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
小时候生病时,爸爸就开着车送我上医院,而妈妈总是要抱着我,一路上给我讲故事。如今,当我生病上医院时,妈妈虽然不再为我讲故事,却依然让我躺在她的怀中。
在路上,我依偎着妈妈,望着湛蓝的天,感受着那份温暖。在我们等待红绿灯时,忽然有两个娇小的身影出现在车边。
那是两个小女孩,她们都穿着破旧不堪的脏衣服。姐姐用绳子把妹妹绑在背上,手里还捧着一个如同宝贝似的瓷碗——一切都表明了她们的贫穷与不幸。
姐姐将手伸到我们的车窗边,摇着那瓷碗,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可是妈妈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零钱。或许因为我的爸妈还没有找到钱给她吧,无可奈何中,她默默地走开了。那娇小的背影,似乎在诉说着不幸与坚强。
车到了医院,妈妈抱着我坐在椅子上,爸爸开始排队挂号。也许等了很长时间,可我却并不觉得,一心只想那样靠在妈妈的怀里。这样的时刻毕竟不多,也是我特别需要的。若不是爸爸催促我们快点起身就诊,我还要继续感受着那份母爱的温暖。
在门诊室里,妈妈细心地告诉医生关于我的病情,什么时候开始发热,多少度,有什么症状,在家里吃过什么。然后医生分析了病因,开药方,再让爸爸去取药。这时,妈妈似乎还不放心,不停地询问着药在什么时候吃,每天饮食注意什么,包括睡觉,还有运动。那耐心的程度真的让我感动得流泪。
回家的路上,我依然默默地靠在妈妈的怀里,任由她用手温柔地拍打着我的肩膀,让我安心地入睡。我的心里充满了亲密的感觉,我知道,母亲的怀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在写作之前,一般来说,心中有了主题,就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素材来反映这一主题;同样,有了素材,也要思考这样的素材能够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或者是否适合表现想要表达的主题。就如画竹,有了“眼前之竹”,也要注意取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眼前之竹”都能适合表达我的“胸中之竹”,反之亦然。
这篇题为“温暖”的习作,着重记叙妈妈送我上医院看病的经历,反映母爱这一主题,以“温暖”来喻写母爱,较之直书主题为题含蓄而贴切。老师在布置作文时要求学生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为题材写一篇作文,没有作其他要求。显然,这篇习作是符合老师的这一“泛”要求的。但作为一篇文章来看,它有自身的缺陷。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没有处理好主题与素材的关系,也就是说,所选择的素材不能恰当地表达主题,例如文中所提到的两个乞讨的小女孩,她们的出现与主题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那么整篇文章就如画一棵大树,凭空添上一条枯死的枝干,反而破坏了它的美。如果说写两个小女孩的不幸是为了对比、衬托自己的幸福,那么就应该要设法将两者融合起来,否则事件也许真实,但文章的主题反而被冲淡。
另外,以生病就医反映“母爱”,本来就是一个较旧的题材,如何写出新意,本文在构思之前并没有就此作深入思考,否则就文中的素材来看,只要略加处理,本来是可以写出新意的。其实“新”与“旧”之间也许只是咫尺之遥,关键在于写作时的思维是否开阔。
每个女孩都是天使
小时候生病时,爸爸就开着车送我上医院,而妈妈总是要抱着我,一路上给我讲故事。如今,当我生病上医院时,妈妈虽然不再为我讲故事,却依然让我躺在她的怀中。
那天,在去医院的路上,我依偎着妈妈。我们望着车窗外湛蓝的天空,感觉着彼此的心跳与温暖。等待绿灯时,忽然,两个娇小的身影出现在车边。
那是两个小女孩。姐姐似乎与我同龄,妹妹仅有三四岁,她们都穿着破旧不堪的脏衣服。姐姐用绳子把妹妹绑在背上,她那没有洗干净的脸上流淌着汗水,手里还捧着一个如同宝贝似的瓷碗,里面有几枚钱币——一切都表明了她们的贫穷与不幸。
姐姐将手伸到我们的车窗边,摇着那瓷碗,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可是妈妈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零钱。而她一直就那样守在车边,摇晃着瓷碗。我有点遗憾,带着一些怜悯的表情看着她。此时,四目相对,我看到了她眼中的那股倔强劲儿。但在我们的面前,她的自尊中明显夹杂着些许的无奈,而更多的是责任——她的妹妹在她的背上香甜地睡着。为了生活,她不能像我一样幸福地依偎在妈妈的怀中,小小的年纪就成了妹妹的依靠。也许,在妹妹醒来时,她也要讲故事来哄妹妹呢——她会讲什么样的故事呢?
或许因为我的爸妈还没有找到零钱给她吧,无可奈何中,她默默地走开了。那娇小的背影,似乎在诉说着坚强。我缓缓地收回灼痛的目光,仰面朝向妈妈。妈妈似乎立刻明白了我的心意,于是从刚才打开的钱包里抽出一张新钱,下了车,追了过去……
记得有个故事说:每个女孩都是天使。她们又何曾不是天使呢?只是因为贫穷,她们只能过着乞讨的生活。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不是滋味。我默默地祈祷:希望沉重的生活不要压着她们稚嫩的双肩,以便她们能够早日长出翅膀,变成自由、幸福的天使。
重新改写的作文所记的是“我”去医院途中的见闻。平常的事件,却因两个乞讨的小女孩的出现,显得真切感人。那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小小的年纪就成了妹妹的依靠,而“我”却仍然“依偎在妈妈的怀中”。一悲惨,一幸福,两相对比,自然引发了读者的同情。文题“每个女孩都是天使”典雅含蓄,意味深长,既包含着小作者的平等观念,也表达了一份真挚的愿望。(杭起义)