。所以,面对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实现教学理念的转换。

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的转换,首先必须体现教学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是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典型的教育;是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选择的教育;是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

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种“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培养”理念,是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格格不入的,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教师只有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学习确立新课程理念,把知识教育、理想道德教育与弘扬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课才会有新的生命力,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才会顺利推进。

二、教学模式的转换是实现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关键

“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再好的思想观念,如果不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也会成为空谈。新课程改革,教师教学模式的转换是其成败的关键。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活动,表现为: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宝库,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就成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谈不上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生的独立性、独立人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因而,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新课程倡导的“过程探究学习模式”很好地实现了这种转变。

“过程探究学习模式”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程序和方法。它包括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指导,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特征,在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基本思路是:问题由学生自主研究提出,方法由学生讨论确定,结论由学生协商得出。在结论论证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互动的平等的关系。教师的角色由课堂教学主宰者转换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评价者。例如,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教学,首先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很多学生能从生活中实例,从具体事物的具体的联系中思考,归纳出:联系就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进一步思考:现实生活中,每一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处于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中,得出联系有普遍性。由于事物存在发展是客观的,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和把握事物联系除了普遍性外还有客观性、多样性的特征.在学生掌握“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联系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联系面前如何呢?”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联系“青藏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建设工程,进行合作探究,进一步得出了“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条件,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结论。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感悟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教会学生在读书中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创设一种探究学习型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彼此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功能和发挥学生的潜能。

三、评价方式的转换是实现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目标的推动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实践者,又是学生能力、成绩的评判者,其评价方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未来的发展。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学被应试考试的评价标准所左右。这种评价标准,对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思想品德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只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表现。它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掩埋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适应这种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换原有的评价方式,确立新课改要求的评价方式。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做好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评价,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重视学生的参与和评价。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所表达出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由于思想政治教材不同模块的知识不同,具体评价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政治教师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主要伴随着相应的活动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进行认真的、综合的、有侧重的评价。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评,又要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能力进行评估。思想政治课本设计了资料阅读、讨论交流、图片(漫画)、观点辩论等大量课内外的探究活动,教师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教师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2.评价方式要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学生课堂思考、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学期的考试成绩,是重要的评价依据。但教学评价不能仅拘泥于课堂,更不能只看考试。评价应开放,应当让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家长社会有关人员都参与教学评价,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例如:在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学习中,学生参与了课堂学习活动,参与了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参与了基层民主选举的实践活动,就能谈出自己的感受,能与同学、老师或社会其他人士进行交流,不必强求学生的认识理解是否完整,是否达到很高的境界。

学习评价方式上应当多元化。考试作为高中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还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撰写论文、随笔,做读书笔记、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评。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例如,对学生参与课内外活动的各种表现,各自不同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效果,都可提供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注重形成性评价,把它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形成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对实际生活思考和分析,关注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在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潜能。关注其进步和发展的过程。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

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处于课堂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只有切实地转换角色,更新理念,不断地探索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才能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猜你喜欢
政治课新课程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